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中德语境的乡土与流亡——李洱对话乌尔苏拉·克莱谢尔

2013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德国柏林文学之家(LCB)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共同举办了主题为“乡土与流亡”的中德作家主题交流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了著名作家李洱以及德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人气作家乌尔苏拉·克莱谢尔共同出席,就文学创作、乡土、流亡等主题展开精彩对谈。

熟悉的环境陌生的情感

“对历史中的个人、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和追究体现了深湛的认识水平,在艺术上是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探索成果的一次有力的综合……”这是评论界对于李洱的长篇作品《花腔》的评价。

《花腔》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思想财富和文学智慧、用少有的执拗与郑重探究了个人、历史真实、命运与小说创作的关系。李洱将历史与个人相互创造、相互生发的大喜剧,历史与个人相互漠视、相互愚弄的大悲剧融于这部作品之中。在《花腔》的多角度叙事中,针对同一事件,不同人物出于各自的立场所作出的迥异的陈述,使得人们本以为熟识的真相如同万花筒下的画面,变得陌生新奇。

无独有偶,流亡也会将我们所熟悉的环境变得陌生可怕。本次,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德国作家乌尔苏拉·克莱谢尔的小说处女作《上海,远在何方?》。这部在2008年发表的小说,以不同凡响的艺术表现,将历史事实和艺术想象融于一体,别开生面地勾勒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流亡上海的全景图像,描绘了一个既遥远又熟悉的流亡者世界。

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主人公和情节结构,而是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叙述主线上,断片式地勾勒出了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流亡者形象。在作者的笔下,各个断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自然而然地汇聚成一个相映成趣的艺术整体。《上海,远在何方?》一问世,就接连赢得了多个文学奖项,并很快被译介到世界各地。

真相的流逝现实的反思

两位作家的创作都具有极高的文学水准,而《花腔》与《上海,远在何方?》所体现的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则更值得称道。两位作家在创作时,不仅深受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原型触动,将其塑造成文学形象,更是把作品的背景拓展到了更加深远的社会问题之上。

有评论认为,《花腔》是部描写瞿秋白的小说,但其实小说的真正主人公是历史、和历史中的个体。书中的主人公葛任是真实历史人物的一个影子,好似的一种假设:如果他还活着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李洱曾经提到:“要说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真相,那么此时此刻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就是真实。一分钟之后,它就成了回忆,当我们拿起笔去记录的时候,就已经免不了要丢三落四了,要添油加醋了。”真相仅仅在事情发生当时的一种存在,而后每个人对于真相的反映,都不过是一种具有倾向性的现实。这也便是李洱要在他的作品中所要表达的真相与现实之间所存在的落差。

而克莱谢尔的《上海,远在何方?》也同样是一部基于大量文献、材料与采访所创作出的作品。克莱谢尔很早就开始关注当年从纳粹德国流亡上海的犹太人的历史。1980年,她第一次来到上海,亲临其境,耳濡目染,并结识了一位当年流亡到上海定居的犹太女性,获得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更加给她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让她魂牵梦绕。从此以后,她的文学创作就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几十年间,她坚持不懈地穿行在历史回忆与现实思考之间,走访和查找了所有可能与这段历史相关的档案馆和图书馆,翻阅和研究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回忆录,采访了许多尚健在的流亡者及其后人,锲而不舍地探寻着那些“被置若罔闻的东西”(克莱谢尔)。1992年,克莱谢尔再次来到上海,又亲临实地考察了那些残存的流亡遗迹。也正是这些丰富的资料奠定了克莱谢尔驾驭这一主题的厚实基础。

中国作家李洱与德国作家克莱谢尔是两国杰出的创作者的代表,他们的成长环境大相径庭、文风与创作基调有着各自特点,但对于创作的选材、角度的选取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社会的观察、对历史的责任感也如出一辙,他们以其精妙的作品和精彩的对话,给中德文学交流增加了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