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李岩出席中国出版集团“走出去”工作会并讲话

11月7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走出去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出版工作会精神,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展示了5年来的走出去成果,表彰了先进集体,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走出去工作。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出席并回顾过去5年集团“走出去”工作,原文如下:

同志们: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半个月,我们在这里召开“走出去”工作会,意义非凡。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出版工作会议、图书“走出去”工作座谈会、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总结“十八大”以来,特别是集团推进国际化战略以来,集团“走出去”和国际化工作经验;展示集团“走出去”成果,表彰“走出去”突出典型;充分交流新时代的工作经验和新思路新做法;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走出去”工作。首先由我回顾过去5年的主要工作,总结所取得的成绩和认识上的体会,王书记重要讲话会指明未来“走出去”方向。

过去5年,集团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在中宣部、总局的关心支持指导之下,牢记国家队使命,围绕建设“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目标,制订战略,规划发展,始终跟着国家战略走,配合国家外交大局,落实外宣工作要求,主动创新,勇于担当,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五年来,我们在中宣部、总局、财政部等申请资助、获得奖励,总额达八千多万元,有力保障了“走出去”工作顺利开展。特别感谢推广局、进口司的一贯支持。

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制定了业界首个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的文化建设总目标。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的辩证关系,精辟地提出了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的国际传播总方针。“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文明互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抓住了“逢天时、得地利、应人和”的机遇期,将“走出去”和国际化发展作为全集团“三化目标六大战略”的基础性战略,并持续推进。2013年9月,我们召开了集团国际化战略推进会,明确了集团的国际化战略。集团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内容是:近期作响,中期做开,长期做强,总体做实;深化欧美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和亚非拉主要国家市场,壮大周边国家市场;以版权、项目、翻译、数字化、人才、机制为“走出去”工作的“六个要点”。5年来,集团在海外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基本实现了近期作响目标,连续四年获得CBI综合排名总分第一。“阅读中国”广告宣传片登陆纽约时代广场,多次参加主宾国重点活动,多次获得伦敦书展国际出版卓越奖,品牌产品《新华字典》获得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联合国际出版商协会推出国际出版企业高层论坛,连续入选全球出版50强,集团逐步成为世界关注中国出版的标志性企业。

二、抓住“走出去”内容中心话题,版权输出大幅度增长。

以“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和“中国道路的学术表达”为两大中心话题,连续推出了《于丹<论语>心得》《山楂树之恋》《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等为代表的产品。通过现代视角输出传统文化图书900种,通过许嘉璐、厉以宁、陈来、铁凝、贾平凹等一批国内名家讲好中国当代故事。在优秀产品带动国际业务基础上,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威科、劳德里奇、博睿、爱斯维尔律商联讯、斯普林格、德古意特、DK等海外著名出版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连续在海内外多地召开翻译恳谈会,广泛进入海外图书馆、学校、研究机构,聚集百余名海外汉学家等各类译者作者资源,有效提升产品翻译质量和外向型产品选题策划水平。“一聚两推”,有重点地参加国际性书展,在BIBF聚集海外著译者和出版资源,在伦敦书展重点宣传集团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在法兰克福书展着力推介集团产品。与外方合作举办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等文化交流主题活动。“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数量大幅度提高。国际出版合作和版权输出得到了极大推动。2012年到2016年共输出图书版权3729项,其中2012年621项,2013年740项,2014年710项,2015年797项,2016年861项,年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CBI综合排名四次名列全国第一,“经典中国”“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丝路书香工程”等入选数量和排名全国领先。

三、抓住翻译关键环节做文章,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国际化战略中,“翻译”是一个广受关注的工作要点。我们紧紧抓住翻译环节开展工作,带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和走向深入,为“走出去”工作获得实效创造了重要条件。集团国际化战略推进伊始,即组织召开了海外出版翻译恳谈会,迄今在主场已经举办了4届,今年还举办了海外青年汉学家、海外青年编辑两次恳谈活动。同时我们将恳谈会做法推广到国际场合,连续在英国、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塞尔维亚、沙特、伊朗、印度等国开展各种形式的出版翻译恳谈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年来我们团结了百名以上海外汉学家翻译家,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国家,有力加强了外向型图书策划、翻译、版权输出、国际合作出版,为我们成立翻译出版中心、国际编辑部创造了重要条件。

