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反映社交媒体一代“新世情”的短篇小说集《四合如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为上海青年作家张怡微,本书是她继2017年长篇小说《细民盛宴》与2020年短篇小说集《家族试验》之后交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三部力作。
《四合如意》,张怡微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提出,机器诚然不会带领人类开拓神性的边界,但它是一种强势媒介,会照亮人性的冲突、世情的复杂。由“机器”所生发的伦理问题,理应在文学创作中得以呈现其更为丰富的面向,并且可以辐射的话题,不只是呼吸机、鼻胃管,还可以是手机、朋友圈、乐器(合成器)、VR、SIRI、人造娃娃等,并于这些新的题材和未经关注的领域中探求更巨大的创作潜能与想象空间。正如作者在书中指出,比起应对日常生活的枯燥,探索内心的矛盾反而更为棘手。
《四合如意》由12部短篇小说组成。四合如意原为曲牌名,意为包含多首曲牌连缀而成的大型套曲。十二篇小说、十二首曲牌,每一个故事都在辨析当代青年的内心。这本小说,既是社交媒体一代的情感教育之书,也是他们确认自我的宣言,每一篇故事都是真实世界的生计与虚拟世界的历险。
学者王侃瑜将张怡微对“机器与世情”的书写进一步细化为 “机器与世情”“女性处境”“移民与故乡”三个议题。
围绕“机器与世情”,作者塑造了《四合如意》和《一春过》中以手机作为唯一联系纽带的异国恋情侣和夫妻,以及《缕缕金》《醉太平》中通过视频行孝的儿女,令通讯工具的便捷及时与人心的隔阂、观念的认识差异形成巨大错位,引人反思。以《四合如意》为例,故事描写了留学生盛明用手机与女友维持恋爱的体验,对中国人最常歌颂的“团圆”“婚礼”,他得到了和家乡完全不同的答案。
围绕“女性处境”,张怡微曾在专访中谈到,“如果我不写就没有人知道,大家都觉得你们过得很好,这是女性写作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拿笔的时间也不长,表达得不好不要紧,但是完全不表达,别人就会忘却我们的声音。”透过《端正好》《步步娇》等短篇,我们看到了复杂的女性处境,她们的挣扎超越性别的维度。《步步娇》塑造了郑梨、母亲、外婆、小姨妈等一组复杂女性形象。郑梨因不孕承受婆婆的刁难、丈夫的微妙态度以及自己的巨大心理压力,在单位里亦要面临裁员威胁,在原生家庭中同样面对奇怪的人际关系。同样,《字字双》中留英归国的女博士安栗、《端正好》中在上海独立买房的青年女性阿梅、《一春过》中的人偶设计师齐茜各自都有迥异的生活和困扰。张怡微有意识地在自己小说中关注女性,却并非将性别本身作为人物唯一的樊笼,这种交叠性的视角使得她的写作具有更丰富的层次。
围绕“移民与故乡”这一议题,张怡微书写了远离故乡的移民。这些移民与过往的生活告别,亦通过朋友圈、视频、MSN等技术与故土保持联系,无论这种联系是强是弱,都是她们与旧生活、旧感情之间的最后纽带。 以《冉冉云》为例,小说讲述了一个电台主播如何不断在枯燥和暗淡的工作中寻找希望的故事。他唯一的朋友阿德是他节目的听众,阿德既是移民,又不是移民,祖辈的故乡上海就如头顶的浮云,难以企及又切实存在。
张怡微现为上海复旦大学副教授,长期与青年学生的交流使她一直关注着青年生活,而这本小说也可以看出她这些年从事创意写作教育、长期思考实践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