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出版集团老总眼中的2020

编者按 每逢新年伊始,中国出版传媒商报都会邀请出版传媒集团掌舵人,对各集团上一年度亮点进行回顾和评点,更对新一年行业发展大势进行分析研判,透过他们别具个性与共性的观察和思考,一道感受2020新时代的新气息、新调整、新风向。

·2020出版业大势研判

·在您看来,2020年出版产业将有哪些热点、变化、趋势?

黄志坚:坚持和完善先进文化制度

2019年10月28日~31日,党中央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根本遵循。对宣传思想文化单位来讲,《决定》从5个方面对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的部署,是我们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加强改进各方面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要求。

陆彩荣:更重视主题出版、国际出版、融合出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国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中国社会发展将进入新的历史时刻。总体趋势,我个人认为至少有三个。

一是将更加重视主题出版。图书是人类知识、思想、文化、实践等的综合载体。中国主题图书承载着感知中国、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成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国主题图书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如何策划、出版更多适应国际社会需要的中国主题图书,将是今后一个历史时期的出版大趋势。

二是将更加重视国际出版合作。当今世界,国际交流不断扩大。尽管有保守主义、逆全球化暗流在涌动,但经济技术信息的全球依存度在逐步扩大。任何一国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闭关锁国、信马由缰、独自发展。国际出版的全方位开放合作也是大势所趋。从选题策划到编辑出版,甚至印刷发行的国际化合作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联系也会日趋紧密。没有国际出版合作的出版企业就不可能走好走远。

三是将更加重视多媒体融合出版。纸质图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然是人类阅读的亲密伴侣与忠实朋友,仍然是出版业发展壮大的基本力量与基础依靠。同时,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出版业升级换代、转型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创造了无限机遇。传统的纸质图书包打天下的日子早已随风而去。纸电一体化作为出版业新生的基础,发展仍然势头强劲。由纸质图书电子版带来的图书融合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正在加速成长。电子图书将产生具有电子技术特色与自有规律的迭代扩张与新产品爆炸,建立在电子书基础上的新阅读体验将会不断增强。

王民:突出主线主业突显精品效应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谋篇布局之年。以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出版产业将深入把握新时代要求、新产业形势、新技术趋势,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进一步突出主线、聚焦主业,在内容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和转型升级上书写更多新篇章。

主题出版发展更精彩。《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把主题出版放在内容建设的首位,从政策上明确了主题出版的地位和意义。聚焦出版主业首先要聚焦主题出版,围绕近几年重要时间节点,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版单位将积聚资源力量,加大引导投入,着力从为民族谋复兴中抓题材,从为人民谋幸福中找角度,上接理论天线,下接阅读地气,高质量策划推出一批主题出版物。主题出版不仅会有大策划、大视野、大题材,也会出现更多以小见大、以微见著、以巧见新的原创精品,形成精品出版的龙头效应,创新力、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出版供给侧改革更深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是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内容建设的必然要求,主管部门将加大书号调控、质量调节和社会效益考核力度,出版产业供给侧改革将向纵深推进。一是加快瘦身强体,退出不具有竞争优势和主业无关领域,进一步聚焦主业,完善产业结构;二是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压缩横向品种规模,严控无效低效选题,激活存量,提质增量,优化出版结构;三是加强优质内容供给,注重文化品位,提升阅读口味,做强重点产品线,打造重点书畅销书长销书,持续提高单品效益。

融合出版精品效应更突出。随着AR、VR、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出版产业中的应用,从看书、听书到沉浸式、互动式阅读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阅读方式变革、媒体形态丰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常态。数字化从阅读终端走向内容源头,融合出版将面临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转变。出版单位要坚持专业特色,坚持精品战略,发挥内容优势,借助技术力量,着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推动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

曹征平:新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主题出版仍将是2020年的选题重点。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伟大历史节点,出版业必将应时而动,重点策划推出更多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优秀主题出版物,凝聚起全社会、各民族的磅礴伟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是国家之需、民族之需、时代之需,也是出版人的使命与追求。

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将得到更加深入的贯彻落实。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包括出版业在内的各行业发展的历史任务。出版业将以此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做好强主业、防风险、调结构、提质量、促转型各项工作,为全面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奠定坚实基础。

以新技术驱动融合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明年,随着5G正式商用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版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将更加积极主动地顺应产业格局和传播生态的深刻变革,以新技术赋能出版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和再造,在信息时代发展的汹涌大潮中抢占制高点,努力使出版业发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好地肩负起自身的使命任务。

杨建军:改革向深水区挺进经营向精细化提升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对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承上启下、科学规划“十四五”的重要节点。

