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极花》里胡蝶们的自我救赎

一部优秀小说带给读者的感受必然是多方位的,不仅有抓人心魄的离奇情节,更有让读者回味无限的象外之意,贾平凹的《极花》即是这样一部著作。

贾平凹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极花》,讲述了一位栖息在城市底层的乡村女子胡蝶被拐卖后自我救赎的悲情故事。女主人公胡蝶,青春貌美,还略识文墨。当她迫于生计中断学业来到城市与母亲一起拾垃圾时,五光十色的城市,让这位刚刚走出乡村的姑娘立刻沉醉了——她喜欢上高跟鞋、小西服,喜欢上房东的大学生儿子,甚至为自己曾经自卑城市却流行的墙棱角脸而开始自豪——她是如此渴望能够迅速地融入城市,像蝴蝶一样脱茧而出,成为时髦独立的城里人。

可胡蝶不知道她能在外表上模仿城里人,在根上她依然是城市的浮叶之萍:她身无一技之长,又放不下可怜的自尊心,更不想或者还不会去学坏,在城市也没有能帮上忙的亲戚或朋友,她又如何在执行商业交换法则的现代都市里谋生呢?生活总是无情地给那些低估它的人狠狠一击,急于想在城市证明自己的胡蝶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假冒招聘公司老总的人贩子给拐卖了,这一卖就卖到了偏远黄土高原上一个闭塞的村庄里,给一位壮年小伙子做媳妇,繁衍后代。

贾平凹关于胡蝶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他的脚步或者写作意图,当然也远不止于叙述“一个纯粹的拐卖妇女儿童的故事”。贾平凹用夜空、村子、招魂、走山、空空树与彩花绳这些意味深长的景象构造的贾式黄土高原在书中随处可见。在第一章“夜空”里,心高气傲的胡蝶从城市高雅的喜来登酒店一下坠入老鼠满地爬的窑洞,这是现实赤裸裸地告诉胡蝶:美丽而又脆弱的蝴蝶不能在城市找到家的港湾。胡蝶为了打听村庄所在位置,与村里老老爷攀谈,老老爷教胡蝶认识星野,告诉她“地下一个人,天上一颗星”,可怜的胡蝶在“没有明星的夜空”依然看不见属于她自己的闪烁。这时的胡蝶,是被对立了的城市与乡村同时拒绝了。

胡蝶被拐卖到的圪梁村,因为交通闭塞,几乎与世隔绝,贫穷得连电都没有用上,更谈不上法治。维系这个村子的是宗族间亲情,情大于法大于权大于常识。谁都知道买卖、拘禁、强奸妇女是犯罪,可当胡蝶挣扎着要逃离这个村落时,所有人都在阻挠她。

胡蝶的魂出离了,把身体留在了这个让她耻辱的血腥的窑洞里,成了行尸走肉。这时,村落旁边的温泉地里发生了剧烈的走山,山动地裂,乡人死亡。胡蝶怀孕了,孩子就像一粒种子,带给胡蝶身体和灵魂“走山”般的剧烈震动,她不再抵触黑亮及村落里种种落后的事物,她看到乡俗野蛮后的温情,在村落上空的繁星里,她甚至找到了她的位置。

胡蝶被动地和这个村落融合了。可这只是“空空树”,胡蝶的魂和气在哪里?孩子和一根彩绳能拴住胡蝶的心,能让胡蝶还像几千年前农业社会的妇女那样以伺候一家老少的生活为人生目标吗?经过初级教育和城市浸润的乡村女孩胡蝶,依然以为她的星在“城市里才能看到”。

可是当胡蝶被解救回出租屋时,她成了城里一道人人可以指点、参观的异样风景,大家因为好奇或者好事,议论她关注她为难她,却谁也没有给她指出一条圪梁村之外的生存之道。当胡蝶妈妈说,要不还是远嫁稍微富裕农村的瘸子时,这成了城市压倒胡蝶的最后一根稻草。兜兜转转,胡蝶的命运依然逃离不了嫁给陌生人。

胡蝶重回圪梁村,或者她柔弱的母亲根本无法解救她离开这个莽荒之地。她的自我救赎之路,也许就是成了又一个麻子婶或者訾米姐。

城市在飞速发展,“农村的衰败已经很久了,而我这几年去那些山地和高原,看到好多村子没有了人,残垣断壁,荒草没膝,知道它们在消失。”有多少像胡蝶这样弱小的人们深处在这个时代的漩涡中。她们或者他们来自乡村,不是那么出类拔萃,能通过教育的独木桥获得命运的改变,这些来自乡村的孩子,在乡村迅速凋敝,城市又无法真正接受容纳他们时,他们的未来在哪里,他们的灵魂何处安放?

贾平凹曾说,这部小说是用团状的手法,表达他心中的意象。胡蝶也许象征着我们内心的美好或者其他,黑亮或许代表现实生活的磨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如实还原生活面貌的小说,你和我读完总是会看到不同景象。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