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代海外华语文学代表作家王梆的首部小说集《假装在西贡》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梆是热门非虚构纪实作品《贫穷的质感》的作者,也是英国国家写作中心2022年才华扶梯计划唯一非母语入选者。英国布克奖提名作家伊薇特·爱德华兹(Yvvette Edwards)说:“王梆拥有天然的叙事声音,一种无法后天习得的嗓音。”
《假装在西贡》中的十个短篇小说,讲述了不同时空中女性的孤独、爱与倔强。她们不论脚踩南方故土、英伦他乡还是未来废墟,都敢赤脚蹚入生活的泥塘,活出自己的生机。这本书写尽当代女性爱莫能助的向上的冲动,以及低头踟蹰间猛一昂首的振奋,同时又和盘托出网络世代的精神流浪、颅内风暴与悲欢遭际;兼采中文和英文语感的优势,叙事圆熟、出手漂亮。
正如著名翻译家、汉学家韩斌(Nicky Harman)所说,“王梆的短篇小说不仅文字漂亮,诗意而动人,还富有想象力,亦不失黑冷的幽默。这些故事,穿越文化和地缘的边界,带动读者去看待现今世界, 以及女性的处境和思考。”
《假装在西贡》,王梆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伦敦邂逅故事、伤心小辞典、黑童话、网络世代社交观察、冷酷的平行宇宙……《假装在西贡》展示了王梆对当代都市经验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宛如时间和目的地变幻不定的航班,带人去往万花筒般的世界。每次翻开前,我们并不知道这次旅行将要通往哪里,是通往一处并非真实的异域风景,还是通往我们的内心。
小说集每一篇故事里的人,都和生活隔着一层“假装”。而生存的真相正依赖这种伪装的艺术。
同名短篇中的女主人公游走在变质的、冷漠的城市空间里,用最消极的姿态与社会生活对峙。“我”身处斗室之内,坐在电脑椅上,靠着幻想浪游西贡。
“在椅子上睡去,果真有一种坐着椅子前行的感觉。山里到处是迷雾,双手反扣在椅背上,双脚连着四根木腿,艰难地移动着。”
这场极端荒诞的颅内旅行,不正是大多数现代人的日常状态?方斗之室,几乎没有辗转腾挪的空间,王梆却纳入了奇形怪状的现代人群像。
逼仄晦暗的房间一隅和赛博世界的第二人生合并成了女主人公的真实生活。
而那些反乌托邦的、后人类的故事又有着现实的依据。王梆从历史发掘,从身边取材,把一切揉碎再融入进自己的故事。《女巫和猫》让数百年前被疯狂猎杀的女巫在新纪元继续成为替罪羊。就像王梆自己说的,她对真实事件“充满了异乎寻常的,寻血猎犬般的热情”。
王梆说:“我对女性的着迷,源于我对自身的,她视角的审视。人们喜爱那种忍隐、和气而圆润的女人,人们期待速效的、与伤口和解的、能反映广大生活的艺术,而我的作品几乎全是相反的,它们总是不打麻药。”
王梆写下辗转异乡的徒劳与命运的无可奈何, 写下人性的懦弱与缺损、生命的苦痛与遗憾。她用文学的悲悯描摹那些力有不逮的时刻,并将这些盛满悲欢的细节一一摊开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在那些触而不得的东西面前,我们或许一样可惜。
对于异乡的书写,也指向对于原生地的眷恋。王梆曾将她的原生地比作一枚维奥尔琴,自离家的那一刻起,她就背着它四处旅行。维奥尔琴有六根弦,每一根都比另一根更更幽暗沉郁。一位法国作曲家为了与他那过早离世的爱人通话,他在它的琴身上又加了一根弦,它就像一根十六世纪的电话线,承载着由此刻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语言。对于王梆而言,她找到小说作为第七根琴弦,希望演奏出同时有关异乡和原生地的曲调。
作为海外华语作家中的佼佼者,王梆用笔如呼吸般自然,触及街市、卧室、厨房,不同的国家、肤色,娓娓道来女性、移民、Z世代和后人类的故事。阅读这些急管繁弦的物象细节,最单调乏味的心灵也感受到生活的绚烂。
王梆直面生活的泥沼和洪水,记录尖锐深刻的痛感。声声关乎个体生命的挣扎、抗争与坚持。如猛兽入海,她们赤脚蹚入生活的泥塘,活出自己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