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岂能只识鸟兽草木之名——三位先生的博物学情怀

rmrb2016053124p27_b

rmrb2016053124p28_b

2015年一个寒冬之夜,审校完《博物之旅——发现最美的鸟》最后一个字,7个多月的奔波与操劳终于画上句号。经我手主编、编辑出版的图书不下千卷,但不计成本、耗费最多心血的却非这套丛书莫属。它源于西方博物学万卷经典,取自海外科学画千幅佳作,虽熟睹数十遍,我仍不免惊叹于它的美。

俗话说:酒好也怕巷子深。资深编辑蔡长虹女士也说:要有大家推荐,才能赢得读者的青睐。我想起去年在北大举办的“科学与文学的对话”活动中,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杨振宁先生、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先生、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曾联袂对话,请他们三位做丛书的推荐人,再合适不过了。

当我手持专门制作的精美样书敲开范曾先生的府门时,心里不免忐忑。他细细地审阅着图书,不时询问其中人物和图片。阅毕,指着英国鸟类学家古尔德绘制的天堂鸟感叹:“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美丽的鸟类,天生尤物,真不可思议啊!”言语未竟,拿起一支钢笔在书的封底写下一段优美的文字:

造化授之以双翅,必不授以四足,其吝如此。造化授以美羽,必不授以美声,其吝亦然。而此书之妙在读者但见其美羽矣,必忘其啼鸣,此书之养目怡神是所固然。

“科学与文学对话”一直是学界的佳话,我向范曾先生提出,可否给莫言先生打个电话,也请他写个推荐语。先生略微沉吟一下说:“打电话不恭,写封书信吧!”

敲开莫言先生的府门,寒暄落座,莫言先生的夫人热情送来一杯暖茶,时值隆冬,寒手执热茶,顿感春意融融。我呈上书函,他看完信,拿起书仔细阅读起来。我告诉他这只是丛书中的一本,丛书介绍和翻译西方博物学的名著,涉及面很广,囊括了鸟兽虫鱼诸门类。莫言先生让夫人取纸书写:“鸟兽虫鱼是人类的朋友,亦是科学艺术灵感的源泉。”他说:“博物学非常有意思,描绘鸟兽虫鱼也非常有意思,我在小说里有意识地描绘动物行为和感知,其中有许多讽喻和象征的意味,妙不可言。”

三联书店原总编辑李昕先生和杨振宁先生比较熟悉,他曾经出版过杨先生的文集和传记,得知此事后爽快地答应帮忙。他很快和杨先生取得了联系,并把书稿快递到杨先生家。一周后,一段热情洋溢的推荐语出炉:

《博物之旅》丛书,印制精美,取材丰硕,是极好的博物知识与博物艺术的书。西方出版界在博物艺术方面比中国先走了几百年:奥杜邦父子的画作早已是西方艺术收藏界的珍品,我们应急起追赶。我希望这套新书的出版能唤起许多读者,尤其青年读者们的兴趣。

杨振宁先生精谙中西博物学研究和发展的现状,在赞赏丛书的出版之余,还对中国博物学的启蒙与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令人感佩。

后来,范曾先生亦得知这是一套丛书,遂又写下一段推荐语:

《论语》有云:“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博物之旅》岂只识鸟兽草木之名,其色泽状貌,宛在目前。莫言得灵感,吾则得范本,其所裨益,因人而异,非可一言以尽。杨振宁先生对此书寄以厚望,岂偶然哉?

半月之内,观看了三位大家撰写推荐语,感慨良多。他们关注博物,心系人寰;关注自然,心系通识;关注艺术,心系科学。科学与艺术、自然与人文应该得到和谐与完美的统一,这才是未来自然教育的目标。我想,这可能是三位先生的博物学情怀,也是商务印书馆出版这套丛书的应有之义吧!坊间不断勃兴的博物学出版热潮和三位先生给予博物学的殷殷之望,使我感受到博物学的春天正阔步走来。

责任编辑:曹宇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