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四个苹果》:文学的新空间

继2014年小说《生命》在中国翻译出版并于当年获邹韬奋年度外国小说奖之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鼓励下,大卫·瓦格纳与我共同选定将这部小说献给中国读者,虽然此书首次出版是在《生命》之前,距今已十年之久,然而,在如今译成之时,看书中面目,竟愈加亲近熟识。

e0c36ff4021f47ee89b60e88cf8022e8

相比较大多数小说家对人物创作的执着,瓦格纳对场景的选择颇具匠心。《生命》的场景是医院,撼人的力量产生于生死之间,这次他选择了超市,这个普通人的日常去处,魅力何在?生活场景与文学的关联,超市也许最不令人关注,咖啡馆、电影院、机场,都更具文学的基因,让人有所期待。瓦格纳的这一次选择,让超市不仅成为舞台,甚至还成为角色。当读至末尾“推开超市的玻璃门,走到户外”,当街道上的阳光,重又照我如路人,那一刻的心情,却似电影院散场的恍惚,一部商情纪录片、言情片、科幻片?梦幻工场?时间机器?魂与魄同样有了游走的感觉。不再纠结《生命》的生生死死,没有躯体的痛苦与灵魂的沉重,逛超市的体验也会是生命的体验,阅读的愉悦终究还是要触及灵魂。

超市体验之一:纪实的场合

从超市的入口到超市的出口,“我”在这个有限区间,看到的是商场里的货物,陈列着的和没有陈列着的。这里发生的一切,极具古典戏剧色彩,却不似古典戏剧那样讲一个故事,似乎也无意去讲故事,从购物车的发明、到某个连锁超市的创建甚至鱼条、菠菜的包装,都是实录。手里推着购物车,足迹的前移是线性的,顺着“我”的视线所及,对商品排列序列、品牌作解释,此时的“我”,是悠闲逛店的顾客,关心着商品。这种移步换景的叙事方式,勾画平凡的日常外形,恰似一幅市井画。这个框架承载的似乎只是作者对商场场景的专心。而对商品背景知识作注,使一般人熟视无睹的商品有了知识厚度,此时的“我”,是理性的学者,区别于一个只在乎商品价格、商品表面特性的顾客,诸如:

我的购物车型号是EL240。它27公斤重,110厘米长,60厘米宽,有四个直径12.5厘米的万向轮,容积238升。如果放袋装牛奶,能装238袋。

有经济学教授因此把这本小说放上了大学市场经济的课堂,因为它提供了教科书般的案例。

我从一个商店装修商的业务目录上得知,一个货架子的齐眉之处,叫船头,属于一个超市最畅销的售货区。厂商要提供特殊条件和赠品,才能够在这个位置陈列他们的商品。

甚至还有消费心理的体察——

我买我知道的、看中的和一直买过的名牌,我买这些比买那些没有名字的更开心。

超市体验之二:理性的觉悟

我一定要买什么吗?环保意识已经深深夯入我心,我知道,正确的生活方式是较少产生垃圾,或者最好就根本不产生垃圾。环境保护意识,如L所说,是我们的一种新宗教,由此,可以很容易统一起几乎所有的人,甚至是不同的人。就是这么简单:毫无顾忌地摧毁环境是可恶的,对鸟类、蝴蝶、蟾蜍、鲸鱼和枪鱼的保护措施是好的,保护动物和环境的做法顺应我们的未来。可在这儿,在超市我总处于道德的冲突中。

这是小说要做的事吗?但这似乎足够让人喜欢,一些逛街的太太们如此写着读后感:天天逛超市,原来没有觉得这么有趣,不知道还会有这么多有意义的知识。一个作家环保主义与世界主义意识是会在小说中增加许多现代文明色彩的,平凡的物质世界也因此有了人文的绚丽亮色。

我网店边缘那小小的购物车却知道一切,它记得我订过的每一本书,电动牙刷和羽绒枕头。给我的感觉是,好像有人准确知道我要什么,我还会对什么感兴趣,给我资讯,也告诉我别人对我了解多少。别人知道,我多大年纪,我住在哪儿,我大概挣多少,透过我名字和住址能分析出我大概是什么样的教育程度,也许还会知道,我是否喜欢吃袋装土豆泥、鱼条,还是其他的冰冻鱼,或者我是否买冷冻的食物,分装的奶酪或是喜欢吃哪种酸奶,我每天读书几分钟,还有坐在电脑前多长时间,是否在担心养老问题,我是否在期待一个好的床垫,我多久开一次洗衣机,是否用柔顺剂等等。

熟悉于现代网购的人们,不会没有同感,但会有同样的忧虑吗?

