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卢伯克和他的《生命之乐》

生命之乐
《生命之乐》,[英]约翰·卢伯克著,曹明伦译,商务印书馆2023年12月出版,52. 00元

英国学人卢伯克(John Lubbock 1834–1913)有多重身份,他既是银行家和政治家,又是人类学家、博物学家和文学家。作为银行家和政治家,他促成了银行法定假日(Bank Holiday)的设立,并为保护英国国家古迹做出了贡献。作为人类学家,他撰写了《史前时期》(Pre-historic Times, 1865)和《文明起源与人类原始状态》(The Origin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Primitive Condition of Man, 1870),并在此二书中创造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两个名词。作为博物学家,他出版了《昆虫的起源和变形》(The Origin and Metamorphoses of Insects, 1873)、《英国的野花》(British Wide-flowers, 1875)、《蚂蚁、蜜蜂和黄蜂》(Ants, Bees, and Wasps, 1882)和《论动物的意识、本能和智能》(On the Senses, Instincts, and Intelligence of Animals, 1888)。作为文学家,他为世人留下了两本休闲之作:《生命之乐》(The Pleasures of Life, 1887)和《生命之用》(The Use of Life, 1894)。这两本书一经问世就广受欢迎,很快就一版再版,并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了世人百读不厌、发人深省的智慧之书。

《生命之乐》于1887年1月问世,初版时只收有10篇文章,其中除第八章《谈居家之乐》和第十章《漫谈教育》之外,其余八章内容均为作者在英国数所大学为学生所做的演讲之要旨,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为正在步入生活的年轻人提出的一些忠告,给予的一些鼓励。然而,这些给年轻人的忠告和鼓励让不少觉得生活了无情趣的成年人也受到启发,得到安慰,认识到“我们都有义务尽可能地快乐,哪怕仅仅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快乐能极有效地促成他人快乐”(第一章《谈快乐之义务》);“有德者乃智慧之人,有智者乃仁善之人,仁善者乃快乐之人”(第二章《谈履责之乐》);“时间是一份神圣的礼物,而每一天都是一小段生命……人生的苦难也许不可避免,但谁也不能将此作为自己意气消沉的借口”(第六章《论时间价值》);“若你的生活不乏艰辛与苦楚,如果外面的世界冷漠而阴郁,那么最大的欢乐难道不是回到你所爱的家中,面对家人快活的笑脸,投入家人温暖的怀抱?”(第八章《谈居家之乐》)。于是这本只有10篇文章的小书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印行了十三版,受到读者热情的鼓励,作者随即续写了十三篇文章,作为“下卷”与原来的十篇合成一书于1889年出版。二十三篇本《生命之乐》更受读者欢迎,出版后的一年内几乎每两个月就再版一次。这个中文译文就是根据A.L.伯特出版社(A. L. Burt Company Publishers)于1890年印行的第二十版《生命之乐》翻译的。

《生命之乐》与其姊妹篇《生命之用》一样,是为受过一定教育、对拉丁文学和英语文学都具有一定鉴赏力的读者写的。考虑到读者的认知语境,作者据事类义,援古证今,涉及了大量史实、人物和文学经典,而且,作者虽然在书中批评了当时的英国教育让“学生们备受枯燥的拉丁语希腊语文法的折磨”(第十章《漫谈教育》),但自己在援引经典时却每每直接引用原文(尤其是法语、德语和拉丁语)。这种广征博引对翻译来说无疑是种挑战,需要译者解决许多除语言转换之外的问题。为了使原文意义更显明透达,译者为中译本添加了一些必要的注释,但为了让读者更顺畅地欣赏阅读,译者又采用自己总结的“隐性深度翻译”策略(参见拙著《英汉翻译二十讲》增订版第15讲和第16讲,商务印书馆,2019),尽可能地减少了加注。其具体做法是:

对一些中国读者不甚熟悉的历史人物不用注释说明,而是在正文中冠以其头衔或明确其身份,从而让中文读者一目了然。例如第十三章《论健康》原文谈及医学研究时列举了Hunter、Jenner、Simpson和Lister这四个姓氏,而与之对应的中译文则是“解剖学家约翰·亨特、免疫学之父爱德华·詹纳、产科专家詹姆斯·杨·辛普森和外科专家约瑟夫·李斯特”;再如把Tintoret翻译成“意大利画家丁托莱托”,把Cleanthes翻译成“古希腊哲人克莱安西斯”,把Isaac Barrow翻译成“著名数学家、牛顿的老师艾萨克·巴罗”,等等。未保留原著中大量仅提示引文出自何人的脚注,而是将其变成了译文正文中的提示语。例如把原文脚注“*Emerson”变成译文正文中的“爱默生《随笔第一集》第一篇的题记诗曰”,把原文脚注“*Goethe”变成译文正文中的“应像歌德所说”,等等;把原著中的非英语引文直接翻译成汉语,不另用注释说明原文是何种语言(个别原文一语双关者除外)。

古今中外,世人都感叹人生苦短,去日苦多,而《生命之乐》却告诉我们:“生命不该用时间去计算,而必须用思想和行为来衡量……无论如何,生活都可以并应该有趣,快乐,充满希望……生命不单是活着,而该是好好地活着……只要我们选择拥有,宇宙的辉煌与美好都可以属于我们”(第一章《谈快乐之义务》)。的确,正如作者所言,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要能穿透“熟视无睹”这层面纱,就可以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发现并享受到无穷的快乐。为了帮助读者找到快乐之源,作者这23篇文章几乎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休闲、财富,时间、健康、爱情、读书、旅游、居家、交友、教育、科学、绘画、音乐、雄心、名誉、信仰、希望,以及人生之苦忧和人之天命等等。虽然作者为“本书绝没有穷尽世人可享的所有快乐之源”(《出版序言》)而感到遗憾,但读者尽可以举一反三,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快乐。

《生命之乐》语言华丽,文笔优美,叙事生动,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尤其是作者就各个话题引用了大量相关的名人名言、名诗名篇,所以读《生命之乐》本身就堪称人生一乐,读者不仅可以分享作者的人生体验,还可以感悟历代先哲的思想精髓。作者在本书下卷序言中说:“让读者在烦恼时感到快乐,在忧伤时感到安慰,那就是对我最丰厚的奖赏,也是我写此书的最大希望。”在现今这个喧嚣而忙碌的时代,能让中文版读者在孤独时得到安慰,在沮丧时受到鼓励,在失望时看到希望,在忧伤时感到快乐,在快乐中获得智慧,这也是本书译者翻译此书的初衷和心愿。

责任编辑:李爱莉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