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马未都:我不是专家,只是一个布道者

《马未都说收藏》(精装典藏本),马未都著,中华书局20 14年8月版,588 .00元。

南国书香节期间,马未都在广州做了一场名为“收藏之道”的讲座。

谁知,马未都开口却说:“谁告诉你收藏有道,这个人就是一骗子,收藏是没道的事儿。”提醒大家不要去趟江湖之道的浑水。

“我觉得收藏最大一个道就是你‘生得好’,”马未都调侃道:“像我这样生的时间就刚刚好,二十几岁时正是这些东西最不值钱的时候。广州的高第街遍地都是清朝文物,一件假的都没有,全是真的,还卖不出去。现在的年轻人,没能看到遍地都是官窑的时代。”

马未都坦言,以前一直认为收藏是个小众的事情。当下因为媒体的渲染,把收藏做成了大众的事情。但是收藏“很麻烦”,大部分的人都会上当:“上当无非两种,第一是买回来的东西不真,追悔莫及啊;第二是按照世俗的标准容易买贵,被人忽悠了。”

所以马未都认为,如果收藏有道,首先就是要先做好理论准备。“你可以就自己喜欢的领域去读那些专业书,但是那些书有七八十万字,让你天天读,你也受不了。我想有一简单的办法,你可以读我这个书,它就是一套准工具书。”马未都说。

马未都说的就是中华书局刚出版的《马未都说收藏》典藏版。《马未都说收藏》第一版出版于2008年,当时马未都刚刚结束他在百家讲坛的演讲,可谓“一夜成名”。“这就是天时,现在你再叫人来做这件事,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了,当时时候好,社会有需求,你突然喊一嗓子,人们就都听到了。”马未都说。

新版《马未都说收藏》内容更多

南都:《马未都说收藏》最早是在2008年出版的,今天这个精装本,内容有什么变化吗?

马未都:增加了很多内容。以前的版本出的时候,当时百家讲坛刚播,一共有五本,这次把它们合并成了三本:陶瓷合成了一本;家具是一本,玉器和杂项也合成一本。虽说只有三本了,但内容比之前那个版本多了很多,家具部分增加了很多过去写的文章,主要还增加了大量的图,为的也是适应读图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应该说,整套书的修订还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有很多精心的小设计,比如说:每套书都准备了一套木头样本,这些样本会很清楚地告诉你,它是从家具的里还是面取下来的,这就能方便读者辨识木头。

南都:现在市面上关于收藏鉴赏的书其实非常多,尤其是近几年。对于这类书的写法,你是怎么看的?

马未都:现在大部分书都有一个误导,就是老是去谈它(收藏)的经济价值,引导它向某一个方向走,我是极为反对的。我觉得,对于如今刚开始入门的人来说,不应该先去注重市场,而是应该更多关注文物的自身。我从一开始就是这个立场,从《百家讲坛》到出书,再到现在,都是本着一个目的:让大家对文化感兴趣。乐趣来自于文化,而不是价值,价值是额外的,你要是有那福分,这价值就是你的;你要是没那福分,那你也得不着。

我这套书实际也非常适合入门的人来读:第一,它是口语的表达方式;第二,我不是一个从理论到理论的人,我有自己的实践,能把我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个经验对他们每个人来说都有好处,因为我也走过弯路;第三,这套书在横向上也有联系,现在有些藏家,他可能很喜欢家具,但对其他的一点兴趣没有,但其实应该都去看看,很多东西在横向上都是贯通的,家具、瓷器、玉器、杂项之间都有其内在关联。所以当你去读这套书,可能很多貌似你不感兴趣的领域,可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世俗的事和理想的事

南都:但现在一般专家谈到收藏,都是希望藏家能更“精”,更多地积累经验。

马未都:是,但我们大部分读者不是要往学者的方向走;即便是学者,也应该要广泛涉猎。过去受历史情况限制,很多专家出问题就出在这里。我早年去一些博物馆和研究单位,发现里边的专家互相之间都不关联,不关联到什么程度呢?这个组领着我去另一个组,在门口不进去。彼此之间有一种非常自觉的屏障。后来我跟一些前辈聊天时也发现,不是他的领域,他连看都不看,一无所知。

我为这套典藏版写了一个后记,里边就谈到这一点。在鉴赏文物时,我们得知道三层:知道陶瓷之土,玉器之石,家具之木为“皮”;知道陶瓷之火,玉器之琢,家具之凿为“瓤”,这说的是制作过程;知道陶瓷之魂,玉器之魄,家具之蕴为“心”,这说的就是“心智”,“心智”指的是观察敏感,判断准确。但我们大部分人看到第一层就不往下走了,对于公众而言,这也就够了,但如果你还想往深里走,就得花功夫。所以我说“器物之外观在于悦目,而内在重在赏心”,意思是说,看到那个很漂亮的外表就是你感官的一个愉悦。重要的是你怎么能够从内心去欣赏它。智为本,技为末,本末不能倒置。

南都:这些年你写书其实还蛮频繁的,也参加很多社会活动,平时的时间是怎样去安排的?

