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审读工作一直是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加强报刊管理、推动报刊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完善审读制度、优化审读队伍、把握舆情动态、快编快发《审读快报》、注重转化审读成果的同时,省局注重将报刊审读与加强监管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内在外在重审读
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梁宝印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将省局的报刊审读工作概括为“五个注重”,具体来说就是在审读方式、内容、队伍建设、时效、反馈等方面下工夫。
山西省局坚持对报刊实施依法、全面、公正和有效审读,并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做到依法审读,有章可循。审读范围涵盖时政、生活、文化各方面。将重点监管及存在问题的报刊列为重点审读对象,进行专项审读和跟踪审读。要求审读员做到“三个审”:一审导向,二审品位,三审规范。明确了“审什么”,以往浮于表面、枯燥无味的审读报告变得言之有物、内容充实。
为优化审读队伍,山西省局织起一张严密的报刊审读网,人员由省局专职审读组、市局审读组、报刊社主管主办单位审读组、报刊社审读组共同组成。省局现聘任报刊审读员22名,多为省内报刊界知名专家学者,重点审读报纸44种、期刊43种。省局还定期召开全省报刊审读工作座谈会,总结前一时期的审读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下一阶段工作,并对审读员和各市报刊管理部门提出要求。
2006年开始,省局加快了审读报告的编发频率,5个工作日就编发一期《审读快报》,快编快发起到显著作用:使审读员的审读成果及时得到刊发;使被审读的报刊及时得到鼓励鞭策以及提醒警示;使管理部门及时把握舆情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每期《审读快报》出来后,省局及时发给有关报刊社及其主管主办单位,要求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反馈。《审读快报》现已成为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与报刊社及其主管主办单位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
常态动态强监管
山西省局还将报刊审读与质量评估、年度核验、人员培训、案件查处紧密结合,最终形成常态化、动态化的舆论引导机制和报刊管理机制。
一年一度的报刊质量评估是山西省自1993年以来始终坚持、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在评估工作中,一方面将报刊审读有关结果分门别类“整理打包”,提供给评委;另一方面请部分资深审读员同时作为评委,在质量评估的过程中将审读结果体现在量化打分中。此外,在2011年质量评估工作中对审读中发现的广告严重违规的报刊实行“一票否决”,不得进入一级报刊。
报纸期刊、报刊记者站、新闻记者证以及内部资料性出版物都要进行一年一度的核验和检查工作。为提高效率,2011年局里专门建立了报纸期刊年度核验QQ群,及时解答各报刊出版单位提出的问题。结合此次年度核验中发现的问题,省局决定对5种报纸和7种期刊进行缓验,要求限期纠正问题,此举使报刊出版单位的自律意识普遍提高。
省局坚持进行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和期刊主编编辑岗位培训工作。每年邀请资深审读员担任授课老师,将他们平时的审读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升华,使学员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提高。
2011年,省局对记者观察杂志社部分人员进行新闻敲诈、《太原晚报》刊登非法广告问题、《新课程》违规出版问题,给予行政处罚或下达《警示通知书》。处罚后审读员进行跟踪审读,并在问题得到纠正后及时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