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从考古看中国》出版背后的故事

编辑出高质量论文集是个技术活儿

在出版界,有人认为编辑论文集似乎是个轻松活儿,其实不然。《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编辑出高质量的论文集并不容易。近日,入选中宣部出版局发布的“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好书荐读活动6月书单中的《从考古看中国》一书便是个例证。

这本书在编辑思路上摒弃了“捡到筐里都是菜”的做法,另辟蹊径——寻找考古等领域的大家写小文。这不仅为论文集类图书高质量编辑提供了示范,也让读者饱览到大家的文字风采。

用中华书局学术著作编辑室主任、《从考古看中国》责任编辑之一罗华彤的话说,“书中每一篇文章扩展开来都可以写成一部书,但在这部书里,它们都是本研究领域的大家写的小文,字数都控制在1万字左右。”

优秀品牌引来选题上门

谈及此书的选题确定,罗华彤认为“起因比较复杂”。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以此为契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组织考古学界知名专家撰写了一批呈现百年考古成就、展示中华文明辉煌、兼具知识性和普及性的文章,这些文章陆续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后,广受学界和读者好评。

在加强考古和历史知识的宣传普及,让更多人共享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初衷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委托长于学术出版的中华书局对上述文章进行编辑再加工,希望能出版一部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更加贴近普通读者的学术普及读物。

面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提供的大批优秀文章,罗华彤团队很是高兴。可是具体操作起来,却发现困难重重。如何来展示?从哪个角度来切入?经过近半年的阅读和比较,罗华彤说:“我们发现围绕考古内容的文章相对较多,就打算从这个角度切入。当然,近些年考古一直是热点,也是影响我们选题的重要因素。”

对于从考古角度入手编辑该书,罗华彤的观点是,随着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海昏侯墓、三星堆遗址不断挖出惊艳的精美文物,考古相关内容已经成为线上线下热门的话题,很多人对此颇为关注。可是,此起彼伏的疫情导致大家出行难,到现场参观这些文物更难。这部书的面世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人们不出门看文物,便能增长历史知识的理想选择。

优质文章选择也有标准

阅读《从考古看中国》一书,记者看到全书共计20篇论文和1篇序言。尽管每篇文章控制在1万字左右,可是文字以点带面、通俗易懂,图片清晰、冲击力强,特别是每篇文章前的新闻式导读引人入胜。

事实上,这20篇论文是从200篇论文中选出的。罗华彤说,哪些文章适合收入,这个选择过程太艰难。他们先是从200篇文章精简到60篇,从60篇精简到20篇,最后发现符合主题表达和读者定位的文章只有13篇,于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又主动约请专家撰写了7篇新文。

在罗华彤看来,书中文章的选择标准,由这部书所表达的主题和读者定位来决定。首先,《从考古看中国》的定位是聚焦中国文明史,充分反映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源远流长的理念和光辉灿烂的成就,为此通过一个个考古遗址、一件件精美文物来摆证据、讲事实就显得尤其重要;其次,这部书是面向广大普通读者阅读的考古普及类读物,因此需考虑内容趣味性、知识性兼具,最好所收入的文章都是名家写的通俗易懂的小文。基于这样的原则,《从考古看中国》一书从酝酿到出版发行,足足花了一年多时间。

此外,为全书寻找配图的过程也比较曲折辛苦。据罗华彤介绍,为了寻找到清晰而精美的配图,身在北京的他们,不得不求助于千里之外的南昌汉代海昏侯遗址博物馆提供精美的图片,请相关人士提供一些遗址复原图,甚至责任编辑为了几张图片特地去故宫举办的“何以中国”特展现场拍摄。至此,全书前12篇文章组成“多元一体篇”,旨在通过考古文物来展示中华文明是如何形成的;后8篇组成“史料传承篇”,主旨讲述中国古代文明是通过哪些出土文献记载并传承下来的。而这20篇论文无不与精美的配图或者遗址复原图相得益彰。

打造纸上文物博物馆

《从考古看中国》一书编辑初衷是“提供一个人们不出门看文物,便可增长历史知识的理想选择”。为此,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青铜面具与人像、青铜神树、金杖是用来干什么的?良渚古城遗址为何能评上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海昏侯墓出土了众多文物,这些文物更新了西汉历史的哪些细节?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它的原形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并最终融入中国人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的?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自1899年被发现以来,我们认出了多少字,研究专家有哪些,接下来的工作是什么?我国多地出土了简牍帛书,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记载了些什么内容?在书中设计的这些问题,回答了读者在文物博物馆才能解答的疑问。

论文集编辑其实是个技术活儿。罗华彤认为,大家写小文既积极回应了当前社会的考古热点问题,又深入浅出介绍了100年来中国考古所走过的历程、所取得的成就,是该书的出版价值所在。

也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学会理事长王巍在为该书所写的《百年考古成就斐然 中华文明辉煌灿烂(代序)》中指出,“考古文献补充和丰富了历史细节”。“我们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也有这种强烈的感受。”

责任编辑:陈晓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