马未都:这事没别的,时间长度每人都一样,都是挤出来的。我到现在还是用笔写作,所有书都有书稿,这也是我现在唯一很得意的事儿。不过这就苦了我的助理。没想到的是,现在手稿也变得有价值了。

我现在的时间实际都是被安排的,都不是我自己安排的。我其实也不喜欢这种生活,有时候也想着能无所事事,睁开眼一天没事情干才好,我也总希望能解脱,我心里真正想写的书还不是这些关于收藏的。我想着等我把世俗的事办完,再去写。我现在身上有的世俗的事儿,主要是得把博物馆做好,把制度建立起来,希望它能完整有效地留给社会。等这些事情都做完了,我才能静下心来真正写点我真正想写的书。

南都:哪一方面的书呢?

马未都:我真正想写的书是社会学的。我老说收藏这玩意儿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我在这套书的后记里也明确写了:人都需要大智小技,小技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至于具体想写些什么社会学的书,我只能说很多,但不敢说,没写我就说容易变成负担。

南都:你计划出的收藏方面的书还有哪些?

马未都:《瓷之形》,一直没写,也没敢写,写这本书得脱一层皮。这本书想说的是,瓷器为什么会有这些个形状,比如说盘子,多简单一造型,但你要从远古说到今天,盘子各个时代又是不一样的。这个时代盘子大,那个时代盘子小,这都有一定的成因,但没人想过这件事,《瓷之形》想解决这个问题。

瓷器的形状其实能说明很多社会情况,比如盘子,什么时候开始变大了的?是蒙古人来的时候变大了,因为蒙古人是共产制,他们在分餐时得用大盘子。再有就是高足碗,为什么要高足?为什么游牧民族称这样的碗叫靶碗,而你叫高足碗?这是因为汉民族重视的是它的供奉功能,而游牧民族强调的则是实用价值,他攥着这个碗感觉就像是个靶,他们过去骑马,只有这样攥着才最踏实,所以这种碗也是从元朝时开始流行的。汉族人看到这种碗觉得很好,但它又跟高脚杯似的,底下一点搁在那里很危险,所以只能供着,所以我们就叫贡碗。它里边是有这样一条脉络下来的。除了《瓷之形》,再有就是《瓷之色》和《瓷之文》,写完这三本书,对于陶瓷的话,我就住嘴了。

我只是一个布道者

南都:你刚才提到观复博物馆,你觉得要等到建立一种怎样的模式才意味着这个博物馆真正立足了?

马未都:我们现在做的一个是观复上海博物馆,明年就开了。后年我们在深圳的博物馆也会开。我希望它能是一个完整有效的,能够留给社会,同观众亲近的博物馆。我也发誓要做服务最好的博物馆。我们能做“服务好”的博物馆,一大条件就是体制,我们毕竟是私人博物馆,也有现代社会的名牌意识。

接下来,除了上海、深圳,我们还会在厦门、哈尔滨都开起来,最后总共有六个博物馆。我们原本计划,希望能先做到十个博物馆,实现彼此间的资源共享。简单来说,如果十个博物馆每个都做一个展览,我转动起来就有一百个展览。我很希望博物馆能变成观众常来常往的地方,所谓常来常往,说的是博物馆能为观众终身服务,不是说去过一次就行了。这也是社会给我们的一个机会,能让这个事情成为可能。

南都:就是说希望做一个全国的规模。

马未都:我们希望是这样,但现在不敢那么说。目前我们在上海的博物馆正在装修,明年6月1日就会向社会开放。这个博物馆在上海最高的建筑“上海中心”大厦,也是全国最高的建筑里,我们在里边一共有两层,一层是博物馆服务,一层是商业服务。其次是在深圳,深圳政府现在在蛇口改一个文化艺术中心,引进了两个博物馆,一个是我们,还有一个英国的博物馆。

我还有一个理想,就是希望观复博物馆可以永续生存。我有一个态度是,人老了,身上不能背负明显的资产。

南都:观复博物馆在学术上会有怎样的举动吗?现在对于国内艺术史的学生和研究者,无论是博物馆还是私人藏家都很少能给他们提供一个上手的机会。

马未都:这个确实很难。我觉得对艺术的教育有两类:一类就是我们喜欢,喜欢是作为一个修养;另外一类是很小众的,就是专业人员作为一门技术,主要是为了生存。我觉得作为技术而生存,对于公众来说是没必要的也不可能,他们需要的是靠这种艺术教育来提高修养和素质。

甚至对于我自己,我也一直说我不是专家,我只是一个布道者,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希望我们能从民族文化和精神上来体现自我价值;小的方面,则是希望能从这些具体的物件中,获得一部分生活乐趣。这就是我们的一个追求。我们总说中华民族如何如何伟大,这些对老百姓来说,都是虚的,你必须得落实到一件件东西上。只有落实到每件东西上,我们才能感受到这个民族的真正魅力。

南都:现在市民阶层有点闲钱也想玩一下收藏,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

马未都:首先是量力而行,千万不能透支。我见过透支的,借钱玩收藏,把养老的本砸进去的都有,这是没必要的。第二是千万别想着走捷径,没有捷径,只有弯路。我不提倡投机思维,你真喜欢它,那它就是你生活的乐趣。这个乐趣是可以陪伴你终身的,当你老了,八九十岁了,坐着轮椅,行将就木,别人跟你说:“哎呦,你这企业上市了!”这跟你都没啥关系了,那时你最大的乐趣可能就是在电视里听一段粤剧,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所以我觉得不管你是工作之余,还是退休之后,有这个愿望了,想往这上面去靠,不管你是动手买,还是不买,都很好。我是提倡少买,多去看,通过看展览,这种精神享受也照样能够获得,不一定非得拥有。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