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赵本夫:我还没打算放下笔

7月8日,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江苏省作家协会在北京联合召开赵本夫最新长篇力作《天漏邑》研讨会。省作协党组书记韩松林说,赵本夫是文学苏军中的杰出代表,是江苏文坛的领军人物。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坚守文学初心,永葆创作热情,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唯新是举的魄力不断为文坛奉上惊喜。

赵本夫于1981年发表处女作《卖驴》即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初登文坛便锋芒尽显。随后又相继出版了《刀客和女人》、《混沌世界》、《逝水》、《黑蚂蚁蓝眼睛》、《天地月亮地》、《无土时代》等长篇小说和《寨堡》、《走出蓝水河》、《空穴》、《天下无贼》等中篇小说集,他的作品不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而且视野开阔、包罗万象,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与时代主题,以传奇式笔法呈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人性的深度开掘,为中国当代文坛奉献了一部又一部精品力作。

长篇小说《天漏邑》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向读者报告了一个叫天漏的村庄的客观存在,但却是一种超自然、超历史的存在。这个地方与世隔绝。独特的小气候致使天象诡异;六十年一现的古战场奇观;村人行为古怪,似乎遵守着某种从古而来的神秘的训诫……凡此种种,都显示出这是一个超现实文本,然而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不同,天漏村不同于马孔多镇,赵本夫有意避开了新时期文学被拉美文学笼罩的巨大影响,独辟蹊径,创造了一个东方古代文明的母本,以此梳理东方文明流变及族人性格。赵本夫运用田野调查笔法,对天漏村之异状加以一一考辨,是有意模糊了纪实与虚构的界限,或者占据了虚构与写实的双重优势,得以在真实与虚幻中自由出入,将宇宙自然的奇幻力量与文明进程的诡谲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

与会专家对《天漏邑》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专家认为这是一部人性、文明与自然的“天问”,小说采用双线叙述,一为天漏村人宋源、千张子抗日及宋源解放后追查叛徒的故事,一为大学教授祢五常带领学生到天漏村考古的情节。《天漏邑》情节奇特,常出人意料;书中众多人物均极有个性、生动独特;让人享受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然而,掩卷之后,作者深藏的用意和苦心时时让人心生波澜,追究种种谜题背后的隐喻。

赵本夫谈到《天漏邑》时说:“我在作品中写了一些徐州元素,第一是因为我对此很熟悉,第二是过去我的大部分作品虽然没有离开家乡的生活背景,但直接点名写徐州(彭城)的还没有过,潜意识里是对家乡的一个交代。”而谈及创作近况时,他说:“我一直都没放下创作,退休之后更可以专心创作……我现在70岁,还没打算放下笔,我会继续写下去。”

责任编辑:曹宇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