四、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合作,版权输出成果丰硕。

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集团积极领会,主动落实,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先发优势。一是成立了“‘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研究院,由商务印书馆承办,研究院以学术研究带动产品研发,定位为学术出版、咨询、培训机构,研究“一带一路”政治、经济、法律问题,出版专著和数据库,服务政府、企业和大学等机构。二是利用国际平台促进交流合作。2015年在北京首次举办“中阿出版论坛”,与阿拉伯出版商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配合李克强总理倡议,在总局领导下,由中图出面组织,邀请中东欧16国成为BIBF主宾国。在印度、伊朗、俄罗斯、白俄罗斯、罗马尼亚、希腊、阿联酋等丝路国家举办的国际书展期间,精心组织国内团组参展。2015年至今,集团自行组织或参加团组出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次数占出访总数的五成以上,特别是2016年下半年,连续6个团组出访中东欧、西亚、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在2017年的出访计划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比达到70%以上。三是从注重学术品位、重视大众普及、强调专业特色、突出实践应用等四个方面对“一带一路”进行全面阐释解读,出版了《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一带一路”:共创欧亚新世纪》《“一带一路”年度报告》《“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一张图表看懂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历史故事连环画》《“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典型案例研究》等近百种图书。推广互译工程,与沿线国家广泛开展双方文化经典互译和出版,推动“中印经典和当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与印度国家图书公司签署了“中印童书互译项目”合作备忘录;四是精准面向读者,选择沿线国家大学、图书馆、研究机构等,设立集团图书专柜、专架,已在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中央大学卡罗尔一世图书馆设立中版图书阅览室和专柜。在伊朗最大书店设立集团海外中版专柜,中文图书第一次进入伊朗大众零售市场和主流渠道;五是版权输出成果丰硕,2014年至今累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版权输出1506种,占全集团版权输出总数的87%。2015年以来,集团有113种图书获得“丝路书香工程”政府资助,资助总额达到1476万元。其中,《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输出俄文、哈萨克文、吉尔吉斯文、希伯来文等17个语种,《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输出多语种版权,《论语译注》输出印度语和土耳其语版权,《中国种子世界花•沙漠之花》输出阿拉伯语版权,与黎巴嫩雪松出版社签署中国当代文学亮点作品输出协议,与埃及出版商协会签署易阅通阿语数字出版资源合作协议等。

五、出色完成国家任务、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奖励资助为集团“走出去”提供了源源动力。

商务印书馆与孔子学院总部合作,已出版发行《汉语图解辞典》和《汉语图解小辞典》各64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承担中印两国政府项目,出版了《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并致力于互译出版中印经典和当代作品。中图公司承办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和中国图书特殊贡献奖活动。美国公司承担集团重点项目《中国近现代文化经典文库》的选目和版权输出任务。商务印书馆《汉语世界》承担2016年G20峰会官方杭州旅游手册编辑出版工作。2017年中译社、翻译公司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中文版翻译编辑出版工作。出色完成上述工作,既体现了我们集团的使命担当,也是党和国家的信任和支持。5年来,集团牵头各单位积极申请各类国家奖励资助,366种集团图书入选CBI、丝路书香、经典中国、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对外翻译工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翻译工程、版权输出奖励计划、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等,获得奖励资助5327万元(含《文库》13种500万元翻译资助),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项目获资助7项3080万元。八千多万元奖励资助有力保障了集团外向型图书大量“走出去”。在此,我代表集团,特别向中宣部、总局表示感谢!

