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新美育 新美术 新课程”艺术教育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旨在落实新课标精神,不断探索美术教育的创新路径,大力推动学校美育工作。
研讨会上,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周伟作题为“什么是更好的美术教育”的主旨演讲。他分析当前美术教育的现状,提出新美育地位和作用的提升、新科技的发展和艺术品市场的变化,成为当前影响美术教育的三个新变量,美术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提出基础美术教育至少具有七个方面的特点:基础性、必修课、加大比重、个性化、全覆盖、融合性以及增强幸福感。对于优化艺术院校人才选拔机制和艺术家的培养,他提出要充分发挥大学在知识、经验和想象力方面的融合优势,倡导按照“宽基础、广融合、重个性”的原则,探索设立实验学院,培养新时代的美术杰出人才。
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周伟作题为“什么是更好的美术教育”主旨演讲。(受访单位供图)
与会专家学者对人美版教材确立的“三化”核心特色——专业化、融合化和数字化予以高度认可,认为这代表了艺术新课标精神下新教材的发展方向。业内专家围绕美术教材的专业性、美术课程的跨学科融合路径、教材教学数字化、教研专业化引领和创新发展、专业化创新型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的议题分别作了主旨演讲。
本次研讨会是在此前五场“新美育 新美术 新课程——人美教材编写团队走进中小学美术课堂”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召开的,它以编辑团队走进课堂为切入点,努力打通高等美术教育和基础美术教育,打通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打通教材编写团队与一线教师,打通课程标准与课程设计,打通美术与其他相关学科。与会专家表示,此次研讨会为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拓宽了教学思路,为研究者提供了实践案例,也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新的借鉴。
除了研讨会外,教材编写团队的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助理金萌萌、深圳市红岭中学深康学校老师任幸妮和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老师张泓还展示了体现人美版教材特色的新课。
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助理、教材中心总编辑金萌萌展示新课《桥的故事》。(受访单位供图)
来自教育部艺术课标组、人美版教材编写组、高校美术教育的专家,以及美术教研员,中小学校长、一线骨干教师共计500余人参加研讨会。(孟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