纵观行业发展,一是出版改革创新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围绕内容生产、出版转型、融合创新、发展混合所有制等关键性体制机制改革,将进一步向深水区挺进。二是出版服务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作为将更加积极有力,主题出版将大放异彩,出版企业将以更高的站位捍卫好舆论阵地和思想阵地,锻造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精品力作。三是出版经营必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进一步提升,传统出版品种规模将进一步下降,追求出版内容内在的价值含量,追求图书单品种效益回报,大力推进传统出版单位单一收益来源向IP运营、放大全媒介综合收益转变,将从行业共识进一步转变为行动自觉。四是融合出版将呈现清晰路径,传统出版在融合上勇于变革,与时俱进,以越加成熟的项目、平台、模式,在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知识服务等新业态上抢占发展制高点,引导新的数字出版消费模式,争做领头雁,把握主导权。

贾新田:考核更完备管理更规范生态更完善

一是社会效益考核体系将更加完备。近年来,以《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办法》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为重要信号,中央对于出版单位坚持社会效益首位首要、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的重大战略要求愈发明确,“双效统一”出精品将成为常态性要求。

二是出版管理将更加规范严格。书号总量控制执行两年多来,业界已基本适应这一政策。“后书号核减”时代,如何运用好书号资源,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出版质量,是出版业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此外,重大选题备案、三审三校等出版制度的落实将会受到更高关注,出版管理将会更加明确地指向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出版融合生态将更加完善。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出版融合逐渐趋于理性,增值服务、IP开发、文旅融合、出版金融等核心方向和商业模式逐渐清晰。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与出版业场景融合不断深入,出版业也将加快再造基于融合出版的生产流程和组织模式,深度重构出版产业链,更多新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也将应运而生。

蒋达德:智能出版成“新常态”出版融合呈“新生态”

主题出版仍是2020年出版工作的热点、重点。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出版行业理应担当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鼓舞决胜攻坚士气,推出一批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同时,新时代,新使命,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主题出版图书“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也是2020年出版行业应该持续探索的问题。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对出版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出版正在成为“新常态”,出版融合呈现“新生态”。充分分析客户需求、丰富优质内容来源、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构建5G智能网络下的内容互动平台,是出版企业提升转型升级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面对智能时代的技术变革,出版企业必须不忘初心,奋发有为,抓住机遇,积极应对。

尹昌龙:走出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

2020年,全民阅读将持续发挥战略效应,推动出版发行业继续保持“复苏”状态。但受到经济形势、新阅读方式等多方面影响,上升势头会有所减缓。对出版发行业而言,这是略显艰难但充满希望的,要求我们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在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基础上进一步刺激消费、打开市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地拥抱社会资本投入,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地应用高新科技成果,在线上线下融合、书与非书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下苦功夫,真正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

在出版产业,2020年我最关注四个热点与趋势:一是出版产业将更加追求出版质量与单品效益,不再走盲目扩张的老路,而是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出版工程;二是实体书店将越来越成为全民阅读的主阵地,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以书无处不在、文化无处不在的格局推动传统书业成为文化扩张时代的主导力量;三是全民阅读对出版产业的影响将持续发酵,在政府、社会的倾力号召下,读书将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的生活方式与文化风尚;四是数字阅读的比例将逐步上升,日前发布的深圳年度数字阅读报告显示,深圳数字阅读用户已达1856万人,随着5G时代的来临,智能化、高科技对出版发行业的影响将更加明显。

范新坤:地方中小社挑战加剧技术手段更加丰富

随着区块链发展获重视、读者消费方式的持续转变、5G技术的日渐成熟、头部产品效应持续放大、资本的大力介入等,2020年出版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无缝、无边界、高质量的概念不断被放大,挑战和机遇并行。

地方中小出版社面临的挑战加剧。近年来,出版业的头部产品效应日益凸显,好渠道、优秀资源集中向大型出版社、优秀民营出版策划机构集中。如,2019年第一季度,中信出版新书头部产品占比15%,实销前20的品类占比23.5%;自2016年以来,日历书市场销售高度集中,TOP10产品的销售额占七成左右;2019年7月,果麦文化一次拿到杨红樱42部作品的版权。地方中小出版社受地域、品牌、资金、渠道建设等多种因素制约,在优秀作者、优秀资源、优秀渠道的争夺中处于越来越难的困境。同时,伴随着人工成本、纸张成本、办公成本的不断攀升,地方中小出版社面临的困难将会越来越多,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技术表现手段更加丰富。随着区块链技术、5G技术、VR/AR技术、人工智能的不断成熟,出版业的转型升级也必然迎来一个全新的爆发期。据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包括网络音乐和视频、网络游戏、数字阅读等在内的信息服务收入规模高达5660亿元,同比增长22.3%。可见,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容优势,深耕信息服务业将是出版业今后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在这方面,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是一项基础性条件,从2019年AR/VR产品再度风生水起也能管中窥豹。5G的大容量、高速率、低延时的特点,也将进一步助推AR/VR技术的运用发展,出版时间和成本都将大幅降低,展现形式也必将越来越多元丰富且效果更好。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7月推出的《奇妙的博物馆之旅·节气篇》首次采用VR/AR技术,使文物呈现的方式更加立体,上市3个月就销售了1.5万套。

