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内容 增值服务 资源聚合

中华书局的古籍数字化工作开展了近10年,其迅速发展并为人所知,在2014年6月“中华经典古籍库”产品发布上市,当年下半年产品收入100万元左右。2015年,古联科技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联公司)成立并独立运营,全年收入400余万元。可以说,这一年半时间取得的收入超过了中华书局以往各年数字化收入的总和。

之所以取得这样的突破,主要来源于中华书局优质的内容资源、数字化的增值服务,以及数据库带来的资源聚合功能。目前,“中华经典古籍库”共收入5亿字、800多种图书,定价75万元,无论对于单本图书,或者电子书而言,都是最好的收益模式。基于此,古联公司与齐鲁书社、巴蜀书社、凤凰出版社等5个古籍出版社签订了资源合作协议,把他们出版的古籍图书放在“中华经典古籍库”里一起经营,收益分成。这得到了兄弟出版社的积极反馈与大力配合,同时扩大了古籍数据库的规模,也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另一方面,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数字化产品也相应发展升级,古联公司也在尝试新的拓展。比如“中华经典古籍库”从收入上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经过分析会发现,2015年的400余万元收入只涉及17个单位。也就是说,覆盖面不够广泛,使用者不够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对此,公司上下一致认为,只有使用的人越来越多,社会效益才能不断提升;社会效益越来越好,经济效益才能更为可观,而机构用户的采购自然会跟上。

在出售机构版的同时,古联公司接到大量个人电话,表示他们所在的机构没有购买产品,但希望能购买到个人版,并向其所在机构推荐。在此基础上,古联公司又开发了网络版,供大量机构用户试用,同时制作移动版,迅速扩大用户群,让“中华经典古籍库”在社会上为更多的用户使用,也便于向机构用户宣传推广。

此外,古联公司正在着手进行的另一个尝试是将数字内容的生产提到纸质书的编辑出版之前。

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数字化产品都是在纸质书的基础上进行的,质量上乘,但发展速度慢,资源量小。“中华经典古籍库”完成了用户对古籍数字资源“精品”的需求,但其对“海量”的需求同样不容忽视。2016年,古联公司开始着手建立古籍整理的在线生产与发布系统,任何用户都可以将自己整理的古籍作品发布在该平台,收益和用户共享。未经编辑加工的作品,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相比于未经过整理的古籍,依然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而这个平台正是提供了古籍整理作品先数字、再纸质书的出版流程,一是从用户层面就获取了版权资源,不再需要出版社授权;二是能够迅速扩大古籍整理规模,满足用户的需求;三是可以实现编辑出版一体化的数字流程,实现了真正的数字出版,而不仅仅是纸质书数字化。

通过以上数字化的新拓展,古联公司正在探索走出一条全新的古籍整理与出版之路,争取在平台建设、资源集聚、产品销售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开发:博云易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