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时代面前,普通人也是历史人物 文心新书《南京六千年》在宁首发

在人们的潜意识中,通常能出版一部关乎中国“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6000年演变史的著作,或者在荧屏上“话说南京”的人,要么是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历史学者,要么是涉猎广泛的文学名家。比如作家叶兆言写的《南京传》、作家薛冰写的《南京城市史》等;又比如河南大学教授程遂营在央视《百家讲坛》行云流水般地大谈《“风”之南京》等。

然而,太多的人没有想到,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刚刚推出的新书《南京六千年》,作者却是气度温婉的青年教师文心(本名王冠),她是那种水晶一样折射着光的女性,能够把历史安放在精神的纬度里,挥洒自如地去回望。

《南京六千年》南京首发式现场。

《南京六千年》2

南京首发式启动仪式。

或许正因如此,2023年9月2日下午,由华文出版社和南京钟山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南京六千年》南京首发式,现场不仅坐满了读者,甚至首批上架的近200本书“秒光”。书店的工作人员感叹:“已经较长时间没见到这么有热度的场面了。”

显然,读者接踵而至是想一探究竟。

南京市社科联主席曹劲松、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衡正安、华文出版社社长包岩、南京钟山文化研究会会长戴中礼、江北新区作家协会主席邹雷、南钢党委工作部部长王海鹏以及作者文心等嘉宾与会,进行了一场跨越时间长河的文化对谈。

《南京六千年》八月邂逅《走遍中国》

“书香浓”“忆流年”“醉金陵”“夜未央”——这是央视《走遍中国》栏目四集纪录片《走进南京》的“关键词”。8月28日至31日,《走进南京》的镜头穿梭于南京城市文化地标,跟着《儒林外史》来到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漫步江宁织造博物馆追寻《红楼梦》的文学踪迹,诠释名篇的桥段。

《南京六千年》3

首发式现场。

而此前的8月18日,文心携《南京六千年》亮相“书香中国”上海周,与读者分享了“为城市立传”的心路历程。

两部关于南京的作品邂逅在桂花飘香的时节,吊足了人们尤其是南京观众、读者的胃口。

文心对上海读者坦言:“《南京六千年》这本书是对城市历史的解读,也是对中国何以是中国的解读,更是对整个华夏民族精神的找寻和解读。”

《南京六千年》4

曹劲松致辞。

南京首发式上,华文出版社社长包岩致辞时说:“文心老师的《南京六千年》出版,使得我这个北方人能够与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产生亲密接触,产生了一种情感上的依恋。关注城市的人文历史,就是关注我们中华文明本身。我们为城市做传,并不是要为城市写一篇实用的说明文,而是要写一部饱含情感的史诗。我们所希冀的是,作者笔下每一处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地理的叙述,都是一次思想的闪现,都是情感的激荡,都是一次灵魂的相遇。”

《南京六千年》5

戴中礼致辞。

包岩相信《南京六千年》的文字能够让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度过大把时光的读者,在读到这本书时,会丰富和细化其个体的记忆,更能够增添许多自豪。而那些还没有机会长期生活于此的人们,也将会因为阅读《南京六千年》,而对这片土地生发出喜爱,心生向往。

曹劲松主席致辞时说:“大家都知道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城市的文脉和城市的空间叙事都非常丰富。今年夏天南京的文旅市场非常火爆,从寻访游、研学游到亲子游等,人流如潮。南京能够带给你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生活的风景,而是通过对这座城市的访问,让人们对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一种文化、文明的了解。《南京六千年》的出版,引领着人们对南京的再发现。南京有‘世界文学之都’‘天下文枢’等称号,由新一代年轻的作家来书写南京,让人充满期待。”

《南京六千年》6

文心分享创作理念。

戴中礼会长也畅谈了对《南京六千年》面世的喜悦之情,他认为,文心以文献学者和青年作家的双重视角,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去为南京立传,是特色所在。

《南京六千年》发布会由该书责编杨艳丽主持。

《南京六千年》是“总要来趟南京”的伏笔

文心祖籍安徽。现为南京传媒学院副教授、艺术文献学博士、文化学者、和一书院创办人及新闻评论员,一直致力于传统思想文化史研究。《南京六千年》是她出版的第一本文学类著作,她用这样的文字概述自己忐忑的心情——“这是一桩多么冒险的事呵!我既不是南京城市史专家,也未曾侧身文坛,而无数的名篇、名家、名作堆在眼前,我如何下笔?”