王先宁:抓节点提质量重改革

2020年出版文化产业在我看来有两件事需要关注:一是以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决胜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起始年和2021年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以回望历史变迁、宣传时代精神、描绘美好蓝图为选题策划的热点,以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二是抓住“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的机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精神探索出版融合发展之路,实现出版产业转型升级。

黄轩庄:深化改革加强合作创新业态

2020年出版行业会进一步强化企业治理,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强原创精品出版,提升中国出版创意的国际传播能力,加快融合发展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行业向好发展。

一是深化行业供给侧改革,出版精品化趋势更加明显。行业进一步强调减量提质增效,数量规模与质量效益均衡发展的意识更加稳固,社会效益更加凸显,出版行业切实坚持守正创新,立足中国发展实践和文化建设,策划出版更多的原创精品选题,更加彰显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价值,优质内容生产成为相关文化产业的生产要素中心。

二是中外强化合作,行业国际化发展模式更加成熟。随着中国的世界影响力稳步提升,出版行业的中外合作会进一步强化,中国出版创意“走出去”的路径多向度拓展,中国故事世界讲述、中外出版协同发展等国际化合作发展的趋势更加清晰,出版行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三是业态创新更加活跃,行业融合模式更加丰富。随着中国全面进入5G时代,科技发展会以更快的速度形成对人民生活的全面影响,对出版行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也会有强大推动。跨界、融合等关键词成为出版和营销的重要理念和具体路径,核心内容资源成为行业发展的原生竞争力,内容的立体化出版和跨界融合传播进入新的阶段。

·2020政经产经最关注

·政经产经领域,2020年您最关注哪些关键词?

王民:新发展理念小康社会“十四五”规划

用好新发展理念。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出版产业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关键在于形成新出版理念,以新出版理念为指引,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数量与质量、精品出版与大众出版、引进来和走出去、纸质出版和多媒体出版等关系,增强内容建设能力,健全双效考核机制,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讲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版工作是2020年出版产业聚焦主线的重要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成为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国家出版基金等国家重点项目角逐的重要方面,出版单位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和角度,集中推出一批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程、经验、成就和故事的出版物,形成年度出版热点和亮点。

做好“十四五”规划。“十三五”正在交出答卷,“十四五”已经开题,成为年度关键词、热点词。出版产业将集中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在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十三五”得失、把握新时代要求中,描绘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谋划更多精品出版新项目、转型升级新举措、融合发展新方向。

杨建军:5G新场景政策新红利

2020年,中国将正式走入5G全面应用时代,5G与云技术、人工智能等相融合,会带来又一轮数字文化产业产品形态、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在顶层设计、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已成为出版界数字转型共识的基础上,发挥资源优势,深挖精准市场,努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数字平台,让精品项目脱颖而出,将成为出版企业在万物互联时代占据有利位置的发力点。

同时,国家密集推出的文化产业政策红利,也在推动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创园区不断涌现,一些风格新颖、产品多元的新形态书店不断亮相,成为城市文化新引擎、新地标、新中心。而5G等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将把优质内容、数字平台、文创园区、新型书店有机融合,催生出综合性的文化产业智能应用“新场景”、跨界融合“新生态”。

贾新田:小康社会“十四五”规划

政经方面,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布局之年,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年。在这样重要的历史时期,出版业必须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首要政治任务,强化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脱贫攻坚等方面主题出版工作,充分发挥宣传主阵地作用,策划组织一批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成就、典型人物、先进事迹、亮点工作的优质主题出版物,加大重点主题出版项目的实施力度,更好地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产经方面,要在抓紧落实出版“十三五”规划收尾阶段各项工作的同时,积极谋划“十四五”规划各项工作。一方面对照规划要求赶工期、赶进度、保落实、保效果,确保国家级重点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加强对“十三五”期间工作、成绩、不足的盘点分析;另一方面,必须强化出版“十四五”规划的谋划布局,出版行业要对照国家“十四五”规划任务要求和本行业、本单位的发展实际,明战略、定目标、实举措,强化支撑性项目储备,瞄准发展制高点和漏洞短板,认真研究制定布局“十四五”规划,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贡献力量。

蒋达德:“十四五”规划导向管理

2020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已经启动新闻出版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出版企业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合行业发展实际需求,着力破解制约出版业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困难障碍,研究制定和融合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构建与全媒体建设相适应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要以项目为抓手,积极部署、动态管理、狠抓落实,发挥专业特色,集聚优势资源,做好项目储备。

