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读书会在上海开启,换个视角“看世界”

东方读书会

上海文化土壤诞生全新书香品牌。27日,东方读书会揭牌,首期活动在中版书房长宁店开启。

在东方出版中心成立45周年暨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勃为全新阅读品牌交流平台揭牌。首期东方读书会以“看世界·区域国别研究的新视野”为主题,上海师范大学陈恒教授、上海社科院郭长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罗岗教授和复旦大学殷之光教授展开讨论。

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区域国别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特点是利用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特定的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是学术界热议命题。随着中外交流日益深化,广大读者对国际热点地区和国家的关注不断增加,对更深入全面的区域国别学图书需求日益增长。

四位学者通过不同学科视角,围绕区域国别学的重点和特点,展开深入讨论。罗岗从读者角度抛出核心议题:为何今天我国区域国别学的热度迅速提高?今天我国区域国别学的主要知识增长点是什么?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具有哪些特点?

陈恒指出,区域国别学的前身是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区域研究。区域研究兴起的背景是19至20世纪英美对世界其他地区实施霸权统治的现实需要。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人“走出去”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人需要建构自己的“看世界”的视角。因此,建立中国的区域国别学被提上学界的议事日程。

“西方国家长期对其他文明采取俯视、蔑视和歧视的态度。中国区域国别学需要扬弃西方中心观念。”郭长刚表示,近年来,全球史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范式,全球史主张把世界视为整体,重视多元文明的共存。中国的区域国别学应该吸收全球史转向的成果,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文明互鉴”等观念。

殷之光通过一系列例子,讲述中国人“看世界”的独特视角。如1956年《人民日报》报道,上海工人制造3000个晶体管,并对零件进行特殊处理,使其适应埃及炎热天气,以此支援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反帝斗争。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有着崇尚平等、反对霸权的传统,国家的积极组织是其中重要因素。

首期东方读书会聚焦图书正是“看世界·区域国别史经典丛书”,入选了前不久评出的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度十大好书。东方出版中心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陈义望谈到,人们永远需要优质稀缺的信息、深刻多元的思想和温暖心灵的情怀,阅读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期待十大好书帮读者坚定内心与自我,探索历史的幽深之处和生命的丰富之美。

作者:许旸

责任编辑:李春燕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