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著名作家、历史学者张宏杰携新书《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京官时期)亮相2015北京图书订货会。社科院教授、近代史专家马勇作为特邀嘉宾,与张宏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谈。中华书局大众图书分社社长包岩主持活动。
“市面上写曾国藩的书虽然铺天盖地,百分之九十却是成功学一类。”在谈到创作此书的目的时张宏杰这样表示,他认为,“成功”虽然没有什么不好,但未免太过单调,剩下百分之十大部分也只是从政治、军事或者思想这类宏大的角度去“提炼”曾国藩,一样枯燥乏味。而他想做的,是用细节构建一个立体的曾国藩。张宏杰说:“细节中的曾国藩,远比那个永远正确的‘圣人’可爱。”
张宏杰表示,完成这本书,使他完成了自身的两个“穿越”,一是对曾国藩内心的“穿越”,另一个是对晚清社会的“穿越”。因为抛开其身份,曾国藩首先是一个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人。通过观察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俯仰揖让,可以切身感受到曾国藩在种种艰难面前的犹豫与坚定、拘执与圆通、笨拙与精明,更真切地领略他的人格和魅力;通过研究曾国藩的收支状况,也能够观察清代财政制度以及地方行政机构的运作过程。
张宏杰还介绍了台湾学生书局曾经出版的《湘乡曾氏文献》,里面有一个账本,从买了一棵大白菜、剃了一次头、雇了一次车,到收了别人十两“炭敬”、给某大学士送了三两“节礼”和一两“门包”,事无巨细,悉数记载。读者从中可以读到一个京官的日常生活状态,窥见这个传统社会“最后一个圣人”在隐秘的角落呈现出的“真诚”与“虚伪”,更可以直接体察到清代京官薪酬体系对官员行为的多方面影响。
据悉,此次出版的是曾国藩任京官时期的“账本”,接下来中华书局将继续推出第二本,即曾国藩在做地方官时期的收支状况,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