出版导向管理是出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活动更加隐蔽和剧烈。出版从业人员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好意识形态关、政治导向关、价值取向关、内容质量关、印装质量关。

尹昌龙:先行示范区宏观经济政策黑科技

2020年我最关注三个关键词:

一是“先行示范区”。当前,深圳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奋力建设“先行示范区”,积极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特别在全民阅读推广、书城书吧建设等领域,将进一步发挥“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效应,保持领先、扩大影响,力求为全国业界创造更多“先行示范”的实践经验。

二是“宏观经济政策”。既包括中美贸易谈判等一系列影响市场环境的重要事件,又包括实体书业扶持等一系列影响产业发展的调控手段,这对2020年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出版发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是“黑科技”。科技是出版发行业迅猛发展的重要“羽翼”,特别是处在新时代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随着许多过去无法想象的“黑科技”的不断涌现,整个出版发行业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功能愈发强大的“智能书城”已逐渐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视野。作为深圳书城模式蜕变升级的全新旗舰,闪亮登场的深圳书城龙华城也将在新的一年以5G、AI等最新科技展开全栈探索,在书业场景中挖掘更多智能之美。

范新坤:转型升级服务多元化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消费结构不断换挡升级,让人民更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更注重精神文化享受,由此带来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对文化设施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但需要丰富的品种、优美的环境,还需要新鲜的体验、便捷的服务。消费者对实体书店的新期盼、新要求,必然推动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顺应新时代,紧跟发展潮流,持续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阅读和文化消费方式,也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转型升级带来的不仅是销售额的增长、人气和流量的不断增加,更重要的是全员的改革发展信心明显增强、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要主动认清形势,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工作,以高质量的产品供给和良好体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服务读者的方式更加多元。融合发展的步伐不断推进、技术手段的丰富完善、转型升级的加快实施,出版业服务读者的方式将更加多元,尤其是在精准服务方面。对出版板块来说,有声平台、知识付费、5G+AI、短视频等可以将丰富优质的内容资源,以立体化、可视听、精度高的方式更好地传递给读者,实现内容资源的增值服务。对发行板块来说,开设24小时书店、校园书店、共享书店已是一种常规操作模式。在可预见的未来,打造无人智慧书店和网红书店、拓展研学旅行、打造品牌文创产业、深耕教育装备业务等依然是重要着力点。

王先宁:区块链影视寒冬

第一个关键词是“区块链”。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为出版产业指出了一条新的融合创新发展之路。区块链作为将“信息互联网”转向“价值互联网”的颠覆性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安全可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特点,引起了政府、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而对于出版产业来说,区块链不仅能提供众多的热门选题,还能通过在版权保护、公司财务、贷款、文化教育、电子商务、人工智能、零售中的应用为出版产业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区块链与出版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是我们今后关注的焦点。

第二个关键词是“影视寒冬”。整个2019年,影视行业都处于低谷期,演员、投资方、院线、影视基地的日子都不太好过。由于对电影的投资下滑,优质国产新片上映较少,前三季度国产电影票房同比下降,而电视剧的制作数量比2018年同期减少近三分之一。这个现象非常值得同样是内容生产者的出版人关注。影视行业的低谷当然和投资,包括整个经济下行有密切关系,但它并不妨碍《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等高水准、大制作IP在行业普遍低迷的时期成为爆款。这说明我们的观众、消费者正在慢慢进行一场“消费升级”或者说“品位升级”,大众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提高了,不再那么好“忽悠”了。过去那种随便改编一部网络文学IP、请一两个“顶流”就可以圈钱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这个现象对于我们出版人来说是必须关注的,我们出版的图书、生产的内容也必须“品位升级”,用高质量的文化精品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文化消费的需求,这也是高质量发展所蕴藏的含义之一。

黄轩庄:5G产业智能经济

政经产经领域,最让人期待的是5G产业、智能经济,更加智能化智慧化的科技支撑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对于出版而言,可能就是从“出版+”到“出版×”的业态重构,把优质内容和价值从以阅读为中心的产业链推向更广阔的社会层面的产业生态圈,以更具业态吸引力和文化辐射力的方式,进一步渗透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2020集团发展最着力

·2020年,贵集团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黄志坚:优化人才结构、产品结构、

资源结构、投入产出结构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出版集团作为中央文化企业和出版“国家队”,要牢牢把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出版导向这个根本职责,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自觉承担起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开创出版工作新局面。2020年,集团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聚焦整改落实、结构优化、提质增效,做到稳导向、稳投资、稳增长,努力建设国际著名出版集团。

