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李洱:在“接榫处”探寻文学的真正出路

社会学家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要回答的是,面对全球一体化,“中华文化该怎么办”。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不仅中华文化面临着“怎么办”,而且中国文学也面临着“怎么办”的时代难题。相比之下,作家李洱思考的则是中国小说的未来——也就是“中国文学怎么办”。与此相应,李洱是通过“文学自觉”——即“本土性文学”而进行的思考。在他看来,“人们对‘本土性’的强调,其实饱含着文化的自尊和对抗意识。置身于我们今天的文化环境,我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周围的很多作家和批评家,都深陷于‘本土性’的焦虑之中”。他认为,克服“文学本土性”的焦虑,有必要思考“我是谁”的这个现代性命题,有必要“关注自己的小说与自己的文化传统的关系”。李洱的“我是谁”,其实也就是“中国文学是谁”这个现代性命题。而“中国文学是谁”自然离不开“中国文化是谁”包括中国文化的特性、异质性。

与费孝通类似,李洱在探讨“本土性文学”的同时,并“不避讳西方影响的重要性”,他提醒既要反思“全球化这一种进攻性的帝国主义”,又要“时刻充满警觉”“狭獈的本土性”。换言之,“本土性文学”既要“共时性地吸收人类的各种文化,以此激发我们对文学或者文化的本土性的认识”,又要通过“文化传统和外来文化”,“更好地呈现本土经验”。“本土性文学”是开放的而非保守的,与西方文学是共生、互相发明而非互相对抗、取消关系。可以看出,“本土性文学”思想的目的是通过继承中国文化传统特性,通过借鉴吸收“全球化”的优秀成熟经验,以追寻现代与传统、全球化与本土性之间的“接榫之处”,回答“我是谁”即“中国文学是谁”这个现代性命题,以实现中国文学“本土性”,以实现中国文学的“除旧开新”“推陈出新”或“温故知新”。可进一步推定,李洱的“文学自觉”——“文学的本土性”像“文化自觉”一样,既是全球一体化加速时期的必然产物、主动应对与自主选择,又是针对不同文学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而言的,更是为了加强对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很大程度上,《应物兄》就是李洱的“本土性文学”思想的具体实践。《应物兄》围绕济州大学筹建儒学研究院,“调动中国古代思想资源与中外叙事智慧”,将中美不同国度、北京济州不同城市、哈佛清华北大济州大学不同大学的政界、商界、学术界乃至平民百姓的光怪陆离的世界,进行了百科全书式的呈现。通过这些,《应物兄》侧重描写了21世纪中国社会的全景图与诸多面向,既涉及传统(前现代农业社会)的部分,又涉及现代的部分包括跨国企业,并触及到了后现代部分,对中国深刻复杂的现实“提出了疑问,一个长长的疑问”。

在《应物兄》里,李洱不仅经常被“一个形容词”所“难住”,而且他通过各种人物借助各种场所探讨中国文化的特性,思考“儒学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特殊地位”,包括儒学院的设立,包括展现一些人物像儒家一样“无家可归,无枝可栖,就像条丧家犬”等场景,包括借鉴《诗经》给全书各节标题选取正文开头的一个词语,涉及大量经史子集知识,甚至“为了增加小说的现实感,或者说营造非虚构的幻觉”而将真实的人物纳入叙事环节。他认为,“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中国人比别人更多、更持久地与马克思主义保持着密切联系,即便他已经移民国外,即便他对马克思主义发出异样的声音。这和儒家传统有很深的关系”。李洱抓住儒学这一核心思考“本土文学性”,与费孝通着重通过儒家文化特别是孔子思想进一步挖掘中华文化的特性遥相呼应。

因此,有学者认为,“《应物兄》作为一部高度思想性的文学作品,讨论了情感、自我与他人的相通、共同体与‘中华性’等依次递进的现代性难题”。也就是说,《应物兄》既描绘了知识分子的“丧家犬”状态,探讨人的“情感、自我与他人的相通”,又以儒学研究院的筹划为线索思考了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文化特性、儒学复兴、本土与“现代性”“接榫”等时代命题。由此来看,李洱的书写实践是在尝试跳出已有的禁锢与循环,是在寻求文学的“解放和超越的力量”,是在追寻“真正意义上文学的出路”。

李洱的“本土性文学”实践,既与“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阿城明显不同,又与王德威眼中的“抒情传统”不同。李洱不是简单地“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想的精神,作为人对世俗生活超越的凭借”,也不是“对现世人生投以有情眼光”,也不是“专注地域的局部的人间烟火,文化痕迹,并求自其中找出启悟”。李洱试图追寻的是“依旧处在传统内部的断裂和连续的历史韵律之中”的传统与我们身处其中的“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关注的是基于地域之上的整体的“人间烟火,文化痕迹”以及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复杂深刻现实对应的总体图景。

要言之,李洱是有着知识分子情结、家国情怀的作家,他秉持文学介入现实、文学关怀现实的立场,他坚信文学在对抗全球化、实现“本土性”的价值与意义。在此意义上,尽管“对于中国作家而言,现实最难写”,挑战巨大,但“《应物兄》得到读书界如此热烈的回应,与它精准描摹和表达的是我们当下时代,有很大关系”。

责任编辑:陈晓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