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陈云同志伟大人格魅力光照千秋

纪念陈云诞辰110周年

1905年6月13日,陈云同志诞生在江苏省(今属上海市郊)青浦县练塘镇的一个贫苦农家。今年6月13日,正好是他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日。110周年过去,岁月和时光会冲淡人们的记忆。但是,陈云同志的光辉形象和伟大人格却依然如丰碑一样,矗立在我们的心中。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去纪念和缅怀这位时代伟人呢?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到底是什么?

陈云同志用他自己饱经忧患、充满坎坷与传奇的一生,诠释了一位老共产党员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人格力量,他的一言一行和他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不仅是留给他子女的,而且也是留给我们中华儿女的,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之一。

QQ截图20150630105715

《开国财经统帅陈云》

(点击查看详情)

一,陈云同志的一生是充满坎坷、曲折和传奇的一生

陈云的童年经历了一般人所没有的艰辛和苦难。他两岁丧父,四岁丧母。父母去世后,他和比他大9岁的姐姐陈星,由外婆接到练塘镇下塘街的家里抚养。可是,陈云6岁那年,外婆也不幸病故。临终前她叮嘱她儿子廖文光一定要将陈云立嗣为子,并抚养好陈星。

廖文光遵照母愿,把陈云过继为自己的养子,改名为廖陈云,陈云仍然叫廖文光舅父。由于舅父开的裁缝铺生意不是很好,他又改行开了一家小酒店维持生计。从小开始,陈云就是他舅父裁缝店和小酒店的小帮手,虽然小店铺都是小生意,然而却使陈云从小就有了对商品、货币、买卖与经营活动的感性认识。陈云就是这样从“自家”开的裁缝铺和小酒店的小帮手“起家”,逐步学会做小本经营的。

陈云的童年是不幸的,但是,他也是万幸的。从小勤俭节约、爱好学习的他得到了莲塘公立颜安国民小学第一任校长的赏识,免费保荐他到颜安小学高小部读书。

在颜安小学,陈云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恩师张行恭。小学毕业后,由于家里贫穷,学习优秀的陈云只好辍学在家。张行恭觉得十分可惜,就亲自带着陈云去上海找他的二弟张子宏引荐,让陈云当上了中国第一家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的一名学徒。由于陈云表现优秀,两年之后,被破格提升为店员。从此以后,商务印书馆就成为了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和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思想的大舞台,并走上一条救国救民、报效国家的道路。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商务印书馆职工参加和举行了大罢工,陈云参与并领导了这次大罢工,同年,经过该馆地下党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年,他才20岁。

1926年到1928年,他参加了第一二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与农民运动,与周恩来一起参与和领导了中央特科的工作,1930年,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委书记、闸北区委书记。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被增补为中央候补委员。1931年1月,出席中共六届四中全会,被增补为中央委员。1933年1月,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

1935年9月,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长征的情况。回到延安后,陈云同志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1943年,他主持陕甘宁边区财经工作,成为边区的“红色掌柜”。1945年,奔赴锦州,主持北满分局工作,主抓军事与群众工作。1947年5月,主持东北财经工作。

1949年7月下旬,这位红色掌柜又奔赴上海,通过“银元之战”、“棉纱之战”、“粮食之战”三大战役,沉痛打击了哄抬物价与金融的投机资本家,很快稳定了全国的金融与物价。1949年11月25日,全国各主要城市统一大量抛售粮食、棉布,几天之内,平息了这场涨价之风。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陈云平抑物价、统一全国财经工作的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由于陈云同志出色的理财能力,毛泽东曾经大笔一挥,写下“能”字来称赞他。

解放后,陈云同志担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成为了共和国的“掌柜”。1962年7月,中央召开北戴河会议,陈云因为主张“包产到户”受到批判。北戴河会议后,他不再担任中央财经小组组长的工作,直到1966年8月。这4年中,他闲居养病,远离了中央最高决策层。文革动乱开始后,陈云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中共九大之后,他又被疏散到江西南昌。1972年4月,陈云复出后协助周恩来总理,主抓全国的财经工作。改革开放后,支持和协助邓小平同志,倡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管经历了多少坎坷与曲折,他都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尤其是1949年、1962年、1979年,陈云同志担任中央财经决策机构的负责人,这三次都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可是,他每次都能够逢凶化吉,转危为安,为党和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的高度评价。周恩来总理说:“在中央财经工作这一点上,我们是依靠陈云同志的。”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家,但是,他是首倡学习陈云同志经济论著的。1980年12月,在中央召开的会议上,陈云做了关于经济调整问题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称赞道:“我完全同意陈云同志的讲话,这个讲话是我们在今后长期的指导方针。”

