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如何用屈原精神塑心立行

屈原精神是世界文明“轴心时代”中国精神文明的“蓄水池”,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如何用屈原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生民“塑心”,为民族复兴聚能“立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桥”开路,是当今百年未有的大变革时代赋予我国人文知识分子的重大课题。中华书局出版的专著《屈原精神传承接受史论》(2021.7,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可谓应时而生的新成果。

该著由湖南理工学院省级屈原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龚红林教授十余年精心打磨而成,详细梳理了屈原精神传承接受的民间、文人、官方和域外等四种形态的历史传播链,从哲理、学理和道理等维度阐明了屈原精神结构的要素和源流,考证了屈原精神标识的演变,阐发了屈原文化精神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实现两大转向”(从文本转向精神,从圈内转向圈外)、“为屈原学研究开拓了新领域,也为中国文学接受史研究开启了新路向”。

在哲理层面,该著将屈原精神界定为屈原作品里所书写的屈原立身之“本”和屈原自沉后留存人间的正“气”。在学理层面,该书认为屈原文学精神本身内涵丰富,后世对其阐释表述也十分丰富,然而其核心要素是“自爱”和“爱国”,前者是屈原人格的标识,后者为屈原“美政”的心灵徽章。自爱与爱国,作为屈原人格核心要素,支配着屈原其人、其诗、其行。在道理层面上,该书梳理了屈原精神传承谱系及其接受链,认为民间礼祭、文人阐发、官方褒崇和域外传播四种力量互动助推了屈原精神从古代楚国走向中国大地和域外世界。

民间礼祭是屈原精神传受的基本形态。屈原自沉汨罗江后,湖南湖北民间即自发开始纪念屈原,2300多年来,以端午祭祀、屈原庙(祠)、屈原传说为代表的民间祭屈,展示了普通民众对屈原及其精神的景仰。民间屈原信仰满足了民众生活需求和精神寄托,净化了乡风民俗,助推了文人、官方对屈原精神的接受与褒扬。

文人阐发是屈原精神传承的主体形态。通过从战国、秦汉到唐宋、明清和近现代文人阐发的长时段考察,该著认为,屈原精神的阐发在主题方面经历了“士不遇”主题的淡化到“民族大义”的强化,由个体命运的关注到民族命运的关照,其内涵经历了“忠”“信”“清”“醒”到爱国、爱民等精神内核的演变。从文人阐发的主体精神意义层面来看,屈原精神在后代文人连绵书写阐释中,展示了一部中国文人生命价值观的探讨史和中国文人人格灵魂的铸造史。

官方褒崇是屈原精神传承主导形态,也是龚著考证最具开创性的领域。作者遍考历代正史、方志、诗文,梳理了汉代帝王对屈原作品的爱重与推广,如汉高祖偏爱楚歌引发屈原作品宫廷传播,使楚歌成为宫廷文艺;汉武帝秘爱《离骚》,开启屈原作品经学化阐释;汉宣帝雅爱辞赋,开创屈原《楚辞》结集传播。此外,该著还考证了唐宋宫廷端午风尚、唐代公祭、宋代宫廷帖子词等上层官方活动对屈原精神的认同与传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著考证澄清了屈学史上对屈原封号的疑虑,钩沉出晚唐以来历代官方屈原封号名称及其价值意义:晚唐始封“昭灵侯”,后晋进封“威显公”,宋神宗两次封屈原“清烈公”“忠洁侯”,元代加封“忠节清烈公”,明洪武二年复号“楚三闾大夫屈平氏之神”,明万历四十二年封“水府庙大帝”,清代封号“靖楚江王”“忠烈王”,1953年屈原被认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在上述官方褒崇、认同考证基础上,该著概括了屈原精神价值体系历史形成的三个阶段和四大价值标识。一是唐末五代时期的封号“昭灵侯”和“威显公”,彰显屈原精神“灵性昭日月”的一面,其核心元素是“灵”与“威”这两种超自然的感性因子,它们吸收民间神灵信仰,又凝练了官方政治治理的需求,从而奠定了民间宗教层面和官方政教层面屈原信仰基石。二是宋代封号“清烈公”“忠洁侯”,元代封号“忠节清烈公”,使屈原精神由一种个体“精神灵性”的褒扬上升为集体“伦理气节”的倡导,其核心元素是“清”“烈”“忠”“洁”“节”,这些人伦规范因子,奠定了封建士大夫人格在政治伦理层面追随屈原的信念基石。三是当代作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屈原,由封建帝王的“人臣楷模”到“人类文化的创造者”,屈原精神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吸引力已经走出国家政治功用观,有了更开阔的文化视野,屈原作为中华文化精神理想、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得到世界认同。至此,生成了屈原精神价值体系的四大标识,即作为宗教价值的“民间灵威之神”,作为伦理价值的“士人清烈楷模”,作为政治价值的“国家忠节之臣”,作为文化价值的“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精神的域外接受,是屈原精神传承形态的世界空间开拓,更是屈原精神价值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作为“全人类财富”的文化符码的显现。该著选取域外民间端午习俗、域外华文文学、华裔英文文学、屈原作品在韩国的传播接受及东亚、南亚汉字文化圈咏屈汉诗等突出视点,梳理屈原精神域外接受史,分析了屈原精神在域外华人世界接受的“文化母体动力”、精神记忆力和情感凝聚力,概论了屈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影响深远的三种历史形态:诗人屈原、文化名人屈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符码屈原。

责任编辑:陈晓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