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传统文化类图书最主要的还是学术类著作,通常较为枯燥并且有较强的专业性,普通人不宜介入或者不愿介入。但很多普通读者其实是有着很强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意愿的,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编辑石雅如看来,理想中的传统文化类图书应该以更有趣的方式接近更多的普通读者,但不应该是媚俗的方式。基于这样的定位,三联书店引进了《中国男装》。
《中国男装》内容是讲解中国古代男装的,但其切入点以及语言风格有趣且时尚,可以引起年轻读者的阅读兴趣。图书不仅图文并茂,而且每一部分都有通俗易懂的详细解释,设计也很有趣。石雅如认为,这是很好的实现传统文化图书雅俗共赏的方式。图文书是适应快节奏生活的产物,因此三联书店坚持以图文书作为主打产品。民俗与传统手工艺类图书本身的通俗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他们觉得重要的反而是如何做到通俗而不媚俗,如果仅仅简单呈现一些图像,无非只是满足某种猎奇心理,它无法激起读者对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这类图文书的严谨性,应该体现在轻松有趣的文字背后,除了要确保知识的正确,还要有对文化的关怀。读者在享受了阅读的快感之后,也许有意无意中对我们的文化遗产有一种若有所思的感觉,这样的书就算是成功了。
在传统文化类图书中,民俗文化类图书出版的数量较多,石雅如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各地为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而兴起的“申遗”热有关。一方面大量民俗文化类图书的出版对各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发掘是很好的支持;另一方面,大量同类出版物如果没有质量,它就变成一种抢占市场的功利做法。出版社应该致力于出版有文化关怀的书,有所为、有所不为。传统文化类图书如何寻找现代阅读与传统文化的接口,这是许多作者与出版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它没有成熟的答案,石雅如希望能够找到一批有才华的作者,他们有很好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并且对传统文化有专业性的了解,同时从有新意的切入点去写一本书。出版人也要思考,如何做一本从装帧设计到内容编排都能让读者拿在手上翻几页就有兴趣读下去的书。也许谁都无法给出完美的答案,因为一本好书常常是作者与出版人不断碰撞出火花的结果,它可能完全出于灵光闪现的瞬间。
石雅如认为,想做好一本书,编辑除了对每个细节必须认真负责之外,还必须喜欢这本书,让它以最为合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如果编辑都不喜欢自己做的书,读者拿到书也很难对书产生喜爱之情。编辑必须用心去做书,才能做出真正打动读者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