可当你读到下面这段文字,还会认为这仅仅是记录和考证吗?

有一回,L跟我说起大西洋胸棘鲷,以前当其他食用鱼还足够的时候,只是偶尔顺便被扔到船上,而现在为了供应市场,换了个名,叫恺撒鲈鱼,人们在新西兰沿岸和南美的深海大举捕捞它。它可以活到一百五十年,而今,有不少成了人们的盘中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有的鱼子,比食客的外婆、太外婆还要老了。这事儿,L对我说,不久就会完结了,因为恺撒鲈鱼在深海里也藏不住了,在可预见的时间里也不会有了,正如星鲨那样,人们熏了它,当熏鲨鱼干卖。

以色列人类学者哈拉里认为,人类先是把地球大地上的很多动物吃光了,包括那些原始的巨兽们,好在有些动物深藏于海底,能够逃避人类的捕杀。可如今人类有了先进的科技和工具,还是能把那躲在深海的动物打捞出来吃了。未来还将如何?瓦格纳写作时一定还不认识哈拉里,哈拉里也远没有流行于中国,思想者的担忧却早已有交集。

超市体验之三:追忆的旧情

相比较,有一种浪漫,作者表现得不动声色,若隐若现的L,点石成金。

我曾梦想着,我的一辆购物车和另一辆购物车相撞,那里面放的食品竟跟我的一模一样。同一种奶油,同一种橙汁,同一个品牌的矿泉水,还有几样相同的东西。这样的梦,我做过好几回了,那样的一辆车自然是由一个令人激动的美丽女子推着,我根本无法不立刻爱上她,而她也同样如此,我们俩瞬间明白,我们彼此注定,但我们似乎还要防止共同命运的发生,我们同时向同一侧躲让,先是互相堵在左侧,然后是右侧,于是我们都稍稍迟疑了一下,我们或许是站在一面镜子前面?——不,我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只是从现在开始也许就只需要一辆购物车了。

L,“我”的生活中一段挥之不去的恋情,随意间想起L的话,杂志封面幻化出L的笑,不能忘怀的情感,时隐时现,无所不在,在整个过程中,“我”情不自禁的叙说,是摆脱她影子的努力,却同时证实着她的存在,愈盖弥彰。

这是条看似不经意的虚线,刻出的却是一个“大坑”,自己陷进去,又把读者带进去了:回想着与L的相遇,街角的文具店,偶然的遇见,却有命中的注定,想着:“如果不是这样,没有在那一刻走进这个店,没有遇到L,生命又会是什么样子?”生命拥有各种可能性,但永远如水东流无法回溯,只是往前,任何一块石头,都可能改变水流的方向,任何一个偶然,都可能改变生活的轨迹。哪一种爱是必然的呢?既然不是必然,又从何而来的“唯一”?美丽的誓言出于爱情,爱情却不会听凭誓言。如同爱情发生的偶然一样,消失一样不可阻挡。作者是无奈的失恋者,叙述一个过往的美丽,而在寻常的失恋故事之上,流露着思考的智慧,这智慧是冷静的,冷静甚至延伸到对L的看法,并没有美化为情人眼里的西施。L是一个有不少瑕疵的独立女人,德国这样的女性不少,受过不错的教育,有不错的知识背景、品位和公德心,可她说走就走,义无反顾,倒是怀念L时的“我”成了善感的情人,顾盼之间献给了读者想看的爱情故事,如恋歌,一段逝去的失败的男女之情,它缥缈,却又这么现实,可信、可感、可追忆,这样的故事不会缺乏共鸣。

我在想,如果那样多好啊:我现在就站在一个摊子前,能买到从前的味道和度假的香味,普罗旺斯的夏日,苏尔特岛的海盐风,阿尔卑斯山坡的草地,外婆的味道,初中体育课后教室的气息,土豆地窖的霉味,婴儿的奶嗅和青春期第一个男/女朋友的味儿。我很后悔,我没有了那些有L气味的东西,她的香气散发掉了。

袁宏道的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一样的可遇不可求的遇见,不可言说的言说。

至此,一本略带惆怅的爱情小说,已经可以令人满足。但如果仅仅如此,也许我们可以在上火车前拿起,打发漫长旅途的寂寥,而下车就可以放下,走入川流不息的街市,随即将故事相忘于旅途。但作者没有将这一段情止于“我”的回忆,更像是要让它置于滚滚红尘,让人在繁复的人间众相中偶见它的沉浮,作家有精彩得多的画面要展示给你。

超市体验之四:臆想的前景

另一类穿越时空的神游,看似传统小说思维中的蒙太奇穿插,实现了真实与狂逆的无缝衔接,透出后印象主义的不同视点,它脱离写实的基调,反转为先锋文学的狂舞。洞见人性的式微和未来物质主义的无奈,作者在超市里看到的又会是什么?

