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生命体悟诗学的新成果及启示

诗仙酒神孤独旅人:李白诗文中的生命意识

《诗仙酒神孤独旅人:李白诗文中的生命意识》,詹福瑞 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一、立足于生命体悟

作者在开篇即言:“人的生命是一切人文之始,亦是文学的最终源头。”立足于生命这一源头,探究李白诗文中的生命,由此通过诗文中的密码穿越千年的时空,获得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感应和共鸣,这是高度符合文学创作规律的。宗白华曾说:“诗人的文艺,当以诗人个性中真实的精神生命为出发点。”顾随也曾说:“诗所表现的是整个人格的活动。”李白创作之时就在诗文中凝聚、寄托了他的生命感受,将其生命精神通过诗文延续下来,有待于历代读者的发现和共鸣。对于通过文艺作品而产生生命共鸣的现象,沈从文曾在《抽象的抒情》中说过:“生命在发展中,变化是常态,矛盾是常态,毁灭是常态。生命本身不能凝固,凝固即近于死亡或真正死亡。唯转化为文学,为形象,为音符,为节奏,可望将生命某一种形式,某一种状态,凝固下来,形成生命另外一种存在和延续,通过长长的时间,通过遥遥的空间,让另一时另一地生存的人,彼此生命流注,无有阻隔。文学艺术的可贵在此。文学艺术的形成,本身也可说即充满了一种生命延长扩大的愿望。”所以,詹福瑞运用生命体悟的方法来探索李白诗文中的生命意识,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研究方法更能够直达李白的心灵。关于生命体悟方法的妙处,叶嘉莹曾经说过:“从心灵深处唤起的一种共鸣与契合,使诗歌整体的精神和生命,在评者与读者之间,引发一种生生不已的、接近原始之创作感动的启发和感动。如果以保体诗歌之本质来说,则无疑的这种‘直观神悟’一派的诗说,实在较之字解句析的说诗方式有着更近于诗之境界的体悟。”叶嘉莹也曾在《说杜甫〈赠李白〉诗一首——谈李杜之交谊与天才之寂寞》中,以真切的生命体悟感受到李白由不羁之天才所产生的无所皈依的可悲,表现出李杜之间生命的共鸣与光彩的相照。詹福瑞运用生命体悟的方法系统探究李白的生命意识,较之以往的李白研究走得更深远、更幽邃,经生命体悟烛照之后所获也更透彻、更明朗。 

作者称此部书从不惑之年写至耳顺之年才完成,“一部书竟然写了半世”,而最终让作者打通关隘,连通李白生命密码的,是作者在久思之后的突然悟入,由此找到了进入李白心灵世界的途径,进入了李白生命的大门。在这一生命体悟探索过程中,作者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悟入再悟入”的不断上升的过程,作者之所以能够完成“悟入再悟入”的提升,则源于对自身生命越来越深入的体悟。作者由对生命本质的体悟“个体生命的本质就在于瞬间的存在而终归于虚无”,进而展开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叩问,并体悟到李白强烈的生命意识,由此找到了李白关于生命本质、生命目的、生命价值及人生意义的内在逻辑,对李白各阶段的行为、性情与追求做出了合理的阐释。

作者在这部专著中运用的关键研究方法是生命体悟,同时还有对西方哲学思想的运用,为中国式的生命体悟诗学找到充分的科学依据,而沟通中西哲学的法宝,还是作者自身的生命体悟。杨义曾经说过:“悟性是点醒材料,沟通中西方的重要思维方式,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具有优势的形式。”詹福瑞正是将中西方优势相结合,在生命体悟的基础上围绕着李白的生命意识进行探索,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李白生命意识理论体系。

二、探索李白的生命意识

詹福瑞以生命体悟为核心,结合西方哲学、诗学,通过文本细读,从意象入手,深入探索李白隐藏在诗文中深刻的生命体验。在这一探索过程中,詹福瑞极力避免主观、片面的影响,以正确、科学的方法探究李白,如其所说:“若据偶然的诗歌现象来捕捉诗人的心理,特别是诗人一个时期甚至一生的心态,很容易误入歧途。如果一种现象在诗人的作品中无数次出现,成为极为突出、极为普遍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暗示着诗人的某种心态,是我们揭示诗人心理特征的可靠依据。”李白虽然是一位善于直抒胸臆的诗人,但他很多诗作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而被读者匆匆看过。詹福瑞作为研究者,对李白的每一篇诗文都进行了细致的品味,透过文本进行了深层次的体悟。