2020年中国出版集团将在四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优化干部人才结构,进一步为出版工作守正创新提供坚强保障;二是巩固主流出版地位,优化产品营销结构,进一步在“做响”基础上适度“做开”国际化;三是推进集团化战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进一步提高企业治理能力;四是推动文化科技融合,优化投入产出结构,进一步培育数字经济发展动能。

陆彩荣:建设世界一流国际传播机构

面对新趋势,着眼新发展,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出版事业在2020年里将更加突出政治建设,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贺信精神,坚持国家站位、国际定位,坚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牢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理解中国的神圣使命,加强向世界介绍新时代中国的能力与水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

一要继续精心做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之江新语》等习近平总书记著作的国际翻译、出版、发行工作,向世界讲好最现实最鲜活最精彩的中国故事。

二要大力加强中国主题图书的策划、编辑、翻译、出版、发行力度,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等,全力加强“读懂中国”“人民中国”“辉煌中国”“大美中国”“学术中国”“丝路百城传”等大型丛书国际合作出版发行力度,用好中国主题图书国际合作机制,着力提升国际合作出版发行质量,夯实中国主题图书国际联合编辑部的工作基础,着力提高中国图书中心建设质量。大力提升图书多媒体融合开发与新产品新形态新业态创新力度,加强国际版权合作,积极提高出版数字经济比重。

三要全力做好中国主题图书国际推广发行工作,在深耕已有国际发行合作渠道的同时,积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国内外发行力量,提高中国主题图书的国际覆盖面和到达深度,让中国图书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2020:出版加油!中国加油!

杨红杰:“四大抓手”“两个轮子”

2020年,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狠抓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主题出版。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作为出版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大时间节点,围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重点任务,加强现实题材、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出版,不断推出更多蕴含中国精神、彰显主流价值的优秀作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是抓精品生产。充分发挥集团编辑委员会的智库作用,强调精品生产战略,策划推出一批作者层次高,选题内容好,既有较好的文化传承传播价值,又有较高的市场销售前景的重点出版物。严把出版物的政治导向,严把图书质量管理,力戒浮躁之气,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坚决清除粗制滥造的文化垃圾,努力出版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三精”作品。

三是抓融合出版。以“现代纸书”项目为抓手,建立技术服务体系,补足融合出版发展短板,强化新技术在出版物的应用。积极培育出版新业态,面向不同受众需求开发有声读物、网络出版物、多媒体印刷出版物等新兴数字出版产品。努力打造具有较强内容整合力、行业影响力的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加快版权资源多样化运营的步伐,努力拓展版权价值的不同实现形式,延伸出版产业链,实现出版价值最大化。

四是抓发行阵地。在天津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继续发挥天津市全民阅读“排头兵”的引领示范作用,依托天津图书大厦承办天津市全民阅读办公室主办的各种读书推广活动。组织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所属的天津市新华书店和出版社积极参与书香地铁图书漂流活动,继续打响天津市“书香地铁”品牌,为建设“书香天津”贡献更大的力量。在成功打造200个城市书吧阅读新空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天津市新华书店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不断焕发新华书店的生机和活力。

王民:做强主业做深融合

以高站位为原则,做优主题出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主题主线,把握时间进度,重点围绕通俗理论读物、文学作品、少儿读物、科普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主题图书,强化线上线下传播,推动主题出版增质增效,以主题出版引领全年精品出版。

以产品线为龙头,做强重点出版。要见树木更见森林,深入分析内外形势变化,在宏观上抓结构布局。抓住制定“十四五”规划契机,在专业化垂直化细分化上下功夫,在打造重点产品线上开发重点出版项目,加强选题论证,完善审读阅评,突出规划引导,健全扶持奖励,着力推出一批、规划储备一批精品出版、大众出版、“走出去”重点项目。

以“内容+”为纽带,做实融合出版。坚持专业化发展,立足内容建设,深挖元数据,突破数字营销短板,推动纸质图书向数字化、有声化、融媒体化转化,让高质量内容通过更丰富的媒体形态产生更大效益。坚持精品战略,依托融合发展实验室,强化产学研带动,适应多样化、个性化、分众化阅读需求,推进“乐龄听书”“版权资源管理系统”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专业化数据库。

曹征平:推进“四名工程”加快转型升级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2020年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加强改进出版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加快转型升级,实施精细管理,全力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坚定不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落实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把加强党的领导和持续完善提升企业治理水平相结合,切实把党的领导嵌入企业治理的各个环节,持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巡视整改成果,以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引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深入推进“四名工程”建设。以出名书、建名社、培育名编辑和出版名家为着力点,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坚定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围绕国家重要战略、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先进文化等重大主题宣传,策划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出版物,不断提升集团公司优秀内容产品的供给能力。