这一个个小水族馆式的格子里,人的身体在里面游动。小小的透明软管连接着他们的鼻孔,显然他们的身体躺在胶状物里。此地,商品说明牌表明,我可以就在这里找一个新的伴侣,这儿营养盆里悬浮着未来的伴侣,等待着来做你的朋友、配偶或情人。他们穿着白色的腈纶紧身内衣,眼睛是闭着的;气泡时不时地从嘴角冒上来,男人码放在女人边上,每一个都有各自的格子——我不禁想到了餐厅的水族箱,在那儿,客人们可以挑选鱼,同样还可以看到这条鱼最后游泳的样子。另一块牌子还指示说,这里展示的一些可以购买的身体,完全是赤裸的,空的,没有记忆,但也可以有别的一些选择,我继续读下去,产品说明显示,可以让他们拥有与你共同的过去,安装进共同度假的记忆,另外,还可以获得一些诸如共同记忆的照片,我在想,就像我和我女朋友在巴黎的迪士尼乐园、在威尼斯、在拉斯维加斯等地的照片。粘在每个格子上的产品具体说明可以帮助你作出选择:喜欢运动,乐于助人,对文化感兴趣,善于烹饪,会外语。

作者自由的灵魂,在超市里游荡,在商品、货架与哲学中穿越。

在这个商店,婴儿被封好,像鸭子和鹅那样冻成白色,放在窄窄的敞开的冷柜里;对那些嫌养婴儿麻烦的人,也有二到四岁稍大一点的孩子出售。

超市可以出售配偶、情人、婴儿,不仅可以满足各种需求,还可以挑选有各种记忆烙印的。虚无荒诞却是真实人性的折射,欲望无止境的人性正以科学的名义,将一切成为资本,一切成为商品,进步的一切手段,不是增加对人的情感、人性本源的追溯,反而是更加物化甚至商品化,瓦格纳不动声色,极致点化,令人不寒而栗。这癔症般突然放飞的不着边际的思绪,有着一种逃不脱的逻辑,人类继续走下去,终究会是这样的结局。

超市体验之五:非场所的理由

瓦格纳的小说理想在一个市井超市中得以实现,把超市布置成为舞台,一个布景讲究的舞台,一个动感灵性的舞台,在商品堆里,让人感触着社会生活乃至生命的脉搏,超市和商品陈列架成了道具,也同时成为主角——作者的理由是:

超市是一个货物和品牌的博物馆,它们保持着最贴近时代的展览空间。一个艺术家只要把所有的东西套上一层薄薄的蜡层,然后就等着,直到超市周围生长出一堵高高的、穿不过的荆棘树篱笆墙,那么在二十年后就会出现有关过去了的这个时代的蜡铸,这儿横竖放着的是我们生活使用和赖以生存的一切。更有意思的当然是,如果一个超市能像庞贝城那样被火山爆发时的火山灰埋葬,两千年之后又被挖掘出来,未来的考古学家会很激动,因为可以预见,不久就根本没有超市了。不久我要的一切都从家里或办公室订,——正如我在晚会上碰到的那个男人所做的,我之所以记得他,就是因为他信誓旦旦地说,他已经三年没进任何超市了,他在网上订购所有的东西,只有在紧迫的时候,他才会到那些越南人开的全时制店或加油站去救救急。

超市自上世纪出现,就是现代经济学关注的重点,而作为社会学观察的日常生活,由于列斐伏尔、米歇尔·德塞尔托、海默尔等文化学家不同以往的角度的切入,成为后现代文化社会学剖析社会的重要对象和路径。而文学家的眼光又会在这里找寻什么?一个公共的场合,有所有人生活所需,商品作为静态的陈列,是当下生活的瞬间凝固,是从科技到生活方式的最准确的定格,也许我们热衷于从考古发现中穿透历史,描述社会,把判断力放在显微镜下,而当眼下商品毫无掩饰地展示在面前的时候,我们却是会像忘记健康一样忘记审美,对世界缺乏鉴赏力的。瓦格纳把这样的定格设为舞台,让所有的商品有了时代和历史的表现力,成为信息承载、情感承载、道义承载,这自有他的信念所在。

