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阅读器切忌“一窝蜂”

当前,电子阅读器作为数字出版产业中的一个方面,已经成为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但就其突飞猛进的表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反差来看,电子阅读器生产有些浮躁。电子阅读器市场并未像宣传的那样繁华,电子书的销量也还没有大幅上升。市场繁华的背后存在更多的恐怕是“泡沫”的阴影。

目前,已有百余家企业宣布推出自有品牌的电子阅读器。中国电子阅读器市场参与者主要集中在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IT厂商、内容提供商等。除汉王、方正、津科、华为、台电、艾利和、易万卷、欣悦博、金蝉等电子阅读器厂商外,一些IT厂商如联想、华硕、LG、爱国者、纽曼等也相继跟进。此外,还有中国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新华传媒公司、读者出版集团等内容提供商;汉王书城、盛大文学的“云中图书馆”等内容平台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

热闹的市场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再好不过的事,这意味着产品价格有下降的可能。据清科研究中心分析认为,中国电子阅读器终端价位下降将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2010年部分电子阅读器终端价格将实现10%~20%的降幅,甚至更大。但对于生产者来说,降价就意味着利润的减少。进入2010年中国电子阅读器终端价位已呈小幅下降趋势,如索尼在2010年将部分终端价位下调至169美元,汉王、艾利和等厂商也在不断跟进。记者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看到,汉王电纸书某些型号的产品也在打折销售。

版权内容资源较为匮乏,且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是电子阅读器终端厂商面临的两个关键问题。相关替代产品对电子阅读器终端形成威胁,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等替代终端的出现或性能的改变也将会对电子阅读器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正是因为看到了资源在电子阅读器市场中的重要性,纷纷有企业与出版单位合作,希望在资源上得到支持,以延长产品生命力。

数字出版的真正盈利点实际是在内容资源的建设上,设备仅仅是数字出版盈利模式中很小的一部分。被人津津乐道的亚马逊和苹果公司,一个从内容起步做到硬件,一个从产品入手发展内容,都是成功的整合者。他们把终端、渠道和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硬件卖得好促进了内容销售,丰富的内容又让消费者愿意掏钱买硬件。反观国内,在“硬件+内容”模式的探索上还没有成功案例。

事实上,电子阅读器卖得远没有想象中好。国内的电子阅读器市场仍然属于厂商拉动,用户需求并未真正形成,消费者对电子阅读器的了解、认知度及需求还十分有限。现在能实现移动阅读的终端产品有很多,上网本、PSP、智能手机、MP3,这些产品都在抢占移动阅读市场份额,再有这么多电子阅读器品牌进驻市场,无疑会形成潜在的“泡沫”。

在市场需求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快速发展的电子阅读器产业面临危机。近日,拥有电子阅读器业务的大唐电信发布的2010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亏损约1541.8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331.18%。其推出的电子阅读器产品销售并不理想。

有专业人士预测,下半年电子阅读器市场由于竞争加剧、产业链合作不清晰、内容资源匮乏、版权保护不健全等问题的冲击,将进入第一轮的市场低谷期。对于没有好的定位前提下进入电子阅读器的企业,只能拼模具、拼外观、拼价格。随着大量生产厂商的介入,甚至山寨机的涌进,依靠硬件生产的厂商更谈不上利润。有人预计,今年年底山寨阅读器的进入可能会让很多阅读器价格降到1000元以内。

如此严峻的形势让人担忧,如果长久看不到利润,导致厂商急于退出该市场,这对刚刚起步的数字出版产业会是个打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开发:博云易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