三是加速转型升级步伐。以谋划建设融合出版中心为抓手,通过打造出版资源数据库、宣传营销推广平台和编辑业务支持平台,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深度整合内容、数据、平台和渠道等各类资源,以大数据支撑选题策划,以互联网拓展市场营销,以新技术再造出版流程,拉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四是努力提升管理运营的质量和效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对表对标中央和河北省委政策文件,立足企业自身实际,及时补充完善各方面规章制度,及时总结提炼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方式和手段,切实把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纳入科学规范的制度化轨道,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提升集团公司管理运营的质量和效率。

郭元军:守正创新融合发展

2020年,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将按照“上规模、调结构、促转型、强开放、树品牌”的总要求和“做强主业、做大产业,关联跨界、内合外联,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总思路,持续践行“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持续坚守“主业主责、出版优先”,持续推动“五年同进、五治同行”,持续推进“对标对表、晋档升位”,持续强化“创先争优、高质发展”,持续打造中原文化守正创新的引领者,努力提升全国出版传媒集团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位次,加快成为中国领先、世界有影响的现代出版传媒集团。

一是坚守初心做强出版主业。中原出版人的初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强做优做大出版产业,不断服务、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新需求;中原出版人的使命是:擦亮叫响“出版豫军”品牌,打造当代中国文化高地,实现“出好书、济天下”和“一书济天下、一书传千年”的出版情怀。2020年,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将坚定实施出版优先发展战略和创意策划牵引战略,做到主题出版突出中心、出版模式创新变革、正向激励导向鲜明,继续推动“河南出版出彩计划”落地落实落细,持续聚焦“出版豫军”获奖书、资助书、畅销书、版贸书“四书”打造,聚力影响力、传播力、竞争力、生命力“四力”提升。

二是坚持定力推动转型升级。持之以恒推动新华书店、新华·百姓文化云、新华超市、新华快的“四个新华”一起做、一起大、一起强,新华书店中心实体卖场将按照“打造一家书店,点亮一座城市”的理念,打造成为文化消费中心、线下体验中心、品牌运营中心和当地文化地标,云书网将尽快完成技术的新一轮升级,确保崭新面貌的云书网尽早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新华·百姓文化云将切实发挥平台文化资源整合、文化活动举办、文化信息传播的媒体资源。

三是坚定信心扩大开放合作。中阅和瑞公司将持续发挥和充分放大平台公司集中管控、统筹运营、要素整合、资源协调等作用,在保理金融、文旅地产等方面持续发力,有效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持续发挥中原股份、中阅投资、中阅国投等资本平台作用,实现通过战略重组、资本并购来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整合产业资源。

四是坚定不移实施精细管理和精准治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决有力织牢制度体系、增强执行意识,坚定不移强化精细管理、实施精准治理,持续提升在制度的框架下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持续释放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效能,将企业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能力的提升。同时,继续推动治亏、治欠、治库、治非、治财“五治同行”,持续深化覆盖全系统的薪酬改革,重点拓展干部能上能下改革,探索实行人员能进能出改革。

五是坚决有力强化党建统领和融合引领。将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与省委巡视整改落实工作结合起来,拿出过硬措施持续整改,为集团公司“两个高质量发展”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杨建军:五大理念带动集团迈上新台阶

2020年,辽宁出版集团将继续把牢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对内以“服务杯”“品牌杯”两大竞赛为引领,抓住改革创新、资本运作、数字化转型三大关键,创造政策给力、集约管理、激励干事、助力产业链协同增效的四大环境,强化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开放合作共赢、资本运作能力、股权多元化、资源协同联动五个经营新理念,迈上文化创造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激发、两个效益充分彰显的新台阶。

集团将坚守使命担当、彰显文化情怀,以打造出版精品的高原与高峰为目标,以《精品出版项目中长期规划》引领2020年乃至“十四五”出版主业发展战略,进一步做好主题出版,充分展示新时代“辽宁好书”形象和价值追求,进一步强化图书产品线品牌建设,实施好重大选题、重点文学作品等出版工程,全力推动各出版社提升核心竞争力。继续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依托新平台推进文化产业基金运作,实现优质资产注入。做优“鼎籍学堂”“布老虎听书”等在融媒体、大教育等领域有亮点、有特色的平台项目,向全面互联网化的新媒体集团转型。继续用好集团图书出版基金、产业发展基金、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基金,用好出版选题研发中心、教育产业研发中心、融媒体研发中心“三大智库”,规划沈阳、苏州、大连三大电商运营中心建设,全面推动北方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运营,释放“平台+科技+金融”引领效应。

贾新田:构建“四个新高地”

2020年,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12344”发展战略,推动集团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一是构建主流文化传播新高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加强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和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牢固树立出版工作的阵地意识,切实加强导向管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强主题出版和主题发行。

