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辨味与品诗:诗的八堂课

《诗的八堂课》(江弱水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1月版)一书,突出了世界诗歌视域下中国新诗的经典化生成与建构,为弘扬和发展中国新诗、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

该书以专题形式分设八讲。第一讲谈诗的发生学,题为“博弈”;第二至四讲为诗歌的鉴赏论,分别从味觉、听觉和触觉角度谈“滋味”、“声文”、“肌理”;第五至八讲“玄思”、“情色”、“乡愁”、“死亡”涉及诗的主题。这些专题多来自于中国古典诗学的命名。王国维、钱锺书、朱光潜、梁宗岱、刘若愚等名家,均曾尝试以中国古典诗学话语来打通中西诗歌关隘。如何系统地梳理与研究这些诗学命题,协调均衡并重新架构其中的书写秩序,是形成中国诗学古今演变,建构新型现代诗学的首要之义。当然,传统诗学命题在现代人文语境中的再生能力,需要建立在现代诗学和文本阐释的有效性基础上。如“情色”、“乡愁”、“死亡”三讲更是现代视野中的命题。

在世界文学空间寻找相应的契合点及阐释路径,有利于发掘中西诗学相融相通的美学据点。如“博弈”一讲,援引陆机、刘勰、王国维、顾随的文论,并结合柏拉图的迷狂说、贺拉斯《诗艺》、艾略特《批评的功能》等西方文论,将主灵感和主技艺的诗人分为博、弈两端。在“肌理”一讲中,作者比较了钱锺书、翁方纲和新批评派兰色姆、波尔蒂克等人的论述,认为构成肌理或texture的关键是字法和句法,要讲究缜密的品质,注重诗中字句关系的彼此照应。

全书虽然较多引述古今中外的诗人诗作,但就文本细读而言,则更多关注新诗,特别是当代诗歌。外国诗多为旁证式概述,稍作细致分析的仅有莎士比亚、里尔克等人的诗作。古诗中则以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人诗作较多。新诗比重最大,在每讲的“有诗为证”篇里,均以新诗为细读对象,其中又以卞之琳、张枣的诗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欧阳江河、郑愁予、卢卫平、朱朱、冯至等人的诗,重点分析了鲁迅的《野草》。作者不仅把新诗与古诗、外国诗放在同一平台上比较,更着力于中西诗歌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将诗学阐释与文本细读相结合,是全书凸显的研究方法。如在“声文”一讲中,作者谈到各种诗歌音韵的重复、对比与呼应的安排,认为声韵技巧与情思表达必须有机配合。并援引司各特的叙事诗、周邦彦的“情似雨余黏地絮”、卞之琳《白螺壳》的五个“穿”字等例证,讨论诗歌的声律问题。之后,重点解读张枣《父亲》的“猪肚萝卜汤”以及诗中较多的ang韵,认为“诗人就是要选用最吻合诗情的字眼,用声音来配合意义的表达”。在对张枣《厨师》《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诗歌的细读分析中,揭示出当代诗人在声韵、词语、技巧等方面,重视传统诗歌资源的现代转化。

诗歌研究离不开扎实的文献征引、深厚的知识建构,也不能摒弃才气识力、性灵思想的融入。专业严谨的诗歌研究,有助于概括阐释的学理性;行文间跳动的灵气和思想,则有助于展示诗歌审美的趣味性。但两者在具体实践中,常常偏向于各陷一端,这种现象已经引发学界反思。如何将二者有效融合?

作者以鲜明的个性旨趣,提供了一种融学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可贵尝试。在理论梳理中,对联觉与通感的区分颇具真知灼见,如“我们所理解的通感只是六根互用,而联觉是六根并用,不仅是感官的交叉激活,也是多重并发”。这种区别有助于进一步“辨味与品诗”。在研读古诗词时,分析了一般选本不选的稼轩词《鹧鸪天·徐衡仲惠琴不受》、周清真《望江南》,认为其声韵别致。对于一些常见作品的评价,作者更多是点到为止。全书引述资料丰富,力避空疏游移之谈,文本细读较见功力,感性体验丰富,还间有作者本人的诗文创作。行文深入浅出,捕捉诗歌“兴味”,时有吉光片羽,富有散逸的韵致,使得该著雅俗交融,具有切实的可读性。

一个文明的国度,诗的国度,需要像《诗的八堂课》这样简明的读本,既能用于学诗入门,又可作为诗学进阶读物。该书还传达了一种可贵的学术理念:一些新诗的经典之作,足以和古今中外优秀名诗相媲美。在中西诗歌比较视野中解读新诗,阐释新诗经典,可为中国诗歌的未来提供一种思考方向。

责任编辑:曹宇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