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承办,静安区人民政府协办的2013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于8月14日至2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为进一步体现上海书展公益、务实、惠民的文化特色和勤俭办展、品质办展的理念,本届书展不举办十周年庆典活动,把全部力量和资源投入到为广大市民读者、为全国同行、为海内外嘉宾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上来。同时,为应对上海高温天气,书展组委会办公室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在上海展览中心的三个购票排队区域增设一批喷雾降温装置,并向广大市民和读者发布“十大温馨小贴士”。本届书展主会场设在上海展览中心,展会面积约22000平方米,展会时间从8月14日至8月20日,每天9:00~21:00对读者开放。
据最新统计,本届书展参展出版社达五百多家,图书品种超过15万种。受到上海书展十周年效应和开设全部七天夜场的影响,出席本届书展的中外名人和嘉宾作者超过九百人,在书展期间举办的各类阅读文化活动超过六百场,刷新了历史记录。
本届书展从上海城市文化特色和上海书展价值定位出发,围绕以下四个方面作了重点布局和创新探索,以进一步凸显上海书展“文化盛会、百姓节日、理想书房”的品牌影响力:
第一是强化文化品位。注重对当代学术文化和出版领域主流价值取向的引领,如“书香中国”阅读论坛、学术出版上海论坛、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讲坛、世纪中国论坛和“中国最美的书”系列活动等高端论坛和专业活动。陈佳洱、欧阳自远、周忠和三位院士、科学家、科普作家出席了以“科学时空与阅读世界”为主题的“书香中国”阅读论坛;安平秋、葛兆光、陈尚君、黄一农等海峡两岸六十多位文史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以“新时期古籍整理的方向”为主题的学术出版上海论坛;赵干城、骆玉明、杰夫·戴尔、韩少功、陈丹青、王小鹰、汪涌豪、伊恩·布鲁玛、科伦·麦凯恩等中外学者、作家出席“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讲坛”活动;史正富、张维为、韦森、华民等著名学者出席主题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图景”的世纪中国论坛;迈克尔·苏立文、孟京辉、阎年科、章小东、顾铮、陈子善、止庵等十多位中外学者、作家、艺术家出席文景艺文季系列活动。
零售展区除了面向普通读者充分供应的大众类图书产品展区,还在社科精品馆、百年文脉馆的基础上,新设一批社科、科技专馆,如文史中国馆、中国科技出版馆、经济法律联合出版馆等,以满足专业读者人群的需求。
二是强化国际元素。本届上海书展继续举办国际文学周系列活动,作为2013上海书展的重头戏,本届“国际文学周”以上海书展十年的经验、底蕴和影响力为支撑,力求进一步提升参展作家的国际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和活动空间的覆盖面,为广大读者呈现一场更富思想内涵、更具时代气息的文学盛宴。
本届“国际文学周”已力邀著名作家贾平凹、陈丹燕、贺景滨,以及英国文学新锐作家杰夫·戴尔、意大利著名“80后”作家保罗·乔尔达诺、英国作家、评论家诺曼·莱布雷希特及伊恩·布鲁玛、著名诗人伊利亚·卡明斯基等外国嘉宾莅临活动。他们分别就旅行文学,诗歌创作,多媒体时代下的书评状况,当代小说主题等为读者关注的文学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分享其独到的理解与看法。同时,主办方还联动世界各地的文学家,于8月16日晚21点起,至次日9点,进行全球12时区的文学对话。这一旨在让世界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学家们参与其中,解读其写作生活与文学作品的跨时区连线,对于文学爱好者而言,无疑是重要的盛会。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际作者之所以来到中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作品被引进介绍到了国内。在书展的平台上,他们不仅“表达”,更在“对话”,形成与中国作者、中国读者的文化共振。一个国际化书展的国际元素,并不在于具体参展国家的数字,而是书展这个大平台,是否有能力激荡、融汇,呈现出跨文化的思想观念。
三是强化便民服务。本届书展七天全部开设夜场,开创了内地全国性书展的先河,很好地满足白领、上班族逛书展的需求。组委会运用各类信息平台以及二维码技术,增加现场信息化导购装置;设置了总咨询服务台、读者休息区,提供导购、快递、寄书、纪念印戳、餐饮、法律咨询、投诉接待、失物招领、Wifi全场覆盖等便民服务措施;继续开展“书香有礼”场内场外互动服务;增配现场大学生志愿者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增设手推车、一次性雨披、坐垫等;新增手机充电专区、上海图书馆现场办证等服务项目。上海书展官网,“书香上海”和“上海书展”的微博、微信及时发布书展信息,为读者参与书展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
四是强化同城效应。书展首次创设以“书香上海悦读季”为总冠名的区县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每个区县确立一个主题,着力打造区县特色与品牌,体现全民阅读活动的群众性、公益性和广泛性,营造与主会场高度互动和同城呼应的“满城书香”。据统计,书展期间在区县文化馆、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处举办的各类全民阅读活动超过五十场。其中“静安读书周”将以十余场文化讲座、名家导读、读者见面会等文化活动,继续打造“书香静安”这一阅读文化示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