二是构建精品力作出版新高地。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扶持奖励力度,引导晋版主业做大做强做精;拓展出版资源,完善专家库建设和与专业机构的战略合作;实施品牌战略和“一企多品”工程,打造集团品牌群;打造数字出版、投融资、多元文创三个现代产业方阵。

三是构建现代教育服务新高地。做好教材教辅出版发行,积极开发新品种,拓展市场覆盖面;推进教育服务数字化工程,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大教育”,在幼教市场、教装设备、研学旅行等方面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实现教育服务提质扩容。

四是构建行业人才集聚新高地。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机制,统筹做好青年干部选拔和成员单位班子建设工作,广泛吸引高层次人才;建立和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大力营造鼓励创造、扶持创新、宽容失误、允许试错的良好环境;制定出台《特殊人才贡献奖励办法》,采取多种激励手段,留好用好特殊人才。

尹昌龙:五大发力点打造深圳阅读名片

展望2020年,深圳出版集团将重点在五个方向上发力。一是加强精品出版,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集团旗下海天出版社将组织推出一批与特区40年密切相关的精品佳作,以饱含情感、满怀深思的作品总结回顾特区40年创建历程,并对未来建设“先行示范区”提出美好期待;二是完善书城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视野上重点推进湾区书城建设,并进一步推动“深圳书城模式”的外溢发展,加快深圳书城在合肥、哈尔滨等城市落地绽放的脚步;三是提升文化会展,在今年成功创办首届深圳书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这座爱阅之城自己的书展办出品牌、办出影响,打造深受市民喜爱的城市文化菜单与享誉国内国际的城市文化名片,为书业与相关文创产业打造高端的、富有活力的平台;四是深化数字出版,坚持内容为王,重点推进数字教育产业模式研究,不断增强内容吸引力;五是扩大智能应用,在从内容出版到图书发行等贯穿上下游的全产业链中,广泛应用最新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进一步发挥高新科技在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蒋达德:打造现代文化企业集团

一是着力打造导向正的现代文化企业集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建立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的制度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和价值取向,加强主题出版和政治理论读物的宣传发行。落深落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是着力打造主业强的现代文化企业集团。继续大力实施出版精品开发工程,加强图书产品线建设,完善出版扶持奖励措施,提高图书单品种效益,打响“闽版好书”品牌。深化与人教社的战略合作关系,巩固提升人教版教材在福建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拓展大中专教材教辅市场。稳步实施全省卖场的升级改造和业态梳理,加强乡镇图书网点、校园书店建设,打通服务读者“最后一公里”。加快印务资源整合,做强书刊印刷,发展高端精品印刷、包装印刷、创意印刷。

三是着力打造结构优的现代文化企业集团。加强集团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出台与全媒体建设、融合发展相适应的激励措施,推动集团产业结构优化。积极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提升书店网点数字化管理水平,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大对外投资项目的风险管控,同时探索通过对外股权投资等形式,加大对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力度。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大中青年干部的培养、使用力度,优化集团人才队伍结构。

四是着力打造活力足的现代文化企业集团。根据产权关系和出版、发行、印刷企业的不同属性,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用好书展、图片展、闽侨书屋、海外中餐馆等交流合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福建故事,扩大中华文化、福建文化的影响力。

李久军: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推进改革创新,加快龙版传媒股份公司上市工作进度。2020年,全力打响上市攻坚战,严格按照上市公司标准持续规范集团及股份公司“三会”运作,全方位解决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上市障碍和其他瑕疵问题,健全内控制度体系,强化合规管理,加快改革上市工作进度。围绕智慧教育服务、按需印刷和智能印刷、校园书店建设、研学旅行服务等新业务,积极培育募投项目和文化产业项目。推进集约化经营,盘活房产资源。加快资产、财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启动出版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推进股份公司资金集中管控全覆盖,健全资金风险防控体系,狠抓增收节支,细化房产管理,多措并举提高企业效益。进一步整章建制,创新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着力优化人才结构,打造学习型企业。

二是深耕出版主业,扎实推进书报刊出版精品化、精细化、精准化。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2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节点提前进行出版布局,精心策划打造一批高质量主题出版物。着力扩大精品出版项目建设,做到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确保重点出版项目圆满结项。创新出版管理制度,完善出版人才保障和成长机制,强化对精品出版正向激励。树立更加鲜明市场导向,积极学习借鉴同行业成功经验,立足龙江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做精做优产品线,努力推出一批具有全国性影响力、“双效”俱佳的畅销书、常销书。推进报刊传媒集团各报刊产品整合,努力形成更大市场影响力。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扎实推进俄罗斯全媒体出版公司建设项目,有针对性地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机构拓展版权合作,努力讲好中国故事、龙江故事。