二,陈云同志的一生是永远甘当小学生的终生学习的一生。

陈云同志一生中最为闪光的一点,就是一生甘当小学生,甘做小学生,沉下心去,不懂就学,谦逊一生,学习一生,思考一生,奉献一生。能够一辈子甘当“一名小学生”,这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也是极其少有的。

在陈云之子陈方回忆父亲《公家的钱一分不能动,国家早晚要查》的文章中,陈方回忆说,解放后,每次填写个人履历时,在“文化程度”一栏里,父亲总是写上“小学”二字。他常常说:“像我们这样没有文化底子,各种知识都很缺乏的人,就要老老实实做小学生,一辈子都要有小学生般的心态,求知求真。”陈云同志的这种谦逊态度和求实精神,跃然纸上,令人肃然起敬,十分景仰!

陈云就是这样一位伟人,由于他知道自己肩负重任,所以他特别发奋苦学,无论斗争环境多么险恶,工作多么繁忙,他都坚持读书学习。他十分推崇毛泽东的《矛盾论》等一系列哲学著作,不仅理解透彻,在工作中也运用自如。

陈云同志酷爱学习的习惯和品格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和赞扬。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倡以“挤”的方法获得学习时间。他说:“陈云同志有‘挤’的经验,他有法子‘挤’出时间来看书、来开会。”

陈云同志“老老实实做小学生”的精神,贯穿一生。即便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他被下放到江西,行李里装的最多的,还是书籍。从北京到江西,再从江西回到北京,他阅读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世界知识年鉴》、《美国农业》等不同题材的书籍,默默地吸收各类书籍中的精华养分,动脑子分析、判断和比较,思考并找出其中的关联。

今天,在我们进行伟大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每一个党员和干部,如果都发扬陈云同志那种“挤”的精神,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我们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就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三,陈云同志的一生是一位国家领导人和高级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本色的一生。

陈云同志身上最为伟大的品格和人格魅力,就在于他身为一个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为一个国家高级干部,却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革命家的本色,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与干部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陈云同志很早就是我们党和国的领导人之一,在中共七大时,他的位置就紧挨着五大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之后,排在第六位。1950年秋任弼时去世后,陈云递补为五大书记之一,一直到1956年9月党的八大。1958年夏,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增补林彪为副主席,由此至文革前,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名单就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这7人组成。“文革”期间,陈云下放到江西南昌,仅仅保留了中央委员的身份,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再次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是中共高层任职时间长达40多年的少有的几位领导人之一。

尽管他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是国家高级干部,然而,却始终保持着一个老共产党员勤俭节约、朴实无华的品格,这是他身上最闪光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他一生艰苦朴素,粗茶淡饭,轻车简从。工作中生活上,他将物质需求放在最低标准,生活俭朴得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尤其舍不得扔掉旧衣物、旧东西。1946年的一件棉袄,足足有32块补丁,一直穿到了1984年,才不得已告别了陪伴他38年的“老伙计”。如今,这件棉坎肩被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内。

陈云同志一生还有三样旧东西,始终跟随着他。“从1977年到1990年,陈云每年都到杭州住一段时间。他每次来杭州,都会带三样旧东西:一是一只延安时期就随他的旧皮箱,二是一台用来听评弹的老式苏联制造的旧放音机,三是一条薄薄的、褪了色的旧棉被。在杭州期间,陈云艰苦朴素,始终是粗茶淡饭、布衣蔬食。杭州的厨师见他的饮食太简单,标准太低,主动提出要给他做几样杭州名菜吃。陈云听说后说:我已经习惯了,还是吃原来的那一套不变,不想吃什么杭州名菜。”(2015年6月3日,裘晟佳《陈云家风》《陈云书风》出版)

有一年,陈云同志利用到上海出差的机会,将毛料中山服和穿出破洞的毛衣带给洗染店里有经验的老师傅织补。当老师傅得知这是陈云的衣服后,连声感叹:“那么大的领导干部,过日子格能巴结(沪语节约的意思),没想到!”

陈云同志就是这样一位老共产党员和这样一位老干部,他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一生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严于律己,克己奉公。这就是陈云同志身上伟大的人格魅力。

陈云同志的一生,是一头共和国的孺子牛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一生,在建国后主管全国财经工作的几十年生涯中,他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经验、方法和思想,形成了他独特的思想方法和财经智慧。他善于解决财经难题,诀窍之一就是:“要花90%的时间去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再用10%的时间去做决定。”

他还说:“我个人的体会是: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习哲学,终身受用。”他学哲学、用哲学形成的思想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他说的十五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十五个字方法论在他的财经工作中随处可见。今天看来,他的这些思想和方法仍然是我们治国理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财富之一。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