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漫画给苦涩的哲学加点糖

初次见蔡志忠,是2006年在台湾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上。那时的蔡先生,浓眉大眼,一头标志性披肩长发,很有艺术家的范儿。时隔7年,再次见到蔡先生,是在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研究》总课题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蔡志忠 工作室联合举行的发布会上,他的260个漫画故事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学教材。蔡先生的标志性披肩发和个性语言,不断地激发着媒体的兴趣。

30多年前大陆出现卖“蔡”年

蔡志忠的名字为大陆读者所知,大概是在30多年前。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董秀玉回忆,30多年前,她和蔡先生第一次在香港相见时,就为他的漫画所触动。“一个漫画家怎么能把中国这么多的古籍经典融会贯通地画成漫画?当时我就跟他说,这些漫画我要了,而此前三联书店从来没有出过漫画。”董秀玉说:“记得当时买蔡志忠漫画书的队伍,从三联书店排到了王府井,那一年三联书店因此被笑称为卖‘蔡’年。”

蔡志忠说,他的漫画如今已在全球销售4000多万册,被译为数十种文字,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蔡志忠的漫画如此受欢迎,与其用易懂的漫画讲深奥的哲学有关。据此,蔡志忠认为,“将传统文化用漫画的形式表达是对的,因为图画是没有国界的。”也正如发布会主办方所言,选中蔡志忠漫画做教材配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蔡志忠至今记得当年台湾的中考作文题目是《如果教室像电影院,如果课本像漫画书》。“当时我就想那该是多么快乐的学习体验。但是50年过去了,这个愿望仍然没有完全实现。”

好在去年,一个想法在蔡志忠心中诞生,那就是将漫画做成电子书,把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纳入其中,免费供学生下载阅读。蔡志忠的另一个想法是,明年把泰戈尔的《飞鸟集》在内的更多东方经典画完。

也曾遭遇过被人看不起

在媒体看来,读书只读到初二的蔡志忠,能将国学经典深入浅出地阐释是个谜。对此蔡志忠坦承,其实最初他背文言文也不是那么好。但是台湾有句俚语,说的是看久了就会认识。“我就一直看,经常看,就逐步懂了。”“开始也不是每篇文章都懂,我就先画我懂的。画《庄子》时,就将自己当作庄子。画完了《庄子》,再画《老子》,就轻松多了。”

从9岁见到漫画便要立志做一辈子漫画家算起,如今65岁的蔡志忠可谓功成名就。但蔡志忠回忆说,他画哲学漫画的事业并非总是顺风顺水。1990年,他在温哥华画《易经》,画了半年还是不懂。2012年冬天,在厦门参加桥牌比赛期间,他对《易经》忽然就想通了,此后10天里便将《易经》画完。

回顾自己的漫画生涯,蔡志忠说他同样并非都是大红大紫,他也曾遭遇过被人看不起。“刚走红时,有作家怀疑我能否将哲学的深奥哲理讲明白。对此,我始终秉持的观点是,任何人对哲学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可以都是一个切片。但漫画则不然,漫画可以让他们轻松越过哲学的门槛,好像是给了他们一颗糖果,让他们感觉到哲学不是生涩的、苦的东西。”“就像我看一本希伯来文的图书,不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但是通过漫画就可以知道里面的内容。这就是漫画的威 力。”蔡志忠说。

总结创作的体会,蔡志忠认为,漫画书中每一页里面的故事一定不要超过70个字。超过了就很难画。故事一定要内容丰富,但是能够一页画完的,就不要用两页画。这样的漫画书,读者才会爱不释手。

读书是回报率最高的事情

作为多年从事经典漫画创作的漫画家,蔡志忠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见解。他说:“我们平常以为典籍是生涩的,其实用很简洁的语言就能说出它的道理。比如老子,只用了5007个字就将人世间所有的思考写出来了。”蔡志忠建议,小孩子要早早地接触传统文化。“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看书这件事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事情。”

那么,如何让小孩子学习典籍?蔡志忠给出的答案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不能看《老子》,“他们会被吓坏的”,可看成语故事。到了四五年级,可看《菜根谭》。初中时,可看故事性很强的诸子百家。高中时,可以看四书五经这些比较深的书。在学习中,蔡志忠坚持认为自己的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为好。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