三是推动传统业务转型升级,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积蓄新动能。出版数字化转型方面,加快“数字资源云聚合”平台、知识服务型数据库建设工具推广应用,依托东北数媒公司及各出版社谋划一批新的数字出版项目。书店转型方面,巩固龙江新华书店连锁化成果,提高连锁中枢运转效能,优化业务结构,持续拓展馆配馆建业务;持续推进门店改造升级,深入实施“服务进校园”计划,设立一批中小学校园书店,积极涉入高校校园书店建设领域;开拓研学旅行业务,力推“一本书的诞生”“绿色北大荒”等特色线路,推广哈尔滨、亚布力冰雪项目。印刷升级方面,推动印装流程智能化升级,探索按需印刷,大力开拓市场“活源”,不断提高印刷质量和效益。新媒体建设方面,积极建设“黑龙江网”,聚焦本地民生新闻和生活资讯功能,深耕优势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涉入文创产业,涉足生活服务、教育服务、政务服务、会展服务等细分领域,打造同城生活服务平台、民生服务电商平台等,不断拓宽市场空间和渠道。

王先宁:立足产业优势发展“产业云”

第一,提升出版产品内容质量、内容品位依然是2020年的重点发力方向。2018年,贵州出版集团提出了“名家名作”的出版方向,并于北京专门举办了签约会,签约了一批知名作家。2019年,我们在这一方向上迈出的步子更坚实。2020年,这一方向依然是我们发力的重点,并配套加大对出版主业的投资力度,对“名家名作”这一出版理念的挖掘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要进一步拓展。

第二,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出版传播格局。我们将集中优势加速发展数据融合智能创新,加快集团数据系统的整合,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会员的共享共用、流量的相互转化。以用户和内容为基础,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推动电商、出版、知识服务和新媒体传播体系的全面深度融合,促进业务升级提升,全面提升内容运营能力,更好的服务用户。

第三,将举集团之力做大做强教育出版板块。扩大资源集约,改革教辅出版经营主体,整合教辅的编辑、印刷、发行团队,加大力度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教辅。加强发行渠道建设管理,进一步探索推进“贵州省中小学馆配图书服务中心”筹备工作,打造专业图书馆配经营团队。

第四,立足产业优势发展“产业云”。将贵州出版文化引领与电商进农村战略相结合,构建辐射贵州全省乡村的智慧物流服务网络,围绕线上线下电商业务拓展和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架构以市县物流分拣中心、班车、乡村服务站为核心节点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以信息化、智能化设备为载体,加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依托贵州领先的高铁网络、公路网络,以贵阳为中心,辐射周边省辖市县的物流分中心,打造电商物流产业园模式,建设智慧物流配送骨干网络,为农产品进城搭建快捷通道,构建综合性“大物流”云平台。为丰富乡村文化建设,构建农村产业革命的知识平台,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服务,为贵州全面实现小康、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服务。

第五,产业园区经营。贵州文化出版产业园是贵州出版集团投资建设的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工程。目前,园区在硬件方面已经建设完毕,2020年,集团的物流板块、印包板块将陆续进驻园区,同时园区的招商引资也将全面展开,意味着2020年园区将整体进入运营阶段。

黄轩庄:推进“质量·效益年”建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在2020年会继续推进“质量·效益年”建设,推行精益化管理,推动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继续推动出版主业高质量发展。以产品质量全方位提升为中心,以产品线优化调整为抓手,加大品牌发展建设的资源整合与统筹协同力度,聚焦主业,强基固本,突出优势,加快创新发展步伐,推出一批“双效”俱佳的优秀出版物,打造一批分量重质量高的精品主题出版物,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二是进一步提升融合发展水平。贯彻落实集团“出版+文化”双核驱动理念,积极探索出版主业传统发展优势的转型升级,驱动教育和少儿板块的产品升级、服务延伸,带动人文社科和文献板块立体出版、融合发展,促推文艺板块、艺术板块跨界发展、创新发展,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全面提升集团多领域、多门类、多形态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融合发展水平。

三是全面巩固国际化发展优势。以国际传播品牌“艺术之桥”的升级建设为驱动,全面强化海外并购建立的成熟产业链的发展,充分发挥以艺术设计为主体的海内外协同创新平台功能,积极构建共享发展平台,充分释放海外优质资源和发展优势的示范引领作用,巩固集团在中国出版国际化发展中的领先优势;完善以克罗地亚、马来西亚和日本为支点的海外自建平台建设,构建以童书出版传播为主体的中日马克四地联动出版平台,加快形成链接中东欧和东盟地区、辐射欧亚大陆的国际童书出版传播生态圈,提升集团少儿出版的国际影响力,塑造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广西师大社模式”。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