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我的生存质量》——上层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危机

两代人官场沉浮 生存中翻云覆雨 亲人们愁肠百结

 

作家邵丽签名售书 

女作家邵丽曾经入围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被人误读为“官场小说”。这部作品虽然写官场上的事,却没有构陷,腐败,阴招,你争我斗,主人公苦恼、徘徊,被生活裹挟,却充溢着人性的温情。主人公在官途上越光鲜,他生活的底色越暗淡、反省的意识越浓厚,生活质量问题越突出。是“我”看到的官场。《我的生存质量》依然是官场,却是我“亲人们”的官场,两代人在官场上沉浮起落,内省中盘根错节,生存中翻云覆雨,亲人们愁肠百结。站在权力之外看我们的生存质量,繁华浮云过后的人生追问。

作品讲述作者遭遇的一场人生变故。某一天,周围的一切依然如故,女作家坠入一个自认为永远不会落入的境地。在现实的低处,作者感受到人世的冷暖,接受灾难的一切馈赠。作者坦然面对曲折幽微复杂的人情人际纠葛,满怀慈悲之心,重新审视生活,看待家人、父辈、朋友和生活的厄运。因为人性和现实的深刻表达,使作品跃上新的境界。

作家邵丽现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以关注官场基层现实引人注目,中篇小说《王跃进的生活质量问题》获《小说选刊》双年奖。短篇小说《挂职笔记》获《小说选刊》年度大奖、《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明惠的圣诞》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我的生存质量》更贴近更真实更透彻讲述上层群体的生存质量。 

《我的生存质量》研讨会暨读者见面会现场 

评家对这部作品予以高度的评价

评论家孟繁华认为,作者从外部世界转向了自己的内心生活,这是一篇温润如玉苍茫如海的小说。小说以“我”突然遭遇生活的变故为主线,牵连出“我”与敬川、苏天明与金地、周健与陈琳以及幺幺、父亲母亲、公公婆婆等人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不同的爱情是不同时代文化和情感生活的写照,在小说中既是一种检视也是一种比较。只有在比较中才能看清楚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也才能看清楚这个时代,这也就是生命追问的“价值”之所在。这部作品最值得称道的是在敬川出事后,“我”所经历的世间之恶并没有让“我”充满仇恨,而是深深的反思和自我救赎,它使小说洋溢着一股中和刚正之气。

评论家潘凯雄认为,这部作品通过“亲人们”官员的形象塑造以及他们的遭遇,传递出时代与代继之间的人性与政治纠葛,充满了意味。敬川的出事所引起的震动给作家带来的痛感,令人震撼。作者通过叙述主体的思绪流动,很好地表达了作者遭遇人生变故后的精神状态。

评论家李静宜认为:这部作品置身纷繁浩瀚的人世生活,面对曲折幽微复杂的人情人际纠葛,虽满怀委屈和辛酸,但感恩可以超度苦涩的灵魂。邵丽满怀慈悲之心,重新审视生活,看待家人、父辈、朋友和生活的厄运。以过来者的心态,以对生活的通透感悟,以对周边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及读者给予温暖的感恩之心,将其实可称得上是苦涩的生活,以锦绣之笔,细细裹了一层糖衣,抹上一层因知足而从心底流淌出来的软软的蜜汁。《我的生存质量》是作者经过了严峻生活的摔打,淬炼出的文字;是小女儿的柔弱情怀,被生活撕扯了后,生长出的大气概;是对生活的变故,百思不得其解之中,产生的通透。

评论家孙荪认为:邵丽找到了一个宣泄思想积郁和倾诉长期生活积累的叙事载体,以文学的方式表达了灾难给予的馈赠。它不是借机发泄,而是面对灾难时的情深意切和痛定之思。山满海溢,纷至沓来,自然而然凝结成金声玉振的思想硕果和文学群像。

散文家冯杰认为:这部小说是一部难得的《沉思录》,它的叙述可以看着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激流中的一次精神之旅。所有的历史都不是时空的密集堆砌,而是文化一鳞半爪的惊鸿一瞥,这恰恰是最值得作家追索的精神内核。

作者的精神旅行过程,也是她对自己生活的把脉和辩证施治过程,爱情如是,亲情友情亦如是。爱情是权衡之后的通达,亲情是索求之后的给予,友情是埋怨之后的理解。与这个世界一块一块、一点一点地和解和融合,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之所在,也是这部作品的精神高地之所在。

作家鱼禾认为:《我的生存质量》是对婚姻、家庭、政治、社会的另类解读,构成这部作品的宏大叙事风格,使我们在经历作者情感流变的过程之中,陷入深深地思考。也许我们的精神收获,总是要来自于苦难,当“某一天,周围的一切依然如故,所有的人都在按照自己固有的方式生活,只有你从生活的链条上突然滑落了,坠入一个你认为永远不会落入的境地”的时候,我们才能彻悟吗?这样的拷问在作品里俯拾皆是,而只有我们品读到“经见了这么多,还有什么疙瘩没解开呢?如果你觉得生命是值得珍惜的话,那你至少应该懂得,你的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正好——刚刚好,享你该享的,受你该受的,不多不少。所有的执着都是为了放弃,所有的放弃都是因为曾经太执着。得到了,只是给你一个失去的机会;失去了,你才知道你的生命在什么地方有意义——就像许多事情一样,只有失去了,你才知道曾经拥有过。我们永远不能准确地预知自己的将来,但对过去的日子总该知足吧!难道我们握在手里的生命,还不够甜吗”的时候,才会豁然开释,彻底理解作者对苦难的抚摸担当吧!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