这信念来自于作者热衷的“空间非场所”的理念。在以往的论作中,作者对法国人类学家马克·奥吉(Marc Auge)的空间非场所理论(non-lieux,non-places,Nicht-Orte)曾有多次阐释。奥吉的关注点在于从传统的人类学研究对象村庄类的居住场所转到了人类暂时驻足的公共空间,如机场、车站、公园、超市、咖啡馆之类非长久安居之地。传统场所的意义在于身份认同感、与人的联系性、历史性,而非场所人们不在意个人身份,也没有共同记忆,不构成固定社会关联,人们只是一种契约式的暂时关联。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命运、行动和思想发生变化,也可能发生联系。对这样非场所空间里的人类行为观察所得到的故事形象、引发的哲学思考恰是当代文学所承担的道义。故事的发生地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人们不再从一个有特殊性的个体环境里找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公众空间成为有意义的气场,陌生的、互不交集的人物和真实的、虚幻的形象,都有了上场的可能,在这样的临时场合,个体身份忽略,人自由而孤独,恰是文学视角的切入点,作者创作的自由度很大,读者感受的认同感也因着自身经验的参与,变得更强,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文学环境的颠覆。当代生活的日益开放,这种“非场所”作用也在增强。在这个意义上,对超市这个非场所的选择,是作者对社会现代感的把握。某年某月某天某人发生的某事,是在非场所,构成的是“非关系”,传统的场所特征消散,故事特征也消散。至此,后现代的非场所意义出现,虚幻的结构性意义也同时强大。

非场所的强烈的非个性化特质,瓦格纳创建了个性化的文学场所。

超市体验之六:哲学的担当

超市人物众生相,可以是经验主义的理解,是考证式的知识注脚,是写实的陈述,令人有新知的拓展、体验与愉悦。视角的多重,才是成就小说创造性的文学意义。复杂的叙事结构,从叙述学角度说,叙述分层作用各异,超市是元故事层面,在这一层次中,我们可以用现实的文本去验证小说的构建,一种亲切的现实感吸引着读者;叙述者回忆L的故事是浪漫的,小说诉说过往的故事,追忆似水流年,读者情绪受感染;而当视线所及飞扬出去的荒诞,却引领读者到了另一层,成就了小说跨越的意义;虚幻与现实文本突如其来的衔接,叙事层面的任意跨界,体现文学本能与特质,揭示的却是人性变化的永恒意义,甚至还就是人性失落的意义。臆想的层面是先锋派出色的点睛,隐喻拓展了认知的价值,承担了哲学道义:这之间的穿越,如时间机器中所说的“这是人类必须承担的风险之一”?结局如何评说?

米兰·昆德拉曾说小说家的三个基本本能:讲述一个故事;描写一个故事;思考一个故事。《四个苹果》没有讲述故事的完整起始终结,如同超市陈列的商品,任人挑选。它的丰富,是写实,也是荒诞,情爱的体验、诗化的情致、非理性的思考,在这里都散发出柔美的意韵。读者感受知识与狂想、哲理与诗意,在虚与实之间的商品,不仅是现实的陈列,也是诗意和哲学的承载。

超市体验之七:苹果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此书完成于十年前,作者对很多技术的想象如今都已经变成了现实,未来小说的意义消失了,证实了预见的趋势,而可怕的是,还有一些预见会成现实吗?人体可以买卖,灵魂可以买卖,甚至可以编辑,基因编辑的婴儿若已诞生,这小说中的编辑人体又有什么不可能呢?那一天的到来,离人性本身越来越远了,还是越来越近了呢?技术的发展使人的生活便捷,也加剧了自身异化,这却是必然的。十年,很多已经变为现实的预言,得到了时空的印证,有幸仍未变为现实的预言,下一个十年呢?但愿历史长河中即便有石头改变河流的流向,而人性也不会流失。

从超市入口到出口,从日常回到日常,故事没有推进。若没有荒诞的延伸,“我”的纪实叙述是档案式的,这是德国许多作家对待真实的一种态度,这样的精神在瓦格纳这样的作家的叙述言语中获得传承。但从烟火气到异想天开,是一个作家游荡于超市的灵魂,一次美学散步,将日常重塑为艺术,他的话语消失在各层面间,没有一次开口的机会,却用视线和思绪从超市的入口开始,碾压着每一幅画印,拓出了现实与非现实交织的图景。一个走走停停的超市顾客,一个恍恍惚惚的灵魂,走出超市,路上的阳光能让灵魂又回到体魄,成为一个路人甲。

超市依旧人来人往,商品依旧层出不穷,超市的体验仍有期待。无论亚当夏娃的神话苹果,牛顿的科学苹果,还是乔布斯的现实苹果,当你再走进超市,想起瓦格纳,想起这四个苹果,一定多注入了一个灵魂,苹果已不再是那个苹果。瓦格纳再次以平常语言于日常场景,成就了非常文章。

责任编辑:戴佳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