看似柔弱的文心,没有了女性的胆怯,让自己安静下来,因为历史的故事早已张网以待,她横竖都得跳进去。

于是,3年时光,16万字笔记,5易其稿。“一遍遍推翻重来,一次次自我怀疑,我到底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仅仅是为了许人一诺?”她在院子里芭蕉绿了又败,败了又绿……在无数纸堆里,磨出了38万字的《南京六千年》,尘埃落定。

《南京六千年》7

包岩社长与文心对谈。

众所周知,南京的前世今生充满传奇。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从孙吴开始至南朝共有6个王朝在南京建都,然而凡是在南京建都的都是短命的王朝,其中最短的齐国只存活了23年;南唐也是短短39年被灭了国,最后李煜只能挥挥手,无奈地去做了填词。

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南京被视为维系华夏文明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所以,如何写《南京六千年》,她揣摩了很久,或许是深受民国史学家张荫麟的影响,最终选择了以历史散文的笔调入手。这个定位,让沉重甚至浸透着很多苦难的历史,注入了情怀感。

文心和南京读者的交流,非常流畅,不排除是“主场”的因素。

她动情地说:“南京历史的编年里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弄清楚这个城市的某个街道名字的由来,或者八卦下为什么没有一只鸭子能逃过南京人的饭桌?那不需要我呀,你可以在任何一本关于城市的详细履历、百科全书或者旅行手册中找到答案,我应该找寻的,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对脚下这片土地的共鸣。”

《南京六千年》8

文心与嘉宾畅聊。

她认为,南京从无名的台地到被纳入华夏的框架,再到担当起可以成为天下之中的凝聚力,它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几千年来,中国的疆域版图变化巨大,但这种文化认同的向心力让古老的中国总显示出一股非凡的恢复力。尽管它曾被狠狠击溃,曾流离失所,曾四分五裂,然而只要有一个城市担当起可以成为天下之中的凝聚力,它就可以重建。所以,这不仅仅是南京这片土地的六千年,这是我们何以为华夏的六千年。

今年春天的时候,一则“总要来趟南京吧”的帖子刷屏,成为互联网社交平台热门话题。

《南京六千年》优雅地来了,它注定会影响读者关于南京的自我认知,抑或会是“总要来趟南京”的伏笔。

“南京六千年,半部中国史”言之有理

历史学家认为,地名是一个城市或乡村的“活化石”。

6000年来,南京先后有越城、冶城、石头城、金陵、秣陵、建业等几十个名称,这在中外历史上也甚为罕见。毫无疑问,南京地名的频繁更迭,反映了历史脉络沿变,留下的是一部充满荣辱兴衰的编年史。

文坛名篇《背影》的作者朱自清曾在散文中写下“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的遗痕”的语句。南京的文史积淀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南京六千年》中,文心强调了世界上没有哪一座城市,像南京拥有过如此多的名字。每次的更名背后权力的博弈、洗劫、更迭与变革,文化的占有、毁灭、融合与新生,都疯狂而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走向,决定着中国的走向和历史。

衡正安秘书长在与文心的对谈中,惊叹“她这么年轻就写出这么一部厚重的,文字把控力这么强的书作《南京六千年》”,他说:“在这个碎片化时代,新媒体时代,作者写这样的书,出版社认可这个选题,并且最终能完成,是需要有勇气的。坦率地说,从经济效益这个角度看,出这类书是存在风险的。但华文出版社有眼光,文心有情怀,共同完成了这本书的撰写和出版,值得祝贺!”

《南京六千年》9

读者互动。

身为文艺评论家的衡正安,他对作者强调的“南京六千年,半部中国史”观点表示认同。他说,《南京六千年》一书文学的叙事性很强,且文字细腻,引人入胜。“《南京六千年》写出了‘有形的南京、意向的南京、载体的南京’,这也是对读者极具吸引力的地方。”

作家邹雷在与文心交流中,也谈到了南京作为华夏历史中的枢纽之城,中国南北文化板块的枢纽之城,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交汇的枢纽之城,它曾不止一次地接续、担当、解释过中华。没有哪一座城市有南京这样多的灾难、象征、预言与希望,它参与了中国整个历史进程,在每一个文明推进的关键路口,深刻地思考过华夏的未来。

参与讨论的嘉宾一致认为,时代面前,普通人也是历史人物。解读南京,也就是解读中国;理解南京,也就是理解华夏民族精神。

文心在《序》中说:涅槃重生,如今华夏的观念成为天下中国人共同的阐释,成为“—带一路”上重要的枢纽,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点与大国崛起的梦想又一次被放回到城市的枕边。

《南京六千年》10

文心与读者亲切交流。

总体而言,《南京六千年》是一部复杂而又显现探索精神的作品。作者心中的南京,遭遇过无数次重生,在不断调整、适应中,和华夏子民一起,探索着未来的更多可能。

它在不断地重构自己,我们总会在这片土地上看到充满希望,新面孔,也总能在一次次的城市推进中,看到城市既保留着属于自己的精髓,也谱写着永不停歇的新篇章。

文心还坚持认为:“南京将永远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理由也极其简单,“比如现今的朝天宫是南京城为数不多的,属于老南京人的寻根之地,原先像老榕树根一样街巷交织的城南已改建成复古商业街,新街口则在车流与商场的合围中拥抱资本。唯有朝天宫,每一个阳光不错的下午,你都会遇见围聚在这里嚼古论今的南京老人。”

这样质朴而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像一幅画,很容易让人为之陶醉。

撰文/梁平 摄影/范素丽

责任编辑:李春燕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