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回望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日前,《不只中国木建筑》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不只是讲中国传统木建筑,更是讲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

该书从“家”开始,述说中国人如何将“家”与自然共处一室,把你带入中国传统木建筑的大门,伐木、文字、高台、标准、结构、斗栱……四合院、风水、园林、装饰等,丰富的中国传统木建筑知识点, 知识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

传统木建筑的谐趣诗意

对传统的每一次深情回望,都让我们心生敬意。《不只中国木建筑》明明是一本讲建筑的书,却可以讲得莺莺燕燕,如诗如画。

这是一本可以让你很享受的关于中国传统木建筑的普及读物,本书作者赵广超先生是著名的设计师,也是“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图书的作者,他在中国传统木建筑研究方面有着非常深厚的功底。

朱家溍之女、故宫《紫禁城》杂志编辑朱传荣女士表示:“作者的讲述没有勉强的抒情,也没有做作的小儿语。知识点多,而具发散性,语言平实,而饱含诗意。”

本书没有教科书的刻板,有的是谐趣诗意、形象生动的语言:“在家外,月亮总是在照着别人,院子里看到的月亮可像自己家人一样,院子其实就是将天地划了一块放在家里,一个可以让树木从家里向天空生长的房间。”“中国人用木头造出纸张,用木头刻字制版,然后在木头搭建的空间里,一并写下整个建筑和工艺发展史。”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精选近四百幅图片,足以让你在阅读诗意文字的同时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木建筑的深邃意境、恒久魅力。

讲一个传统建筑故事给大家听

谈及创作该书的初衷,赵广超表示:“这本书是为我当时的学生撰写的教材,除了教授知识之外,我亦尝试说一个‘中国传统建筑’的故事给大家听。起初有人不以为然,后来发觉出书后,影响力也颇大。我记得有一次在北京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建筑系教授跟我说,他是因为看了这本书才确定了他的科目,此事亦警醒了我做事真的要认真审慎,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要负责,假如负面地影响了他人就不好了,所以说,在这件事上我也有收获。”

《不只中国木建筑》这本书出版后,多次再版,这几年只能在旧书店才能找到这本书,本次中华书局版本相对于其他版本而言有哪些特点呢?作者就此表示:“这次交给中华书局处理,希望更能适应现今读者的阅读。其实除了出版之外,我们也会做一些展览,希望以新颖、有趣的方式呈现一些传统文化内容。”

掌握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工匠被尊称为“人间国宝”,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多已步入晚年,一些传统建筑的营造技艺也后继乏人,美轮美奂的传统木建筑的保护传承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作者就此表示:要从文物保护体制、传承人的思想意识等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国家立法保护,给予传承人经济奖励等方面来进行保障。

中国木建筑与传统浪漫

榫对卯说:“执子之手”;卯对榫说:“与子偕老。”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是由柱、梁、檩、枋、斗拱等大木构件形成框架结构,承受来自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至迟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就形成了以抬梁式和穿斗式为代表的两种主要形式的木结构体系。

书中各种照片、线条画细心、用心地说明和不时出现的可爱的古装小人儿,总让你忘却了“学习”的劳累。

从树木到房屋,从房屋到院落,我们始终和自然紧紧相依,一直怀着一颗敬仰的心,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本书字里行间,贯穿的是中国文化的优雅、浪漫。

该书还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地方,从建筑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对比。虽然着墨不多,却可以引人思考。

对于如何看待当下的建筑,作者表示:现今的建筑倾向于竞争,为求“最什么什么”,即要比他人出色,结果一幢幢建筑随着时间都黯然地过时了,这是存在问题的。我们不打算复兴传统木建筑,这也没有必要,因为当下的时代正是这样,此书只不过提出一个新的角度,分享更多的方法,比如中国建筑是平衡、是开展式,其本色就是包容。此外,中国建筑是有趣的,它既内藏伦理秩序,亦即社会结构,又有花园的建造。

责任编辑:cy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