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讲话 多出精品——关于文学类选题的一些思考

在中央举办的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文艺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引起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响应,也引起了我们从事文艺出版工作的同仁的深入思索,习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集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作为从事出版工作的出版人来说,这些话同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体落实讲话精神,出版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艺图书,我们有以下一些初步思考:

一、突出一个中心。

这个中心工作就是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工作,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在这个过程中,文学出版工作有着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一个出版社,如同一个作家一样,出版物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只有不断推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所谓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就是总书记特别提到的“精品”,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概括言之,就是那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作品。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效果如何,成绩怎样,也应该以是否推出了精品力作来作为最高衡量标准。

二、提高两个认识。

一个认识是:文艺出版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另一个认识是文艺出版要树立正确的效益观。习总书记提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汲取要虚心的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急促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健、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我们要提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认识,从人民的需要出发策划选题,为人民的需要推出作品,使作品真正反映人民的火热的生活和人民的所思所感;习总书记还特别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段话深刻阐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文艺创作方面和文艺出版方面之所以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摆正两个效益的位置,在市场大潮中迷失了方向,从而出现了用低俗代替通俗、用欲望代表希望、用单纯感官娱乐代替精神快乐的作品,我们要在这方面不断提高认识,永远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追求两个效益的统一。

三、落实三项措施。

为了出版社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不仅要提高认识,更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大体说来,我们要在三个方面特别做些努力,一是继续建立一支能够打造精品的人才队伍。多出精品,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要求,为了多出精品就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不仅包括选题策划人才、文字编辑人才、装帧设计人才还要有排版校队人才、出版营销人才,总之,要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需要立体打造,需要多方面人才,没有一支好的人才队伍,精品的出现就只能是偶然而不能批量产生。二是为了精品出版调整出版结构,同时在体制、机制上也做适当调整,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我们已经或还会继续调整出版结构并在体制、机制上作相应调整,如我们成立了“青年文学编辑室”、使“天天出版社”得到较快发展,在挺拔文学主业的同时,强调满足青年和少年儿童读者的需求;我们还成立并会继续完善知名编辑的工作室,成立了“重点项目办公室”和“合作出版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国家重大项目的编辑出版工作,由专人负责与民营出版公司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从而为产生更多精品力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借鉴各种力量。三是密切关注作家的创作,把年度选题规划与月度选题的及时提出结合起来。要产生精品,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及时的反应能力,因为一般说来,精品图书的产生往往有一个过程,需要前期投入,早期规划,但文学作品也有一个特点,作家在创作时往往不事张扬,这就需要我们密切关注作家的创作实践,与作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甚至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在创作中的问题,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依靠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准获得作家、学者、翻译家的信任。

四、努力达到四个目标

经过以上努力,我们力求达到以下四个目标:

一是达到两个效益的统一,一方面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同时获得市场和读者的认可,我们认为两个效益是完全可以统一的,我们出版的《老生》《日头》《洗澡之后》《成长,请带上这封信》都说明了这种情况;

二是继承和完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优良传统。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已经64周年了,已经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我们这些后来者既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也有责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种传统,我们就是要通过不断推出精品力作、不断提高我们的认识、落实各项具体措施来丰富和完善人民文学出版的优良传统。

三是提升品牌价值。64年来,人文社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品牌,但是这个品牌需要不断维护和提升,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概括而言,就是为使人文社的品牌更加令人信服;而作为一个出版社,正如一个作家一样,它的影响力还是要靠精品力作来实现。

四是增强出版社的整体竞争力。

我们所做的一切,还有一个有利于出版社今后几年发展的目标,而增强出版社整体竞争力是出版社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