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军魂立体封面
(点击试读)
如果仅看书名,很难想象《铁血军魂—180师在朝鲜》一书,除了真实记录我军一支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浴血奋战经历,还别有一番用意在里边。
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180师陷入重围,伤亡惨重,数千名将士被俘。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声称要枪毙该师师长郑其贵;此事甚至惊动了远在中南海的毛泽东。
战后60多年来,“全军覆没”“军旗被缴”“师长被枪毙”等传言,令全师官兵灰头灰脸,抬不起头来。
真相如何?
关捷、关霄汉父子,通过对健在180师老将军、老战士的采访,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以平实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了180师在第五次战役中惨烈的战况,在道出180师失利真正原因的同时,颠覆了关于180师的种种不实传言和对抗美援朝战争的传统叙事。从而,为这支长期蒙羞受辱的部队讨回了清白。
108师是一支配得上“铁血”二字的部队,它组建于1947年,在进军西北、西南作战中,这支部队曾奔袭运城飞机场,伏击美械装备248团,歼灭国民党军第10总队,夜袭剑门关天险的部队。1948年,参加了解放太原、成都等重大战役。180师用生命和鲜血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即使在备受垢病的抗美援朝第五战役,他们也是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形下,以巨大的牺牲,掩护了军和兵团的转移。尤为可贵的是,换取了朝鲜战场上的宝贵作战经验:即在当时的情况下,与美军作战,不能搞大歼灭、大迂回、大包围,而要搞阵地战、防御战、打小歼灭战。因此,才有了后来一系列如上甘岭那种类型的成功战例。
遭到重创的两年之后,即1953年夏季,108师奉命进攻949.2高地雪耻。1953年6月14日晚至15日上午8时,180师一举攻上敌军主阵地,共歼敌1750多名,缴获坦克4辆、汽车7台、火炮55门,各种枪700多支,同时,使我军阵地向前推进了25平方公里。
1953年7月13日至19日的反击战中,180师打进敌人纵深18公里,打垮了韩军第三师,把我军阵地向前推了十余公里,受到毛泽东的称赞。
108师在1953年5月至7月两个月当中,在朝鲜陆续完成了320多次作战任务,歼敌13700人,表现出色,一直被兵团乃至志司当做头等主力师使用。
可是,缘何人们只盯住他们的失败,而忽略了他们的胜利?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记录历史,“史实”重要,“史识”同样重要,同一事实,因“识”的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结论。180师固然遭逢过重大失败,但不问前因后果,将污水统统泼到它的头上,显然有失公正。明眼人一看便知,个中缘由,既在于“实”,也在于“识”,并且主要在于“识”。至于为何在“识”上出现如此重大误差,甚至对180师之前、之后的赫赫战功视而不见,则有待国人慢慢思考了。
正因如此,对本书作者“眼睛要死盯住真相,特别是对那些在悲壮的历史中被指定去演绎悲剧的人物,被误解的人物,被冤屈的人物,被湮没的人物,被以讹传讹的历史事件”那种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应该脱帽致敬。
驱散迷雾,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是此书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