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藏在歌谣里的中国

《中国童谣》(全八册),李光迪 金波/文,田原 胡永凯/图,2010年10月,连环画出版社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上的什么锁?金刚大铁锁!城门城门开不开?”前些日子,北岛的散文新作《城门开》出版,引来无数关注的同时,也帮助人们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于是,书前作为题词的这首童谣《开城门》也就跟着流行起来了。

其实,北岛引用的,只是《开城门》的前面一半,歌谣的后面一半,才是更有气概的:“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上的什么锁?/金刚大铁锁!/城门城门开不开?/不开不开!/大刀砍?也不开!/大斧砍?也不开!/好,看我一手打得城门开/哗!开了锁,开了门/大摇大摆进了城。”北岛说,城门是从外开还是从里开,大有讲究,大有不同,他从记忆里打开老北京的城门,当然是从内部,从里面去打开那个世界,于是传统童谣里热热闹闹从外面把城门打开来的后半部分,也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当然是不合时宜,如今慢说是北京,就是放眼全国,只怕也没剩下几座城门,更别说挥拳打开城门这种事儿。古人曾经张扬的想象,在现实面前早已退避三舍,如果不是北岛把记忆翻检出来,有几个人还会想起那些往事,那些久远的生活方式呢?重读往昔的歌谣,我们大概同样需要一个“开城门”的过程,才能真正进入那个藏在里面的曾经的中国。

8卷本的图画书《中国童谣》,收录的便是这个藏在歌谣里的往昔中国。8本书其实分为两辑,一是“传统童谣”,一是“四季儿歌”。“传统童谣”不必多说,从人们现在还熟悉的“排排坐,吃果果”“小老鼠,上灯台”到如今已经有点陌生的“高高山上一头牛,两个犄角一个头”“正月百花云里开,二月杏花送春来”,童谣里面构建出的,正是我们已经失落的那段回忆,那种生活。读着那些记忆里的歌,让记忆随着童谣肆意流淌,如今已经为人父母的读者肯定能回忆起童年的时光、景色和城市风貌,只是这些东西,除了在歌谣里之外,怕是再也不能真正传达给下一代了。

相对而言,有点特别的,是童谣作家李光迪的《四季儿歌》。本来作为新创作的作品,风格和内涵与传统歌谣相比,大抵是格格不入的,何况这些作品还是二三十年前的产物,那时候的儿童读物作者,往往着眼于教化。李光迪这些小诗则不然,春夏秋冬四季歌里,唱出的只是单纯的美好,抓住的也只是稚趣的童真,“小花猫,爱爬高,一爬爬上树梢梢;爬上树梢捉小鸟,小鸟吓得喳喳叫。”“小小月亮,跳进池塘,洗个澡澡,回到天上,雪白雪白,更加漂亮。”歌谣里宁静美好的意境,虽然出自作家之手,神韵上却能直抵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的传统歌谣。加上儿童画家田原的妙笔,新创作的儿歌里,透露出来的居然是早已消逝的古意。田原曾经画过鲁兵的歌谣《好乖乖》,那是以苏州民间大阿福为背景创作的一系列可爱形象,让人爱不释手。到了《四季儿歌》,形象变了,意境却没有变,无论是菏塘、山色,还是田野、街头,田原的画里面,是一个浓得化不开的乡野中国,与李光迪歌咏的四季儿歌之中童稚之乐,配合得天衣无缝。仔细想想,李光迪生于1937年,田原生于1925年,两位作者都去古未远,这或者是他们的作品能达到传统童谣境界的原因之一吧?

说到往昔的意境,除了田原,当然还要感谢另一位画家胡永凯。老诗人金波编选的四册“传统童谣”,因为胡永凯的画面,获得了新的生命,即便是今日已经不可能再重温古老生活方式的孩子们,在热热闹闹的画面里,应该也能感受到传统中国的丰富与多姿吧。像布老虎、箩筛、不倒翁、荆条棍儿这些早已淡出我们生活的物件,像新年的社火、进城的嚣张、姥姥家大戏的热闹,纳鞋底推糯米的辛劳,怕是能勾起孩子们对另一个中国无穷的好奇心吧?

往事当然是早已没有了,在现代文明的冲刷之下,加上人们的短视,绵延千年的历史已经断裂,再也无法真正接续,便是北岛,也不可能为往日招魂,从记忆的城门里打开的,只能是他一个人的北京——可这一个人的记忆却也足以打动千万人,因为记忆里的久远中国,终归还是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那里有我们文化的根。于是我们还是要唱那一首一首的儿歌,哪怕只是为了不要忘记:“谁跟我玩儿,打火镰儿。火镰花,卖甜瓜;甜瓜苦,卖豆腐;豆腐烂,卖鸡蛋;鸡蛋香,卖生姜;生姜辣,造宝塔;宝塔高,剁三刀;三刀快,切青菜;青菜青,上北京;上北京,去干啥?游故宫,登景山,再去逛逛颐和园……”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