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加强创作引导 多推精品力作

“多出好书,多出精品,是出版业永恒的主题。”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说,生产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同时,精品力作的多少是衡量出版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吴尚之认为,未来五年,出版业的产业发展目标,必须有内容生产做基础,特别是要以精品力作做基础,增强内容创新能力,抓好精品力作的出版,出版业的繁荣就有坚实的基础。

中长期规划发挥引擎作用

资料显示,中长期规划在出版精品力作、推动出版业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十一五”期间,有91项列入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十二五”期间,该集团又有95项图书出版工程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入选数量连续两次位居全国第一。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说,长期以来,集团十分重视长远规划的制定,先有十年规划,再有五年规划,对国家五年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和实施工作更视为重中之重。陈昕告诉记者,在“十二五”规划入选项目中,集团特大型项目很多。在工具书方面,集团正着力研发代表国家水平、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原创双语工具书,如《汉德大词典》、《英汉医学大词典》等。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通过出版规划和若干专题出版规划的制定,培育了一批重大出版工程,出版了一系列获得重大奖项的精品图书,也推出了一大批面向广大读者的畅销书,在当代中国知识生产、消费、传播和积累的循环中起到了引擎和推进器的作用。

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出版图书138.8万种、339.7亿册,是“十五”时期的2倍。数量大幅提升的同时,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古籍整理、精品翻译取得丰硕成果,文化创新和传播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0年6月底,“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中图书1397种,完成率达93%。一大批精品力作的出版,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此,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认为,精品力作是一个出版社的立身之本,代表着国家水平和民族文化形象。抓精品力作的生产,是抓住了出版业的核心,抓到了点子上。黄书元说,精品力作是需要规划设计的,打造精品力作需要出版人的创新精神和文化自觉,出版单位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化追求和严格的学术标准,多出有品牌的精品力作。

导向杠杆带动高质量出版

出版业的发展建立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之上。“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规划已列入2030个出版项目,整体由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子规划三大部分组成。

吴尚之认为,编制规划的目标就是实施精品战略,确定“十二五”时期的国家重点文化出版工程;并通过精品战略和国家重点出版工程,来带动各地各部门各出版单位形成精品战略规划体系,发挥政府规划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带动高水平、高质量出版物的出版,为迈向出版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规划服务于“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于出版业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

“规划体现了国家意志,代表国家水平。通过规划的制定,推出了一批我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吴尚之认为,规划涵盖了4个重点:一是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成果;突出“十二五”时期党和国家等重大活动的主题出版。二是反映了“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三是反映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规划》中28%的项目是国家级重要科学研究成果,和国家高端科学研究、文化艺术成就相衔接。四是有一批自上而下、具有重大文化传承价值、弘扬时代精神、体现国家水准并能传之久远的骨干工程。

吴尚之说,规划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政府导向;体现了全行业的智慧,也体现了研究工作者、出版工作者的智慧。规划中绝大部分是新的原创作品,并已形成国家级、省级、出版单位三级重点出版物规划体系。

配套措施保障更加有力

吴尚之表示,这次规划与历次规划不同之处在于,保障措施力度更大,对精品战略支持力度也更大、更明确,对一些重点项目的推进以及资金扶持等方面都更为突出。如列入规划的项目将成为国家出版基金、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古籍出版专项资金等方面的资助重点,出版单位评估、政府评奖要向重点出版物倾斜等。各级出版行政部门和出版单位主管部门,对于项目的实施都有一定的配套措施,在资金、人力、物质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同时,规划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也保持了开放性。

陈昕认为,制定规划是减少低水平重复和减少平庸之作的有效手段。生产更多精品力作是出版人的责任。陈昕表示,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有国家出版基金等资金的支持,为规划项目的落实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支持,这将为创作生产更多精品力作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深信,规划的实施将对国家的文化发展和出版业的繁荣产生重大作用,对国家的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承意义重大。规划还将会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带动一批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吴尚之说。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