六、服务全国“走出去”,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国际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集团所属中图公司成为服务“走出去”的主力军。“十二五”以来,中图公司实物出口册数逆势上扬,累计增长达到148.86%。海外渠道进一步拓展,目前出口全球五大洲60多个国家地区,为420家海外图书馆、4200海外书商及连锁书店等提供中文图书。在巩固提高实物出口基础上,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建立了中国电子书云存储中心,打造了国际传播平台“易阅通”,12个大型数据库,拥有30万种电子书、2000种电子期刊、2.7万小时有声书的海量中文资源,面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4万家机构客户、上百万个人读者。积极推进全球按需印刷服务,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一书e码”,开拓出版界“物联网+”,实现了中国图书186个国家和地区72小时直供。2017年北京国际图博会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3244项,占全国输出量近1/3,来自40多个国家的70余位汉学家、译者参展。5年来,中图公司在总局直接领导下,BIBF参展国家和地区从60个增至89个,海外展商从1005家增至1460家,规模全球第二,缩小了与法兰克福书展的差距,已成为家门口最重要的“走出去”平台。5年来,中图公司组织出访参展共组织来自近300家出版单位的2200多名中国出版人,参加美国、法国、俄罗斯、匈牙利、瑞士、巴西、阿根廷、南非、伊朗、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个书展,为我国出版业国际交往提供了基本的服务保障。

七、培养人才、创新机制,为持续有效工作提供基础性条件。

我们高度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国际化战略中将人才工作列为六大工作要点之一,在集团人才强企战略中把国际化人才列为重点培养类别。五年来,共遴选54名“国际化人才”两批次进入集团“三个一百”人才库,接受国内培训3批次。五年来,派遣学员境外学习共13批,145人次。在英、美高校,在法兰克福书展和伦敦书展,选择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学习主题,开展从数周的短期培训,到一年期学历教育。2013年至2017年选派学员分4批共15人赴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攻读出版管理硕士学位。2013年,19人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展前版权培训班,两批45人次参加美国佩斯大学数字化学习班。2014年,20人参加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学院数字环境下的出版管理高级人才培训班。2015年20人参加美国佩斯大学数字化和版权培训班。2016年15人参加美国佩斯大学数字化专题培训班。2017年15人参加英国伦敦书展版权经理和外向型编辑培训班。2016年、2017年成功派遣16位版权经理两次参加沙迦书展国际版权配对活动。初步形成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国际化人才队伍。我们重视建设国际化重点出版社,并给予政策支持,机制创新带动形成工作新局面。要求中译出版社逐步建成集团内出版“走出去”的龙头企业,努力建设“五个平台”,即出版翻译的主要平台、“走出去”的重点项目运作平台、版权代理经营平台、集团国际公共关系的管理平台、海外调研以及项目的策划平台。支持他们合并中版国际公司。目前,中译社拥有一支近20人的外向型编辑专业队伍,“走出去”团队工作水平显著提高。短短几年,中译社业务骨干活跃在伦敦书展、法兰克福书展等重要国际平台,深入当地主流高校、图书馆、行业协会,全面开启中东欧国家出版合作,在南亚东南亚中东国家广交朋友,策划实施总局倡导的“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以及“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海外推广计划”,出版“中国著名企业家和企业丛书”等重点项目。人才选拔和机制创新还顺利孵化了美国公司,重启了业务停滞的中国出版东贩公司。

