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一带一路”《民族文学》翻译培训班暨《文学翻译双语读本丛书》研讨会在京举行

6月20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中国文化译研网、中译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民族文学》翻译培训班暨《文学翻译双语读本丛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图片1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中国作家协会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李霄明,《民族文学》副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秘书长赵晏彪,中译出版社总编辑张高里,文化部外联局翻译处处长蒋好书,中国文化译研网执行主任徐宝锋,新疆文联名誉主席阿扎提·苏里坦,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王升山,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副局长金英镐,德国汉学家、翻译家顾彬,《民族文学》编委白崇人,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刘大先,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处长洪和文等出席。此外,来自多个民族的60多位作家、翻译家、评论家参加了培训及研讨。

“文学翻译双语读本丛书”(5册)于2017年1月由中译出版社出版,精选由《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字版发表过的60多篇优秀翻译作品(蒙、维、哈、朝、藏语),并与汉文原作一起出版,旨在打造可供读者对照原文阅读,可学习、可鉴赏、亦可提高翻译水平和值得收藏的精品读本。

图片2

该丛书出版后入选“2017年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体现了我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珍视和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民族政策,彰显了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的重要性,对少数民族文学翻译队伍的壮大和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事业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对使中国当代文学更加丰富多彩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同样意义深远。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蕴涵着中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这一战略推进过程中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以及如何凭借优秀的文学翻译使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落地”是摆在当今多民族作家翻译家面前的时代使命和课题。研讨会上,翻译家和评论家谈到,文学翻译交流的并不是一本书一首诗,而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翻译的不是文字,而是作家的心愿、想法、思维方式,文学翻译家应该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交流上多下功夫。“文学翻译双语读本丛书”包括了小说、散文、诗歌,对广大读者和翻译家的成长意义非凡,希望以后多出版这样促进翻译学科实践发展的翻译资源。同时建议,扩大双语读本的发行以及增加作品的种类,多多利用网络的各种传播平台和途径,为我国更广大的各民族青少年读者提供服务。

现场声音

赵晏彪:任何母语如果没有新鲜的语言注入,就如同没有源头之水,会慢慢地走向衰落、干涸。

吉狄马加:要进一步树立“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文化交流的基础是文学翻译,要加强翻译工作,创作更多的优秀翻译作品,更好地促进整体文化繁荣,共建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何建明:在向世界展示中国民族文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作家与译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好地将中国民族文学推向新高潮。

白庚胜: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党中央的支持,离不开作家、翻译家们的辛勤劳动。

叶梅:要立足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进一步明确中国的多民族文学在今天的时代意义,提高翻译水平,促进当代文学优秀作品和母语创作优秀作品得以相互交流,进而推动中国民族文化对外翻译和宣传工作。

石一宁:少数民族文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不再仅仅是“引进”和“被引进”,而是展开对话、平等交流、文化共享。因此,翻译家面临的使命光荣而艰巨。

蒋好书:外联局、中国文化译研网平台帮助大家找到更多的优秀作品和译者,弘扬时代主旋律,促进囯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学交流,推动中国民族文化“走出去”,以实现各民族间的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徐宝锋:连载翻译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形式,可以让中国的优秀作品及时地、具有互动性地“走出去”。中国文化译研网将开设民族文学专题作品库,并通过连载翻译的方式将民族文学推出去。

张高里:中国作品在海外,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国家越来越受到当地出版商和读者的关注。中译出版社将站在新的起点,加强与中国优秀少数民族作家的合作,把更多能够反映中国少数民族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翻译到海外。

顾彬:翻译在文化传播中十分重要,作为译者应该精益求精,努力树立自己的“翻译品牌”,只有这样才能翻译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

责任编辑:曹宇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