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国内各类媒体热议《我们错了》

3月19日,全国部分省级都市报总编辑座谈会在广西日报社举行。来自中央驻桂主流媒体、全国较有影响的十家省级都市报以及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负责人围绕公开出版不久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我们错了》一书畅谈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

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中,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勇于自曝“家丑”,承认错误,将近年来《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南国今报》的虚假、失实、差错报道案例集中起来,编辑成《我们错了》一书,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引起巨大反响。经全国专项教育活动办公室推荐,该书目前已成为全国新闻界的学习读物。

“《我们错了》,其实质是你们对了。”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社长郑盛丰说,结合专项教育活动,以集纳出书的方式,公开亮丑,主动向全社会坦诚《我们错了》,其启迪意义将远远超出书中所写的单位和行业。

最早最深入报道这本书的光明日报广西记者站站长刘昆抑制不住赞美:这种敢于自曝家丑、解剖自我的勇气,不仅表达了对读者和同行的歉意,更彰显了新闻从业者对新闻战线的坚守,以及对新闻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

这本书为何社会反响这么大?新华社广西分社常务副总编刘伟认为,《我们错了》一定程度上是遇上了当下全国开展专项教育这个时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搞虚假报道就等于不要命,所以专项活动就是救命活动。”

“社会对这本书的关注就是对公信力的一种关注和呼唤。”《大河报》总编辑王守国说,在大众传播的媒体时代,制造影响力并不难,但是要有公信力非常难。正因为公信力的匮乏,使得这种非常自觉的纠错有了非常广泛的社会大众心理基础,才会引起从高层到同行、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新闻媒体都有安全生产的办法,但是差错还是经常出现。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把差错的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内?《春城晚报》总编辑张剑翔认为,真实性和责任心应该像基因一样是根植在每一位编辑、记者特别是一线采编人员的生命里才行,应把纠错纳入到一个自觉规范的机制上来。

“我们的做法就是‘谁砸早报的牌子,我砸他的饭碗’,把害群之马清除出去!” 《南国早报》总编辑蒋钦挥说,虚假报道不仅仅是读者之痛,也是报纸之祸,一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底线,也是一个做人的道德底线。

座谈会即将结束,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总编辑李启瑞用三种动物对这次座谈会做了个生动的比喻:螃蟹、鲶鱼和蝴蝶。李启瑞说,在这次的全国专项教育活动中,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公开揭丑出版《我们错了》,这被称为第一个吃螃蟹。那我们就把这本书当作一只鲶鱼,放到沙丁鱼群里去搅合。希望它能起到蝴蝶效应,声势浩大地向虚假说“不”,不仅延伸到新闻界,而且延伸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