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明朝拐点上的黄金十年

1

《明朝的拐点:永乐皇帝和他的子孙》(修订版),赵中男 著,东方出版中心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时期,明朝是一个寿命较长的王朝。在很多人眼里,明朝皇帝的整体素质颇为低劣,易中天甚至做出这样的评论:“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就数明代的最差。不是昏就是暴,要不就是懒,好一点的又平庸。”明朝共有16位皇帝,各种评价见仁见智,但有两位父子皇帝争议不大,就是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昏、暴、懒、庸这四个标签,恐怕哪个都贴不到他们身上。

朱高炽在位才九个月,朱瞻基在位也只有九年多,父子两人加起来也只有十年。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十年里,他们却创造了明朝历史上的太平盛世,《明史》称之为“仁宣之治”,今人誉之为“黄金十年”。对于明朝历史上这个时间短暂而影响深远的盛世,多数人肯定有所耳闻,但却未必能知其详;相关明史论著中的介绍,限于篇幅和体裁,也难以抉其隐微,入其堂奥。赵中男先生修订再版的《明朝的拐点:永乐皇帝和他的子孙》,以通俗风趣的语言、曲折跌宕的情节,展现了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政治风云和治国举措,勾勒了明朝从开创到守成的变化轨迹,有助于大家全面了解“仁宣之治”的出现背景、具体表现和历史意义。

  “储位纷争”主线下永乐时代的生动细描

全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至15章,其主线是“储位纷争”。

朱高炽的父亲朱棣系朱元璋第四子,洪武年间被封为燕王。朱高炽作为燕王的长子,被朱元璋册封为燕世子,明确了燕王继承人的地位。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但时过不久,皇叔朱棣便举兵反叛,史称“靖难之变”。经过三年的激烈战争,朱棣从侄儿手里抢来皇位。照理说朱棣坐上皇位后,朱高炽应当顺理成章地被册封为皇太子,然而朱棣却迟迟没有立储的意思,文武百官请求册立,朱棣竟然屡次拒绝。对此不但当时官员感到错愕,后世史家也颇多猜议。

对于这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作者全面检视相关史料进行了系统考察,据他分析,当时朱棣共有三子,即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其中次子朱高煦才是朱棣钟意的太子人选。朱高煦身材高大,矫捷凶悍,善于骑射,与朱棣很像;而朱高炽体态臃肿,行动笨拙,不善骑射,本来就不太受朱棣待见。“靖难之变”中,朱高煦屡立战功,深得朱棣器重,朱棣曾鼓励他说:“勉之,世子多疾,如得天下,以若为嗣。”

然而朱高炽也有自己的政治资本,一来他是朱元璋当年亲自册封的燕王世子,二来他在“靖难之变”中也立下力保北平的大功,得到很多官员的支持。此外朱高炽手中还有一张分量很重的王牌,就是他的长子朱瞻基深得朱棣宠爱。几经权衡,朱棣最终立朱高炽为太子,并封次子朱高煦为汉王,三子朱高燧为赵王。但朱棣对朱高炽仍然不喜欢,立太子后又加上一层不信任,朱高煦也没有放弃谋夺储位的念头,最后就连朱高燧也搀和进来,闹出一场场政坛风波,并留下一些令人费解的疑团。对于这些政治疑团,作者都依据史料,参酌情理,给出了合理化的解释与推测。

 “治国安邦”主线下仁宣政治的历史转折

第二部分包括第16至38章,其主线是“治国安邦”。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与秦始皇、汉武帝很有些相似。这类皇帝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就是好大喜功,往往使国家陷入不堪重负的境地。就明初的历史脉络而言,在开国皇帝朱元璋创业立制、以猛治国之后,就应该转入完善和巩固开国局势的守成阶段。继朱元璋为帝的朱允炆,深受儒家政治理念的影响,他所推行的一系列“新政”,的确呈现出鲜明的“守成政治”色彩。但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变”,打断了朱允炆的守成进程。正如本书所概括的,朱棣在位的22年间,“南征北讨,迁都远航,开运河、建长陵,几乎是继朱元璋之后的再一次开创之举”。但他这些连绵不断的开拓扩张性活动,“已大大超出了国家当时的财政能力”。

