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从期刊角度研究外国文学

评《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

《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

温华 著

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作为“异文学”的外国文学是相对于中国文学而言的,一直是中国文学参建自我的一面镜子。近代以来,外国文学成为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媒介之一,对外国文学的新奇、艳羡和压迫下的积极吸纳使外国文学一度扮演着中国文学的启蒙者,促生了中国文学的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苏联文学”成了外国文学的代名词;“文革”十年,外国文学成为学术研究的禁区,基本偏废;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席卷中国,促成了地震式的思想解放,中国文学从开始的亦步亦趋转向寻求“中国经验”,外国文学是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引领者和同行者。总体来说,外国文学作为一种外来思想资源对中国文学的转型和发展不可或缺,但外国文学研究在中国的话题还远未展开,尤其是新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大有书写的空间。

本书以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内的五家知名期刊作为考察对象,不仅契合了当下的研究热点,也填补了研究空白。本书遴选的《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不但在学界有着良好的口碑,更是外国文学学术前沿的阵地,学术生命也具有延续性,足以作为外国文学研究的代表。作者以扎实的史料功夫,将五家期刊从八十年代起所发的文章进行逐一阅读,对期刊的常设栏目、特色栏目、作家作品、理论思潮等作了细致考察,提炼出各个时段的话语模式。尤为重要的是,作者的视野逾越了五家期刊,社会政治环境、文化转向、思想脉络、学科发展设置等历史文化因素都能与外国文学的发展融会起来;作者的论证方法也不拘泥于点评与泛论,而是采用了社会学、统计学的技术,对期刊研究的主题和热点进行数据统计和样本分析,在客观科学的数据下,得出实证的结论;作者以期刊发展窥视外国文学研究变化,在宏观学术反思的同时,非常注重鲜活的个案研究。

中国文学在与外国话语体系遭遇时,如何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如何保持自身的主体性?本书给研究者展示了一个较好的话语诠释范例。这里的话语,不是抽象的话语理论,而是具体可感的文学表达。宏观来看,时代思潮中的学术范式、思维转向等都是话语的化身,比如“十七年”和“文革”中外国文学话语的单一与变异,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与社会思潮共进的西方话语中心的凸显等。而在此范式下的概念、范畴与术语等的转变就是话语的微观显现,作者大处着眼,兼顾细部。虽然话语视角在当下的学术研究中比较普遍,但从期刊角度研究外国文学学术史之举,尚属少见,可谓走出了自己的研究路径。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