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陶纯:迎着风浪前行

《一座营盘》书影

《一座营盘》

(点击试读)

现在回头总结,自己爱上文学创作,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迈入青春门坎之后,无聊之际,读了王蒙、刘心武、张贤亮、李国文、蒋子龙,以及军队作家徐怀中、李存葆等人的小说,有极大关系。这些作家当时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上写作,勇于揭示民族的苦难,反映人民和社会的疾苦,点燃被压抑的人性的光辉,直面人生,直面社会现实,他们让文学走在了时代前列,引领了风骚,开创了新时期文学的空前繁荣。换言之,那个时候我读到的中国小说,强烈的政治色彩与充沛的文学激情相融汇,作家敢说真话,尖锐大胆,禁区一个个被突破,读来令人痛快淋漓。

于是,就这样爱上了文学。

好景不常在。十几年之后,大约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前后,文学之树已呈现出凋敝之态,以至后来,愈发不堪。文学的衰落,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多元文化的爆发和大众娱乐的狂飙突起,挤占了文学空间,读书人越来越少,文学后备力量流失严重。

作家本身有没有责任?

我认为,责任不小。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不少作家写作越来越小众化,不关心现实,远离时代,缺乏担当,热衷于描写杯水车薪,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笔下不痛不痒,自说自话,顾影自怜。本来社会上有两种人最需要为民族担当,一种是有良心的政治家,一种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文学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结果,文学家部分缺席,不去关心国家命运、民族未来,因此很少出现真正振聋发聩的作品。其结果就是,你不关心时代,时代就会抛弃你;你不关心大众,大众就会抛弃你;你不关心生活,生活就会抛弃你。就这么简单。

我当了十年专业作家之后,感觉文学创作已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肉。作为军旅作家,不能去抒写基层官兵的精神苦闷,反而要不断重复以前的作品,不停地去写他们所谓的奉献精神、虚假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我看不到创作希望。二OO三年前后,我暂时放弃了小说创作,开始写剧本。有人认为,写剧本是为了钱,我不否认当然有这个原因在里面,而且很重要,毕竟当今是个金钱时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自己的作品知道的人多一些,辛辛苦苦写一部小说,卖一万册都困难,你还有心情写吗?写一部电视剧,哪怕再差,只要能在卫视播出,就会有成千万人观看,这也是一些作家转行写剧本的原因之一。

在影视圈里折腾了十年有余,个中滋味,酸辣自知。原以为写剧本比写小说容易,一头扎进去才发现,哪条道都不好走。尤其影视圈本身就是个名利场,唯利是图、利欲熏心者多如牛毛,一个单纯的、脸皮薄的作家,在那里面混,终归是要吃亏的。终于,在参与写作了八个剧本之后,我开始怀念文学创作。当然,回头写小说,是不能再写过去那种不疼不痒不咸不淡的东西了。虚假和苍白无力,一直是军事文学的通病。促使我下决心写《一座营盘》,有一个重要的契机——十八大以后,风向变了,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反腐,这回是真反——再不真反,就快完了。作为一名老兵,我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军队的巨大变化,说实话,现在我们的战力,已经足以令老对头们发怵,我们的武器装备发展之快,连内部人都感到吃惊,我们和美军的差距逐渐缩小,个别领域已经齐头并进。但是,我们最大的心病也越来越包藏不住,那就是腐败,正像党报上所说,腐败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在当今这个世界上,能够战胜我们的,只有腐败。写三十多年军队的变革,如果不涉及军中腐败,如果有意忽略这个重大问题,那就是一个军队作家的失职。因此,我不想粉饰现实,不想回避矛盾,我想改变过去军事文学高大上的传统,把军人拉回到地平线。而且现在这么写,正是时候。于是,我写出了部队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形式主义、用人不察、面子工程、缺乏科学的决策、讲排场、惊人的浪费,买官卖官等种种腐败现象。这些大都是我听说过的,遇到过的,身边发生过的,甚至不需要去体验生活,信手粘来就是。这些早已存在、愈演愈烈的问题,正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新一届军委班子着力解决的,所以也算是有点现实意义吧。

我和书中主人公布小朋有类似的早期经历,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像我们这种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家子弟,是难有机会成为职业军人的。十六岁那年我来到军队,为了混一碗饭吃,打的是自己的小九九。三十多年来,国家人民用军费养育了我,给了我尊严和小小的地位,我总想着为军队做一点事情,我是个文人,不能到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掌握不了高科技武器,无法到边境线上站岗放哨,那么,只能利用手中这支秃笔,写几部作品,回报国家和军队。军队是镇国利器,军队强,国家才强。让军队强大,就是让民族强大,世界上所有强大的民族都是因为军队强大才强大,军队不好,国家怎么可能好呢?亡国都是有可能的。说到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应该是军事上的复兴,没有军事上的强大,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复兴,就是一句空话。作为一个不拿枪的军人,也许站着说话不腰疼,但这份心情,这份心思,却是实实在在的。

真正的作家应该勇于立于潮头。我认为中国作家创作水平其实并不差,文字也好,结构也好,不输别人,中国作家缺少的不是才华,而是勇气和担当,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怕三怕四,是我们作家,包括出版人的通病。由于我们所站的高度不高,价值观有问题,缺少普世价值观,太关心身边琐事,而不怎么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缺乏大格局,大思维;再就是喜欢急功近利,不能沉下心来从容做事。这就不免影响到我们作品的高度和质量,大作品也许就这么溜掉了。

我不认为《一座营盘》是一部反腐小说。我只想让读者通过它,关心一下中国军队的现实,进而思索一下国家、民族的命运。对于我而言,能够站在风口上,去写一部以前别人不敢碰的题材,算是尽了自己作为一个军队作家、一名有着35年兵龄的老兵的职责吧。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