最关键的一部分,是他通过李白诗文中的多种光阴意象探索出李白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第一种是明显的光阴意象,逝川、流光、石火、飘风、飞电等,揭示出李白对生命短促的体悟。那些原本在李白全集中并不起眼的诗句,经他的唤醒焕发出熠熠的生命光彩。如“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秋女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一般读此诗时只注意前两句的气势,却忽略了李白真正想要表现的生命短促主旨,经过詹福瑞生命体悟的引领,笔者迎面就撞上了李白强烈的生命感悟。第二种是含有隐喻性质的光阴意象,如写碧荷之“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写孤兰之“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写嘉谷之“常恐委畴陇,忽与秋蓬飞”,写菊之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等,李白运用比兴寄托的手法,通过碧荷、孤兰、嘉谷、菊等香草美人意象来表现自己对生命短暂的体悟,寄托他怀有美好的品质,期待机遇,唯恐芳华凋谢,生命落空的感情。对于春荣、秋景等时节的交替,李白有着触目惊心的感触,如“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等,他敏锐的诗人之心遭受着来自时光流逝的催迫。第三种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逆旅与过客意象: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形象地表明了李白对光阴和生命不居的体会和感受。第四种是具有历史意味的春殿与古丘等意象,表现了李白对生命在历史中无常状态的深刻体悟,盛衰不足惧,人事皆虚幻,清醒而悲凉。詹福瑞以生命体悟切入,让我们通过李白的诗文看到李白对生命、宇宙、历史的深刻哲思,展现了诗人李白作为哲人的一面——有着多层次精密深邃的思想。

作者以李白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为探究李白一生的原点,进而探讨李白的快乐主义生命观与及时行乐的思想,渴望建功立业和对声名不朽的追求。高远的功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矛盾使李白认识到了社会的虚伪和黑暗,从而转向精神的自由和自然状态, “把心灵的自得、精神的放旷、灵魂的解脱,作为生命的目的与生命的意义”。虽然书中没有明确地按照时间阶段来探究李白的生命意识,因为许多深刻的生命体悟贯穿于李白的一生,但是基本上也展示了李白不同人生阶段的主要生命意识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使李白各阶段的人生追求具有合理的逻辑性,突显了李白真实的性情与精神高度:“入世,但不能放弃自由;建功立业,但不应以违背本性为代价,他不愿用自己的自然性情去换取荣华富贵。” “李白毅然走向山林草野,以保持他的自然本性……找回了内心的自由,找到了人世间的自我……回归赤子状态……”我们看到一个孤独却伟大、高贵的诗人李白。正是因为李白有此清醒的生命意识和卓越的精神品质,才能产生其不朽的诗文。

三、意义和启示

《诗仙酒神 孤独旅人:李白诗文中的生命意识》的意义,首先在于对李白心灵的深入解读,在阅读者和创作者息息相通的生命体悟中唤醒、激活了隐藏在李白诗文中千年的生命密码,展示了李白真实的生命意识,并努力还原了真实的李白,将对李白的学术研究推进到一个更深的层次。当然,对于一般读者,阅读李白也富有启发性,能够让读者顿然抓住李白在诗文中所表达的生命意识,从而真正地读懂这位大诗人。

该书还梳理了唐前的生命哲学和魏晋南北朝诗文中的生命意识,为我们指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如作者所说:“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生命意识,应是古代文学有待于进一步开垦的土地。”李白诗文中的生命意识只是探究中国生命诗学的开端,启发我们可以沿此路径去探究更多作家诗文中的生命意识,发现更多隐藏在作品中的生命秘密。作者还向我们指出了研究方法与路径:即立足于生命体悟,发扬中国传统诗学之特长。詹福瑞向来重视悟性,曾经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文学感悟力》中说:“对于研究重意蕴与艺术灵性的中国古代诗文而言,悟入是理解内容与艺术的关键;而小说和戏剧这样的作品,分析艺术形象和作品主题也离不开研究者的感悟。感悟还可以在勾连史料、还原历史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感悟同文献及理论等基本功一样,都是古代文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他强调在古代文学的各体研究中,都应该重视生命体悟这一重要方法。杨义曾经说:“东方的感悟性和西方的分析性,在人类思维史上双峰并峙,可以相提并论。如何将这两座山峰沟通起来,在其间架设桥梁,将其内在的潜力和微妙发挥出来,或者说形成一种感悟哲学,这也是我们完善中国现代理论方法,以及建立中国现代理论体系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李白诗文中的生命意识》正是展示了这样一种研究路径,将中国传统的体悟诗学与西方理性分析相结合,从而建构新的中国生命体悟诗学。

生命体悟是中国诗学的优势思维,近现代以来的王国维、顾随、叶嘉莹等都是立足于真切的生命体悟探索诗词。它不仅是打开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把钥匙,也是打开中国现当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一把钥匙,充分发挥其优势并建立严密科学的理论体系,将是未来中国诗学建设的重点之一。詹福瑞先生不仅立足于生命体悟进行古代文学研究,同时还进行诗文创作。他曾说:“人之精神的长成,是一辈子的事。对生命的认识,也需要人的一生。对生命的感悟与揭示,也是一生的事业。”无论是其研究还是创作,都有一个终极的指向,即立足生命、回归生命,其创作与研究相呼应,富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