八、做响又做开,探索从“走出去”转型“走进去”。

区分目标人群,通过高校研究机构和汉语学习人群形成传导,是培育海外市场中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着力推动了“三进”,一是进著名高校,《二十四史》《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美术全集》《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等大批图书进入牛津、哈佛、耶鲁等102所大学图书馆,集团版图书的海外馆藏、品种数国内第一。牛津大学图书馆“中国阅览室”引起反响,多家海外大学邀约共同设立。二是进研究机构。与哈佛-燕京学社联合出版学术丛书100多种,成为海外了解中国当代学术的重要文本。三是进汉语课堂。向全球各类汉语课堂输出汉语教材,其中《汉语图解词典》《汉语图解小词典》出版64个语种,市场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5年来,集团重视重点“走出去”出版单位及其探索创新的带动作用,中译社按“5个平台”建设要求,砥砺前行,默默担当,取得大量成果,积累了更多宝贵经验。总结起来,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走进去”做法,一是率先推出了“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邀请顾彬、白乐桑、狄伯杰、吉莱等一批了解中国、热爱中国的外国学者,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撰写中国题材图书。该计划已签约20位汉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第一辑20种将于今后5年陆续出版,其中《中印情缘》《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一带一路:共创欧亚新世纪》等已经出版,产生了积极反响,取得了比较好的文化认同感。二是创办海外翻译出版中心。2014年以来,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匈牙利罗兰大学等重点国家的重要大学和图书馆成立了“翻译出版中心”,主要聚集翻译出版资源和开展选题策划合作。中华书局在海外中文古籍整理工作中,与牛津大学图书馆加深合作,挖掘并出版了澄清钓鱼岛主权归属的《顺风相送•指南正法》。三是合作成立国际编辑部。过去一年多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译出版社等与美国宝库山集团、德国施普林格、西班牙LID集团、罗马尼亚RAO出版社、匈牙利罗兰大学和科舒特出版社、印度普拉卡山出版社、斯里兰卡Neptunes Publications、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孔子学院和知名出版社、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公司成立了9个国际编辑部。国际编辑部成为主题图书出版本土化最有效的合作模式,通过策划、编辑、翻译、印刷、发行、推广宣传等环节与海外出版机构展开全方位合作。与此同时,不断推动集团海外分公司的建设,完成美国公司设立,重新启动与日本东贩公司合资的中版东贩公司的业务,9月初举行了海外分公司业务交流活动。海外公司的并购谈判也在顺利推进中。

同志们,我们强调,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宣部、总局坚强有力领导和集团上下团结一心,得益于企业战略层面对有效工作的方向引领,得益于越来越多海外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参与,得益于一线版权经理和其他对外工作人员的辛劳和智慧。同时,更要看到面对国际化发展工作面临着历史性的好形势、好前景,我们的工作与上级领导部门的殷切期盼和鞭策尚有距离,存在不足。从过去5年的工作实践,结合学习“十九大”精神,我们有这样几点体会:

中国出版集团定位全球出版业的中国代表队,中国出版集团越来越成为国际出版界关注中国的标志。同时,与海外国际性出版集团在产品进入、市场培育、本土化经营等方面相比,经验缺乏、差距明显,企业形态的国际传播能力不足。首先,核心产品在海外落地较少,影响尚不突出,“走出去”内容建设亟待加强。当代题材内容建设不足,原创的本土化产品不多,多媒体开发有待提高。其次,投入产出意识不足,两个效益有机统一尚未实现。海外经营实体建设任务艰巨,美国公司、中国出版东贩公司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法国友丰书店并购存在困难。三是集团拥有丰厚的内容资源,高质量的产品资源,国内领先的人才资源,国际一流的翻译资源,同时凸显了资源整合和融合发展严重不足。表现在汉学家和翻译资源数据库建设滞后,生产力转换有待挖掘。表现在媒体融合和各单位融合发展不足,数字产品有待推广。表现在产业领域拓展力度较弱,文创产品和乐谱等文化服务和内容服务“走出去”重视不够。四是“走出去”和国际化发展的全部目的,是释放中华文化和中国出版的全球影响。当前,集团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全面启动,海外翻译出版中心和国际编辑部初步落地,同时,策划营销、双方人员选派轮换等工作机制尚未到位,产品进入市场实效不足,“一带一路”方向工作急需实现重点突破。五是人才培养和储备尚不适应未来工作需要,普遍缺乏海外工作实践,海外工作的基本能力尚不具备,本土化建设任重道远。

同志们,“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未来“走出去”工作将全面进入新发展阶段,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继续前进!

我就讲这些,谢谢。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