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贞观政要》:贞观之治的回响与史官的命运

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的洛阳,一位名叫吴兢的史官,来到洛阳城皇宫明福门之外,向皇帝唐玄宗进献了自己编写的《贞观政要》一书。贞观,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使用的年号,是被后代君臣仰首仿效的时代。在这部书中,吴兢汇集了唐太宗君臣关于如何治理国家和社会的言论文章;这是一部意在体现贞观年间政治教化之美善,希望能“致君尧舜上”,实现太平昌盛的政论集。

这一年,他素来敬重的宰相源乾曜刚被罢免了侍中的职位,只得了个“安阳郡公”的荣誉封号。这一年,来到洛阳养病的开元贤相张嘉贞,也因病在秋天去世。而这时的唐玄宗,在选人纳谏方面,已经渐渐偏离开元初期的正轨,开始亲近佞幸,好大喜功。吴兢在献书时,还不忘提醒玄宗要遵循来路、效法太宗,用贤纳谏、择善而从。

《贞观政要》与贞观之治

《贞观政要》是一部篇幅不大的书,分为十卷、四十篇。具体记载了唐太宗时期君臣的对话讨论和诏答奏表,一共有接近三百条,每条首尾完备,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君臣言论的记载都比较完整,故事性很强。这并不是吴兢生涯中的第一部史著,早在武则天时期,他就在史馆中着手修史,并陆续修成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三朝实录。即使后来被贬到荆州,也得到皇帝的恩准,将未完成的书稿带在身边。当然,这也并不是臣子们第一次以“贞观故事”为由,向皇帝进谏。在君主时代,唐太宗早已成了明君贤主的标志,被列朝列代所景仰和效法。

唐太宗是靠着玄武门前残酷的喋血,亲手除掉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才终于获得的皇位。就皇权的正当性而言,这并不符合伦理。而且当时国内形势并不乐观,经济凋敝,人口衰减,军事上还被北方的突厥压制。唐太宗刚即位时,距离统一的完成也还不久,隋朝土崩瓦解、瞬间倾覆的阴影,时而萦绕心头。而他却能够坚决施行仁政,开源节流,劝课农桑,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从贞观初期,便命五品以上的在京官员,在中书省内轮流值班,以便随时询问民间疾苦,政事得失。新定的刑法律令,相较于隋代的旧律也减轻很多。这样没过几年,社会治理的情形,便超越了隋代。

对于贞观年间施政理念的讨论、社会风俗的提倡、决策方针的制定和教化治理的表现,《贞观政要》中有详细全面的刻画。书中不仅有为君之道、治政之体的理念讨论,还包括任贤纳谏、教戒皇子、崇儒兴文、固本宽刑、征伐安边等行政举措的具体方面,可以说直观地反映了贞观之治的全貌。而在书中,有不少篇幅都与直臣魏徵相关。

贞观君臣与贞观故事

魏徵对唐太宗的直言进谏,是贞观之治中尤其亮丽的一笔,也成为历代流传的佳话。他原本是李建成东宫太子府上的旧臣,也曾劝说太子早下手为强,在玄武门之变后,又被太宗接纳并得到重用。他不仅性格刚毅,敢犯颜直谏,而且深知民生疾苦,有治国之才。

贞观六年,魏徵向太宗坦言:“愿陛下能让臣做一个良臣,不要让臣成为忠臣!”何为良臣?良臣既能使自己获得美誉,也能使君主因之受益,为后世称颂。而忠臣只能独获忠名,最终身死国灭,为世所惜。

太宗曾说:即位之初,有人说君主应该以威权制服臣下,耀武兴兵,使四方慑服;只有魏徵一人,劝我布德施惠,息兵止战,振兴文教。如今四方来朝,天下安宁,实赖魏徵。唐太宗自己还评论道:“贞观以前,跟随自己平定天下、出生入死的,首推房玄龄;贞观以后,尽心辅佐,忠贞体国,则首推魏徵。”

