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追忆历史,是为了今天更好地守护——对话长篇纪实文学《承载》作者章剑华

《承载》,章剑华/著,2010年0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故宫文物在抗日战争中的万里大流迁,是世界战争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文物迁徙。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30余万字长篇纪实文学《承载》首次全景式地展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近日,该书在北京故宫举行新书发布会,引起文化界的高度关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评价该书“把一段波澜壮阔却又鲜为人知的历史,用纪实文学全景式地记载下来,填补了一个空白,既表现了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也体现了当今文化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文物迁徙的奇迹究竟是如何创造的?这段历史对当下有何启示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承载》的作者,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

 记者:对“文物南迁”这个事件,大家都略知一二,但其中的细节却很少有人了解,你创作这个题材的初衷是什么?

章剑华:七八年前,我调任省文化厅长不久,在南京博物院的朝天宫库房首次见到了上千箱尚还贴着封条的南迁文物,这是我最初触摸到“文物南迁”这段历史。在之后的工作中,我对“文物南迁”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深入和具体的了解。我意识到,这个持续十多年的文化壮举,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但关于这场文物迁徙的文字记载不多,也不全,一是当时兵荒马乱,转移一路危急,留下的资料很少;二是参与此事的专家更多关注文物安全,他们的记述严谨而简略,见物不见人。解放后一些专家的回忆文字,也多是片断和零星的,因此我萌发了一个念头,写一部全景式展示这段历史的纪实作品,以弥补历史记载的不足。

记者:故宫文物迁徙历时十几年,头绪繁多,史料却不多,你是如何搜集资料并加以创作的?

章剑华:首先要想方设法走进这段历史。为写这部作品,我搜集了有关“文物南迁”的所有档案资料、当事人回忆录及相关的历史书籍加以研究,采访了参与文物外迁的老人高仁俊,以及前辈学人的后代庄灵、李光谟等,走访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及当年外迁的部分线路和贮存地。对所掌握的材料,我进行了三方面梳理:首先是梳理事件,搞清文物迁徙的来龙去脉;其次是梳理路线,标出每一个节点,制成图表;其三是梳理人物,把每个人物经历过哪些事件都列出来。然后把文物大迁徙放在抗战的大背景中,将事件、路线、人物有机联系起来,“文物南迁”整个脉络就清晰了。

我试图从战争与文化、文物与人物、纪实与还原三个层面来展现这段历史,这是《承载》的突破,也是最让我满意的地方。它不仅记述事件,更侧重写人,凸显以易培基、马衡为代表的那批前辈学人的精神境界和使命感。

记者:文物迁徙整个事件已经过去60多年了,现在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和那一批知识分子?

章剑华:当年北京故宫给国民政府的报告上写,“国亡尚有复国之日,文化一亡,则永无补救”,文化对国家民族的价值、文物迁徙的历史意义,这句话是一个精当的注解。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为使故宫国宝免遭损毁,故宫博物院毅然决定实施文物转移,拉开了“文化抗日”“文物长征”的序幕。文物先后南迁至上海、南京,后又被迫分南、中、北三路踏上西迁之路,再辗转大半个中国,历经日机轰炸、土匪拦截、敌特跟踪、山道险峻等艰难险阻,最终得以完整保存。国难当头,以易培基、马衡为代表的这批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在“文物南迁”的过程中显示了坚强不屈的品格,他们是中国文化真正的脊梁。

例如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易培基,他辞去更高的职务只为守护故宫文物,在他受诬后被免职避居法租界时,日本人上门收买他,被他严词拒绝,最后在潦倒中去世;继任者马衡历经千难万险,主持了文物迁徙,而且在国民党进行文物台迁时,为了文物安全,他将大量珍贵文物留在了北平,也留住了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家底。这样的“文化脊梁”,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种感召和激励。

记者:《承载》为什么采用纪实文学的形式?你有没有担心文学加工会削弱历史的真实性?

章剑华:创作中我把握的一个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故宫文物大迁徙是真实事件,只有纪实才能尊重历史,编造反而削弱它的价值。《承载》中的主要事件都是真实的,抗战时期的迁徙固然惊心动魄,抗战胜利后的迁徙则奠定了北京和台北两个故宫博物院,以及南京博物院三院之间的特殊情谊:抗战胜利后文物从水路运回南京,解放战争末期,3批文物被运至台湾。解放后,存放南京的故宫文物陆续运回北京,有一部分留在南京朝天宫库房至今。这段历史的传奇和曲折,简直比小说还精彩,情节根本无需虚构。书中的人物绝大部分也是真实的,易培基、马衡、吴瀛、徐森玉等,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国民政府高层的决策、故宫内部的矛盾斗争、日本人的破坏和追踪,也都是真实事件。

对一些细节、对话和心理活动等没有史料记载的地方,我采用了文学加工和虚构的方法,进行合理还原,否则,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不丰满,思想和精神也无法表达。我自己本身是一个文化工作者,与马衡等书中人物的心灵有相通之处,他们的心情我能体会,语言方式也能把握,所以很多想象和还原应该是有现实基础的。

书中也有虚构人物,但都是有真实原型的,或是把几个人的经历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记者:追忆这场文化迁徙,对当下中国的文化建设有什么现实意义?

章剑华:重温和追记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要唤起当今文化工作者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中华文化。

虽然战争已经远去,但是信息、金融和意识形态的“战争”仍然存在,它们背后都有文化冲突的存在。我们应该有文化危机感,一方面许多传统文化没有保存好,很多文化样式濒危成了“非遗”,有些干脆就在经济发展中消失了;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西方强势文化渗透加剧,动摇着传统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习俗。中华文化正面临着新的危机,在这个时候,马衡他们的精神尤其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我常常感慨,敦煌莫高窟曾经有个无知的王道士,以极低的价钱贱卖了大量珍贵的典籍给外国人。今天,我们的文化管理者、文化工作者,不能再学当年的王道士,把文化仅仅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要以虔诚之心,守护好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脉。

我以“承载”作书名,有三个含义,故宫文物承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火车、轮船和汽车承载了故宫的万箱国宝,故宫人则承载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今天,我写这部作品,也承载了我们文化工作者在当今的思考和责任,我们不要做当年的王道士,而要做文化的守门人、守护神。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