在储位纷争中饱经煎熬的朱高炽,就是在这种财政难以为继的状况下登上皇位的,他不得不采取收缩的政策和措施,调节国力和政策实施间的平衡,重新走上守成政治的轨道。继其为帝的朱瞻基所采取的一系列举动,均是对这种守成体制的完善和加强。他们的努力为帝国赢来难得的太平盛世,正如《明史·宣宗纪赞》所说:“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史家将“仁宣之治”视为盛世,是综合各方面情况做出的一个总体判断,并不意味着各个方面都是一片光明。在盛世辉煌的背后,肯定也会有不少或大或小的暗影。对于盛世背后的暗影,作者也进行了揭示和批评。比如,他在书中专门设置了“促织天子”一章,讲述了朱瞻基密令苏州知府况钟采贡一千只蛐蛐,给江南百姓造成很大的负担,甚至酿成“一虫杀三人”的惨剧,指出朱瞻基获得“促织天子”的外号,是他“荒唐享乐的写照”。他认为清代蒲松龄根据这段史事创作的小说《促织》,“充分揭示了专制时代‘苛政猛于虎’、百姓深受其害的情境”。现今不少史学作品,存在着或捧之上天、或抑之入地的偏颇,本书既充分展示了盛世的辉煌,也深刻揭示了盛世的暗影,体现了史家应有的客观平允态度。

  拐点的暗流涌动与惊涛骇浪

每当历史的转折,必然有一个长期的酝酿过程,表面看来,波澜不惊,其实已然暗流涌动。一旦冲破平静的表面,底下所蕴藏的巨大能量,便会掀起惊涛骇浪,给人排山倒海之感。从永乐到仁宣的时代转折,就是这样的戏剧化。而本书所要深入揭示的,便是这个明代历史的拐点。

本书的第一个优点,是打破了朝代的界限。与以往政治史研究常常按照朝代来划分不一样,本书没有把永乐时代和仁宣时代割裂开来,而是把这两个时代连接起来整体地看,揭示了从永乐到仁宣明朝在整体国策上,如何一步步酝酿到最后开始根本的转向,以及卷入其中复杂的政治斗争、父子恩怨与手足相残,从而在整体上勾勒出了超越朝代的历史线索。这种写法对于政治史研究,一定程度上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本书的第二个优点,是实现了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的内在结合。一方面,本书从宏观的视角,审视了永乐、仁宣时代的历史大变局,高屋建瓴地指出了这一时期是明朝的历史拐点;另一方面,本书从微观的视角,对这一时期的政治事件、人物恩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与探讨。宏观的背景,微观的细节,在书中实现了内在的契合,以往许多研究普遍存在要么大而化之、要么碎片化,而本书则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以往的不足。

本书的第三个优点,是初步打通了工艺史与大历史之间的桥梁。工艺史与众多专门史一样,长期关注于专门领域的考察,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一个明显的不足,是在和大历史的结合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其实工艺品作为时代的产物,不仅代表了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也和当时的国家财力、社会风气乃至皇帝个人喜好,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只有把工艺史放在大历史的背景中,揭示出工艺品的时代内涵,才能真正地凸显出工艺史的历史脉络。本书在这一点上,就做得较为出色。赵中男教授主攻明代宫廷财政史,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多年,对于宫廷工艺史较为了解,从而在本书中,初步将两种研究领域结合了起来,实现了视角互换与换位理解,无论是对于宫廷财政史还是工艺史,都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本书的第四个优点是语言流畅,文笔通俗,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梳理出复杂的政治斗争,勾勒出晦暗莫名的演变线索,总结出宏大的历史结论。无论东西方,传统的历史学著作,都强调叙事,倡导用相对通俗的语言,讲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中国古代史学的叙事传统,尤其强大。一部二十四史,主体内容是记载各种政治人物的列传。近代以后,伴随历史逐渐成为一门科学,历史研究逐渐严谨的同时,也逐渐少了一些趣味。宏大的历史规律、繁琐的历史考证,乃至研究者个人的理论提炼,成为历史研究的主流。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推动了历史研究的深入,但另一方面也使历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以前的魅力。

近些年,一方面是社会上出现了历史热,另一方面专业的历史研究者却很难使自己的成果为大众所了解。中间的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专业研究者在史学研究通俗化、大众化方面,欠缺积极、自觉的意识,高深的研究只能停留在专业的圈子范围内。本书在史学研究通俗转化方面,便做得很成功。作者一方面坚持了历史研究的客观性,这从本书搜罗了大量史料,深入地开展了考证与分析,获得了坚实而重要的结论便可以看得出来;但另一方面也十分自觉地在语言文字上尽量通俗,努力推动研究转化与知识传播。这种做法无疑为以后历史研究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良好借鉴。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