贞观十七年魏徵亡故时,太宗伤叹:“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成为千古名言。

当然,除了魏徵,《贞观政要》中还有贞观时期其他人物和故事,如房玄龄、褚遂良、李靖、王珪等。书中记载了一则事件。有一次房玄龄、魏徵等人陪同太宗,一同赴宴。席上太宗对王珪说:“你见识清通,善于言谈,不如品鉴一下在位诸卿,以较短长。”王珪回答称:“若是论起一心为国谋事,知无不为,我不如房玄龄。时刻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如尧舜,我不如魏徵。兼备文武之才,出将入相,我不如李靖。奏事详切明白,处事公允,我不如温彦博。处理繁重之事,条理分明,我不如戴胄。至于说激浊扬清,疾恶好善,则我比之列位,倒还有一日之长。”这番议论颇为公允,得到了在座的认同,也反映了贞观年间得人之盛。

图片

图片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君主时代政治治理的好坏得失,基本维系于皇帝的政治品格,而缺乏制度系统的稳定支持。治世终究是短暂的,难以持久。贞观十一年时,魏徵便对太宗说:“贞观之初,陛下唯恐人不陈谏,主动引导使人直言规劝。三年以后,有人劝谏,还能高兴地听从。近两年来,即使勉强听从,意气终究不平。”虽然《贞观政要》已经戴上了一层滤镜,使书中人物呈现最完美的一面,但这则故事,也真实微妙地反映出贞观前后期的不同。

史官的命运

吴兢在编撰《贞观政要》时,将这些人物言行一一如实记录,也有耻君不如尧舜的意思,只是当时唐玄宗未加采纳。这也难怪,正如同四年前那样,玄宗在去往泰山途中,便因为走马游玩、射猎为乐而被吴兢劝戒,上行下效,要时刻以“贞观故事”为念,抛开玩好。这样一个不顾念时宜,时刻不忘规劝君主的人,显然只会越发受到排斥。

献书后不久,吴兢就被外贬到荆州,后来召回京城,也只是做着闲差,仕途上一直很不得意。在天宝八载的时候,便在家中落寞地去世,身后留下藏书一万三千多卷。这部当年用于进献的《贞观政要》,便也随之湮没了,多年以后,留存的稿本才被外孙蒋乂重新推荐给当时的皇帝。后来,这本书又受到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重视,在宋代还曾被翻译流传到契丹、西夏等地,并且早早便流传到日本。到了元明两代,《贞观政要》便成为几代帝王的常读之书,书中记载的太宗故事,也逐渐成了帝王之学的圭臬,为人效法。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作者的苦心,只有经过时间,才最终得到后来者的体谅。

内容简介

《贞观政要》,唐初史学家吴兢撰,是一部记录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君臣讨论治国方略的政论集。“政要”,即为政之要。包括君臣问对、大臣谏诤以及经济、文化、教育、刑罚、军事等方方面面的重大决策,全面直观地反映了贞观年间的政治风貌。

《贞观政要集校》采用“集校”的方式,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初勤有堂本为底本,以日本钞本建治本、明成化年间戈直集论本进行通校,参校其他钞本、刻本十余种。对《贞观政要》历代流传的文本,有十分全面的记录。正文后附录《贞观政要著录及题跋》《吴兢学行及著述》《贞观政要人名索引》等文献资料,方便读者了解本书的历史源流及作者情况,便于检索。

本书初版于2003年,本次纳入《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中修订再版,不仅更正了初版时的明显讹误,还重新确定了底本,改变了之前“不主一本、择善而从”的校勘方式。在集校中,对使用到的《贞观政要》版本做了一定精简,并校出各系统钞本之间的不少差异,异文说明也更为清晰。此外,对各版本在卷、篇、章的次序、归属之间的差异,有更为清晰的交代。总体来说,修订本的面貌已经有了很大改观。

作者简介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人,唐代史学家,两《唐书》有传。少时便贯通经史,后入史馆,长期撰修国史、实录。敢于直书,叙事简核,号称良史。著述颇多,今存《贞观政要》,为研治贞观时政的重要文献。

谢保成,1943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专治中国史学史,撰有《隋唐五代史学》《郭沫若学术思想评传》《民国史学述论稿》等专著。

责任编辑:陈晓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