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怎样成为优秀营销?

(点击查看详情)

我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原《中国图书商报》)做编辑时,常晓武兄在接力出版社负责营销。

当时我和我的媒体同行们把营销编辑分为两种:一种是不靠谱的,一种是靠谱的。前者占绝大多数,后者比较稀少。

晓武属于后者。

晓武是资深图书营销者,多年从事图书营销宣传推广工作,曾担任“暮光之城”系列、“鸡皮疙瘩系列丛书”升级版、“刘墉励志系列”等众多品牌畅销书的媒介主理。2010年因参加电视相亲节目开展图书的电视植入广告而引发广泛报道,并入选“2011书业盘点新锐营销”。他给我的印象,是很低调、谦和、踏实,做事一丝不苟。参加过几次他组织的营销落地活动,每个细节都掌控得很好。我自己做过营销,深知组织落地活动之难:千头万绪,一个地方照顾不到就会出问题。能掌控到每个细节,是谓高手。

2012年,晓武应我同事邹昱琴(《营销周刊》主编)之邀,开始在《营销周刊》上连载“致图书营销新手的六封信”,在业内引发强烈反响。我一边追着看,一边在心里感慨:营销编辑难做吗?也难也易。难在,图书的品种很多,利润很薄,很难有较多资金和精力投入。易在,营销需要内容,而图书本身就有大量内容;而媒体对待图书营销的态度,并不是把它看作营销,而是传播文化。相对于其他行业,目前的图书营销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一位营销编辑,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够认真,够细致,够勤奋,够踏实,再加上一点点天分就能做得很好。但是——请恕我直言不讳,许多营销编辑,根本什么都没有。

我也感到双重遗憾。遗憾之一,这六封信发表在《营销周刊》上,而非《中国编客》上。邹昱琴同学比我更有发现的慧眼。遗憾之二,由于报纸篇幅所限,这六封信也只能浅尝辄止,无法写深写细。

好在,这双重遗憾后来都得到了弥补。2013年,我的《畅销书浅规则》和《畅销书营销浅规则》出版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总编辑郭力女士与我商议,由我主编“新出版”书系。可以是多人合集,也可以是个人专著。我脑海里跳出的第一人选,就是晓武。

编完《编辑是一门正在创新的艺术》之后,我就开始约晓武,让他把“致图书营销新手的六封信”扩展开来,写成一本书。晓武这时已经是接力出版社的副社长了,不再做具体的图书营销工作,却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就有了这本《图书营销7堂课》。

不得不提到我的《畅销书营销浅规则》。那本书更多的是从媒体的角度、创意的角度来谈图书营销,而且谈的是广义的营销,即“按照受众需求生产产品并把产品销售给受众的过程”,谈宣传推广的篇幅不过三分之一。它的受众不只是营销编辑,还包括策划编辑、写作者等。《图书营销7堂课》的重点则是实操,是狭义的营销即宣传推广。如何理解图书营销,如何撰写和成功推销新闻稿,如何评判各类媒体渠道及其效果,如何运用签售、促销、影视联动、阅读推荐、图书打榜等各种营销手段及考量其效果,如何应对新产品板块,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晓武都根据自己多年从事营销工作的经验,给出了答案。它在细节、深度和实操性等方面,远远超过《畅销书营销浅规则》。

但晓武对图书营销的理解,并不限于宣传推广。他认为,“营销是囊括了产品、销售、宣传、推广和售后服务的系统工程,宣传是单指通过媒体来向潜在用户传达产品内容信息的方式,推广则是指通过活动来刺激读者购买行为的方式。”本书重点虽然是宣传和推广,但他也强调,“营销人员往往需要发挥出黏合剂的作用,以自己负责宣传推广的产品为核心,对产品设计部门、制作部门、销售部门进行统筹协调。”心有全局,关注细节,是我非常欣赏的工作态度。

向所有出版从业人员推荐这本书。一个新入行的营销编辑,照着此书去做,必能迅速进入角色;已经有一定经验的营销编辑,以此书对照自己的日常工作,也能修补瑕疵,提升自己;策划编辑了解些营销的常识,会对自己的选题规划更有帮助——事实上,如何做营销,应该是图书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工作态度:勤于思考、不断总结、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关注全局。有了这种态度,做什么,都是可以做好的。

2014年8月1日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