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文库编撰理念取径前人赢先机

2014年,商务印书馆推出“自然文库”系列,“以博物之精神,体悟自然一草一木;以发现之眼光,感受万物有灵且美”。文库推出后备受读者追捧,也收获了众多媒体嘉许。该文库写作视角独特,譬如《看不见的森林》,主要讲在选定的特定环境里用一个一米的圆环圈了一小块地,然后每天观察它,看这个圆环里面的植物、昆虫是怎么活动和生长的,然后记录下每天看的内容,最后形成了书的主体内容。而《一平方英寸的寂静》,里面阐述的观点则是人们以往环保概念里谈得比较少的,作者强调对环境的保护不是仅仅要保护它的空气、水质、土壤,还要保护声音,其指出声音本身也是环境的一部分。此类独到的选题视角,帮助“自然文库”在卖场中独树一帜。

其实商务印书馆此次推出“自然文库”,也是一次借鉴先贤的成功案例。早在1897年开创之初,商务印书馆就十分重视博物图书的出版,曾于1904年推出一系列中等学堂教材,其中的《动物学》(黄英译)、《植物学》(杜亚泉译)、《地质学》(包光镛等译)等,都是当时最新、最好的博物教材译作。1934年出版的大型丛书“万有文库”中也包含“自然科学小丛书”200种,是自然普及读物的精品。除此之外,还有如《动物学大辞典》与《植物学大辞典》这样的专科辞典,如《地球之表面》、《谈天》、《发酵的生理学》这样的汉译博物学名著,以及如胡先筘《中国植物图谱》、周建人《无脊椎动物图说》、沐绍良《鸟类图》等这样的图谱手册。完全是一种成熟的,成体系、有系统的出版,各种类别均有涉猎。

成功借鉴前人去策划文库的案例还有一些。譬如,《幼童文库》就掀起了民国童书的阅读和出版热潮。海豚出版社推出的《幼童文库》(繁简文对照),是对1934年王云五领导下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幼童文库》的再版。按类似小百科丛书的内容分类编写,文字浅显,图画为主,分为自然、故事和社会等三大系列。重印版《幼童文库》(第一集)以原书的4册合订成一本册,每册以第一册书命名,构成10本,一并推出,其中包括彩绘本与黑白绘本2种。

相似的,《小学生文库》也是上世纪30年代由王云五主编,汇集了教育家、文学家以及各领域专家近200名,涵盖神话、小说、历史、天文等45个门类,共500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该文库也在俞晓群的大力倡导下由海豚出版社再版发行。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上世纪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现在多流转在旧书肆和拍卖场,只可供专业研究或追昔历史者,但其出版理想、编纂思路其实至今仍对后人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这种学识、气魄和构思,至今也没有第二套文库、丛书可与之匹敌。上世纪90年代,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新世纪万有文库”可以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虽然仍有不足之处,但对当下出版界来说,能有这样的决心,已经非常值得嘉奖。业界能否再出现“万有文库”这样的涉猎广博的文库,一方面需要主编和编辑为通人,或退而求其次,专业出版家与学者共同组成编委会,合力酌定篇目;另一方面,还需要精选版本,以善本为底本重排,由名家过手,甚至直接取用公认笺注、版本俱优者排印。当下的许多文库的编纂过程中,对版本学和目录学的认识便有所缺失。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