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近期活动预告

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近期活动预告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二十年系列讲座

活动源起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从1994年创始至今,二十年来,推出了近百种优秀专著。始终位居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丛书建立了独立、严格的学术评审和遴选制度,推出中青年学者的力作,推动中国原创学术的发展。为纪念丛书创建二十周年,在金秋季节,三联书店和腾讯书院将联合举办系列学术讲座。邀请目前居于学术前沿的人文学者,也是丛书历年来的作者,走进书店,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将学界的最新课题和他们的所思所想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一讲: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与贸易网络

【主讲】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时间】8月29日(周五)晚19:30

【地点】三联韬奋图书馆

【讲座简介】公元3-8世纪,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粟特人沿陆上丝绸之路东行经商贸易。通过对粟特文古信札、敦煌吐鲁番文书、各地出土墓志的研究,勾勒出一条粟特人东行所走的丝绸之路。粟特商人在路上一些便于贸易的地点留居下来,建立自己的殖民聚落。一部分人留下来,另一部分人继续东行,去开拓新的经商地点,建立新的聚落。粟特人经过长期经营,在撒马尔干和长安之间,甚至远到中国东北边境地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贸易网络。在这个贸易网络的粟特聚落,就成为他们东西贸易的中转站。粟特人实际上是中古时期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担当者。

【个人简介】荣新江,1960年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隋唐史、中外关系史、敦煌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著有《归义军史研究》、《敦煌学十八讲》、《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等,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粟特人在中国》、《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及《唐研究》(1-19卷)等。

【专著介绍】《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8月出版,继《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之后,作者又一部汉唐中西文化交流的力作。以文献、文物、文书和图像资料为依据,聚焦于粟特文化的种种面相,以及在中古中国经济、政治和宗教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书中深入探讨了入华粟特人的迁徙路线、聚落分布、农牧交界地带的生活形态、从聚落到乡里的社会变迁;粟特商队的构成、商队首领萨保如何转变为聚落首领并入仕中国、祆祠的社会功能,并进一步阐发安禄山的种族、宗教信仰及其叛乱基础;利用新出粟特首领墓葬资料,研究了粟特物质文化的东渐,强调入华粟特人的多元文化特性。

第二讲:何谓“柏拉图式爱情”?

【主讲】先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时间】9月12日(周五)晚19:30

【地点】三联韬奋书店三联韬奋书店地下一层学术区

【讲座简介】柏拉图曾经借苏格拉底之口自诩道:“我唯一精通的就是情事。”(Symp.177e)事实上,古代哲学家里面没有谁像柏拉图那样对“爱情”进行了如此深入和广泛的讨论。但“柏拉图式爱情”这个名称是从文艺复兴时期才正式出现的,而辗转流传至今,人们对于它的理解已经逐渐偏离了柏拉图的本意。在这个讲座里,我们尝试澄清并阐发“柏拉图式爱情”的原本的哲学意蕴,并追问其可能具有的现实意义。

【个人简介】先刚,1973年生,四川泸州人。北京大学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自2005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2011—2012年度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系从事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和古希腊哲学,专著有《永恒与时间——谢林哲学研究》(2008)、“SchellingsIdee der Weltalterphilosophie und seine Lehre von der Zeit”(2005),译著有黑格尔《精神现象学》(2013)、特拉克尔《特拉克尔诗集》(2004)、荷尔德林《塔楼之诗》(2004)、弗兰克《理解的界限》(2003)、弗兰克《个体的不可消逝性》(2001)等。

【专著介绍】先刚《柏拉图的本原学说:基于未成文学说和对话录的研究》(三联书店,2014)阐述的柏拉图哲学是一个整体,既包括其对话录中的思想,也包括柏拉图口传的未成文学说的内容,最终在这一基础上呈现出柏拉图通过辩证法一以贯之的本原学说体系。可以说,本书以柏拉图的“本原学说”为线索,勾勒出柏拉图哲学的一幅完整肖像。

第三讲:托普卡珀的哈哈镜——从伊斯坦布尔看世界

【主讲】昝涛(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时间】9月26日(周五)晚19:30

【地点】三联韬奋书店地下一层学术区

【讲座简介】土耳其的首都是安卡拉,不是伊斯坦布尔。可是,为什么刚刚当选土耳其总统、当总理超过十年的埃尔多安在过去这些年里每周都要跑一次伊斯坦布尔?那儿到底有什么令他念念不忘?作为伊斯兰世界中心北移的终点,作为最后一个伊斯兰帝国的首都,除了帕穆克告诉我们的“呼愁”,如果坐在伊斯坦布尔的茶馆里,抽着纳尔吉莱(水烟),我们将因为视角的转换,会看到世界有何不同呢?2005年夏天,昝涛第一次去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的故宫——托普卡珀里有一面哈哈镜,让他难以忘怀。如果已经厌倦了坐在一个地方,那么,就算伊斯坦布尔视野里的世界是哈哈镜化的,不也另有一番趣味吗?

【个人简介】昝涛,1979年生,历史学博士。2007-2009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2010-2011年作为援藏干部挂职担任西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西亚、中亚现代史方面的研究,尤其关注现代化进程、民族与宗教等问题。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

【专著介绍】昝涛《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三联书店,2011)系统地考察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演变,突出研究中的历史学特色,充分关注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发展演变的轨迹,是一部细节丰满、启人深思的国别史研究。当今探究从奥斯曼帝国到土耳其共和国的历史,对于理解同样背负着传统帝国遗产的中国而言,仍具重要的意义。

第四讲:甲午战争期间及战后的容闳:“张之洞档案”所揭示的另一面

【主讲】茅海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时间】9月27日(周六)晚19:30

【地点】三联韬奋书店地下一层学术区

【讲座简介】容闳(1828-1912),广东香山人。他的个人经历极富传奇,是最早在美国大学——耶鲁大学完成学业的中国人。1854年回国,1872年带领中国留美学童去美学习,任管理学童的副监督,后任清朝驻美国副使。1882年任满回国,不久后他又去了美国,一住便是十多年。

甲午战争期间,容闳主动与张之洞联系,提出了抵押台湾、购买军火等主张,张之洞也也让其办理贷款。容闳由此于1895年回国,进行了人生的第二阶段——利用其特别经历与知识,从事经济活动,后又转向政治活动。关于他的这段经历,人们多引用其自传,作正面的叙述;但从张之洞档案中可以看到其另一面,是比较负面的。由此可以看到清末政治的许多特点。

【个人简介】茅海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兼职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师从陈旭麓教授。曾任军事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专著介绍】主要著作有:《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1995)、《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1995)、《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1998)、《戊戌变法史事考》(2005)、《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2009)、《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2011)、《“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戊戌变法的另面》(2014)、《依然如旧的月色》(2014)等。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