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深夜,位于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韬奋书店灯火通明,通宵营业,成为京城首家24小时书店。从8日21时到9日9时,150位读者购书、1.4万元的营业额,为我们呈上了一份惊喜的答卷。
就在这席文化“夜宴”获得宾客喝彩之时,4月10日,有关实体书店的另一个好消息从在沪召开的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上传来。2014年,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将由2013年的12个城市,扩展到京沪等12个省份,并重点支持小微和民营文化企业。这无疑提振了书店从业者的巨大信心和勇气。
透过三联韬奋书店那盏未眠的夜灯,我们仿佛看到了照亮实体书店前路的火把。三联韬奋的高调试水,不仅源于不满足于老字号的名号,以全新的文化理念、创意和策略,敢于担当,迎战市场。更重要的是,源于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逐年加大对实体书店的资金投入、政策扶持,为公众谋求更多文化福利。
近年来,在实体书店关张的消息不绝于耳、很多业者失去信心的境况下,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投入,并出台了减免租金、税费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让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红利成为实实在在的举措。从微观层面,不论是出道仅一年就赢得“最美”之名的钟书阁,还是想要“温暖一座城”的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等等,之所以赢得读者和市场,根本在于它们开垦出了一方阅读新风景。而那股敢作敢当、不惧失败的豪情,最根本地源于所固守的那份文化责任。
政府的重视扶持、业者的迎浪勇进,都离不开“担当”二字。只有责任与担当,才能筑成民族精神文化的高地。而文化从业者,只有不向文化要利润,才能放开手脚书写传奇。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的书店将成为城市夜景中温情闪烁的灯塔,而更多的城市也将增添书香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