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2017年第四期中版好书榜推荐:知往昔再看今朝

读史以明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历史的探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本期好书榜中,关于历史题材的图书颇多。其中,有全景式展现历史的图书,如《中国历史故事(彩色插图本)》(中华书局)就用各个历史时期典型人物和事件将上古时代到国民革命军北伐统一全国为止的历史串联起来。又如《世界历史地图绘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用地图形式展现全球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现状,让读者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轻松获取历史知识,更好地了解世界的昨天。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书《天有二日?禅让时期的大清朝政》将视角集中在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中最后一个盛世的缔造者——乾隆皇帝和他执政的这段清朝历史。据99读书人负责人黄育海介绍,乾隆皇帝如何禅让却“归政仍训政”的心路历程;和珅及其他朝臣如何侍奉二主……作者卜键用平和生动的文字、极具时代感的历史解读方式,拨开历史的真相,再现了这个政治结构复杂的时期。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荣归——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出版得正是时候,它记录了香港主权回归的坎坷以及中国外交由弱到强的转变。

文化精髓古为今用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民族性格,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解读普及优秀传统文化。

身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长期关注我国的教育体制,他主张现代教育应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其要从家训家教中获得启示,汲取古人的智慧。他认为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重视家法与国法、和睦乡邻与宗族、孝敬父母、诗礼传家、修身齐家等观念,均在家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家训不是用来对外吹嘘和自我标榜的东西,它们只在家族内部传承,其中不少是秘不示人的独家心得,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人才观。在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中,丰富的历史记载以及后世的诸多家族文献给了韩昇重要的启示。他系统爬梳了传世的重要家训以及部分现存的家谱资料,结合相关世家大族的文献记载,将家训的内容融入历史情境中,用历史事实与家训内容相印证,写作了《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书。全书立足传世家训,又不拘泥于某一家训,通过自己的历史研究展示诸家家训之精髓,给读者以启示。

在诸多流传下来的家训中,曾国藩家训的影响极为广泛。曾国藩的一生,凭借一个“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实,历尽劫波,以坚韧挺劲的无畏精神成就了“天下之大功”。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郦波在《百家讲坛》主讲的《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一经播出,就备受好评。这位以讲课风格清新、生动、幽默见长的年轻的博士后,已在《百家讲坛》主讲过张居正、戚继光、海瑞、于谦,拥有大批铁杆粉丝。在《百家讲坛》播出后,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推出了《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实现了畅销。2017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重新修订推出了套装版。

家训传承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塑造有完善人格的中国人。2017年是商务印书馆建馆120年、张元济诞辰150年,商务印书馆推出张元济编著的《中华民族的人格》特别纪念版。

1937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过《中华民族的人格》,这本小册子是由一代出版家张元济亲手编写。当时,卢沟桥的枪声即将响起,上海也已在风雨飘摇之中,面对民族危机,他忧心如焚、寝食不安。张元济首先想到的就是给青少年编一本书,唤醒中华民族的人格,以决死之心抵御强暴,抗拒横逆。他从《史记》《左传》《战国策》中撷取8篇故事,包括《荆轲》《田横》《贯高》等,对原文作了适当删节,译成白话文,并在每篇后面加以评点,用几句话就点出了历史名人人格力量的所在。尽管时过境迁,张元济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的人格”依然具有时代影响力和号召力。

继《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之后,梁晓声再次选择从日常生活中来审视人性。在《中国人的日常》(现代出版社)中,梁晓声记录了前途命运茫然无措的打工者、视清名胜过一切的老妪、志大才疏的文学青年等普通人等经历,展示了他们的善良与大度,忌刻与软弱,渴求与迷茫,各异的人生原则与生活哲学……诸多要素的拼接与组合,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温度与性情,对当前中国社会世道进行了追问。

用脚丈量世界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去看看可能只是几次短期的旅行,而雷殿生却用了10年的时间实现了徒步走遍全中国的梦想。在10年徒步期间,他走掉了19个脚趾甲,穿烂了52双鞋,遭遇19次抢劫。他探密神农架,生吞蛇肉充饥;罗霄山路遇巨蟒,惊险逃生;夜宿西藏阿里无人区,孤身战群狼;茫茫戈壁,靠喝血和尿求生……在中译出版社推出的这本《信念:十年徒步中国》中,编辑还精心加入了很多小栏目:每年一幅行走路线图,逐步揭示作者10年徒步历程;“小知识”为读者解开心中疑惑;“小贴士”为读者提供定制野外生存技巧,让这本徒步书具备了实用功能。商务印书馆也推出了旅行游记《一个人的地理》。虽然没有雷殿生徒步的“波澜壮阔”,《一个人的地理》记录了安歌从故乡新疆的草原到北京的胡同,从云南的丽江到四川的稻城,从福建的土楼到湖南的张家界,以及于海南游历的故事与感悟,展示了作家特有的细腻的内心世界。而当流畅的文字同惊艳的照片一起在眼前铺陈开时,便会勾起读者在路上的回忆与期待。

在《中国往事》中,“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讲述了他与中国的不解之情,既有对自己汉学之路的回顾(《忆当年》),也有对被其视为第二故乡的北京城的感慨(《槐树之下》),还有他对中国台北、中国香港的沉思(《台北足球》《香港沉思录》),怀揣着对诗歌的梦想与期待,他还与欧阳江河、西川、翟永明等踏上了去新疆的《诗人之旅》。据悉,《中国往事》是“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的成果之一,该计划通过邀请海外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知名汉学家等为主要撰稿人,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中国故事,内容包括作者们对中国的理解以及他们对中国发展变化的亲身感受等,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尝试。据悉,中译出版社目前已经与15位知名汉学家签署了写作计划,并开始陆续出版。

“走出去”既体现在个人,也是国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须。“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人“走出去”搭建了桥梁。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合作指明方向、勾画蓝图。在本期中版好书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连环画出版社遴选了8部表现丝绸之路历史人物故事的经典连环画,汇集成《丝路连韵(共8册)/丝绸之路历史人物故事连环画》,由张骞、王弘力所绘,是国内首套传播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连环画。“一带一路”成为主题出版重要的策划方向。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