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潘凯雄:比结论更重要的是研究的视野与方法

1

《夜光》,李爽 (法)魏明德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一个从事经营管理,一个专业治学;

一个阅读西方哲学与艺术,一个研究中国古典哲学;

一个刷油画,一个泼水墨;

前者是中国女士,后者是法兰西先生;

如此大幅度错位的组合竟然用他们的对话构成了这本《夜光》,谈哲学、谈艺术、谈生命……这些个话题本就“玄妙”,加之对话者又是如此“混搭”,会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结果?这本身就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但好奇归好奇,期待归期待,对阅读本书并有何所得我仍然有种“不详”的预感。魏明德先生我素昧平生,尽管他已出版过20余本专著,发表论文200余篇,另有诗集两种、画册四本,但惭愧的是我的确是孤陋寡闻一无所知。李爽从大的概念上讲虽为同行,但这女子言行举止也颇有几分“神异”,同样不是一个好把握的主儿。

初识李爽,只知年龄轻轻的就已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总会计师,因为初识,也就只限于寒暄,于是想当然地以为这不过是一位“计算女”;接下来,在微信朋友圈中陆续看到她发的一些短章,与其说有点“小资”不如说有点哲学更贴切,由此方知此“计算女”还是位哲学硕士,于是就有点“烧脑”了;再接下来,进一步知道了“计算女”+“哲学硕士”的双料头衔还不够,李爽居然还是个油画家,对我这个“艺盲”而言就更是没有任何话语权了,除去大而化之地感觉李爽的画作用色比较浓艳、画风有些现代之外再也道不出任何心得。

绕了这么一圈,无非只是想说明:从“知人论事”出发对本人解读这本《夜光》是完全借不上力的,只能老老实实地就文本说文本。

在《夜光》中,李爽和魏明德设置了15个话题展开对话。他们对这些个话题的命名并不复杂,这里稍事一一罗列:观看世界——语言、文字与文化,寻找自我,理性与感性,阅读与展览、成长与感恩,在水与火之间,错与对、是与非,不懂哲学的哲学家,伤害、放弃、成长,光明/黑暗,说“谢谢”的画作,创作的动力,谈逻辑,普遍性,天地有大美。这些个话题的字面意义看上去都不费解,同时也清晰地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它们大都不是某个或某几个具体的问题,已然是经过了抽象,具有某种形而上的意义,或者说大都是哲学层面上的话题;二是这15个话题中有不少关注的皆为两者间的关系,大多以“××与××”的句式呈现。

顺着对话的这种大结构解析再往里看,不妨信手列举两位对话者若干具体的看法:

在人与人、种族与种族、文化与文化之间,很多冲突并不是内容或内涵本身引起的,而是不同的语言系统和思维系统导致的。当我们真心考虑心与心之间联系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超越宗教、文化、语言、种族,甚至超越政治与其他很多东西。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因为不讲究那些比较朴素的基础性的概念,就导致很多错误的论述和表达,这些表达并不是指结论错误,而是过程本身发生了错误。当我们的人文理念无法与科技进步相配套的时候,那科技的后果可能是悲惨的。可能是会伤害人类的。平衡下来并不是使两方面都减少,而是使两方面都增多。

世界的本质是关系,不管是艺术还是科学。流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流动让所有的关系成立。有两种伤害。一种是我需要克服的不太好的伤害。另一种伤害,是有一些人合理地挑战我们,这是好的伤害。只有通过黑暗才能达到光。真正的逻辑是要看人所说的话和所写的东西里面有着怎样的逻辑。

以前,不同的国家与文明的未来是没有关系的,但现在人类的未来一定是普遍的。我们既要懂得做梦,也要看清自己的能力与可能性,在这两者之间保持稳健的、越来越好的平衡。

11

类似这样的句式还可以持续引用下去,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一一罗列,无非是想让这些文字本身比较清晰地呈现出作者在讨论交流上述话题时的一个基本思维特点:那就是更加注重传导思维的方法而非结论本身,更加注重将被讨论的话题置于一个相对开阔的空间以便从彼此关系的比较观照中形成意见而非封闭孤立的推演。

坦率地说,本书所研究和讨论的对象有许多是超出了我的知识和能力范围的,我之所以能够津津有味地卒读全书,除去求知的需求更是为其讨论问题的方法与思维方式所吸引,为其内在的逻辑力量所绑架;我之所以还要不揣浅陋地撰文予以推荐,是痛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在充斥着太多非逻辑的武断与粗暴。一些所谓研究看上去激情四溅、铿锵雄辩,也似乎不乏事实材料的支撑,但就是经不住推敲与琢磨,那些个被引用的材料不过是局部甚至是被肢解过的,那些个激情与铿锵是缺乏逻辑与理性支撑的。极端者如同前一段在网上流行的奇葩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技术研究中的指导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关系的认识》之类,这些写字者大约自以为戴上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桂冠就可以畅通无阻,实则都是对最基本学理的一种亵渎与无知。这当然只是少数极端的例证,但在我们的学术研究或一般的言说中,种种非逻辑、非科学的表述更是比比皆是。这样一种学风和习惯,所影响的其实远不止于学术研究,对整个政治生态乃至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都是不可小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夜光》尽管还只是一部对话录,并不是严格的学术专著,但其中透出的严谨的治学作风与方法无疑是本书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由此,我们似乎也可以这样说:比结论更重要的是研究的视野和方法。

作者:潘凯雄 知名文艺评论家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