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百年五四,从“彷徨”到“呐喊”

记人民音乐出版社团支部参观北京鲁迅博物馆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耀眼明星。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集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深化拓展“五四”期间主题团日活动,5月12日,人民音乐出版社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赴北京鲁迅博物馆参观学习;5月21日,由团支部书记孙海玉讲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史》主题团课,课后团员青年分享了参观学习的思考与感受,在交流中共同感悟革命先辈的信仰力量。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是主要承担鲁迅和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人物、重大事件有关实物、资料的征集、保管、研究和宣传展示等工作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包括鲁迅博物馆馆区和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本次参观的鲁迅博物馆馆区内有鲁迅故居及鲁迅生平陈列展览。

文学创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

鲁迅故居是鲁迅先生在京的最后一处寓所,也是鲁迅在京四处故居中唯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处遗址。

在这样一座青瓦灰墙的小四合院中,鲁迅先生完成了《华盖集》《野草》《彷徨》《朝花夕拾》等著作。团员青年们发现这里从建筑到空间陈设,都朴实无华。团员青年刘子璐说: “他的卧房,只有简单的一张桌子、一张床,旁边的柜子里也少有东西。几本手迹,上面依稀可见鲁迅先生当年奋笔疾书的痕迹,仿佛让人们看见了那个皱眉沉思良久,又俯首匆匆下笔的人。脑子里万千的思绪随着时光流逝一点点洒在纸上,在这小屋的每一天,都是人们思想前进的一大步。”

image002

团员青年在院内踌躇,感悟孕育出那些旷世巨作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

革命事业:“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博物馆陈列厅分上下两层,上层主要是鲁迅先生从绍兴出生一直到北京时候的生平大事。地下一层主要是鲁迅先生1926年以后离开北京一直到1936年去世,在厦门、广州、上海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image003

1918年5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大胆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鲁迅笔耕一生,战斗一生,始终为人民、为民族、为真理而战,他是一面鲜艳的战斗旗帜,他是那个时代的‘另类’‘叛逆’,一个属于那个时代的人却拥有了不属于那个时代的思想。” 团员青年杜艺江说道。

文化行动:“旌旗蔽空的大队”

鲁迅先生1931年在上海倡导发起了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新兴木刻从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他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统区美术的主力军。当时的版画是以艺术家和革命者的双重身份出现,以艺术作为战斗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它的巨大作用。由于鲁迅的倡导,进步的艺术青年拿起了木刻刀,组织起木刻团体,在上海成立一八艺社研究所。

image004

自此,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似星星之火燎原了整个中国大地,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艺术实践,如今已经终于成为一片“茂林嘉卉”,并已组成鲁迅于生前所期望的“旌旗蔽空的大队”。团员青年马予涵提到,“第一次了解到鲁迅的美术功底、设计造诣和审美能力,认识了一个文学造诣与艺术造诣并存,会生活、懂生活、接地气的鲁迅先生。”

通过参观丰富详实的馆内资料,鲁迅先生披荆斩棘、艰难跋涉、奋然前行的一生形象生动地浮现在眼前。纵观鲁迅先生的一生,可以用其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来形容他,那些曾在黑暗无光的时代里,产生的彷徨,发出的呐喊,至今仍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

团员青年们非常珍惜本次参观学习机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未来要将学习党史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一是了解文化巨匠,学习百年党史,感悟思想伟力,增强政治自觉;二是充分立足本职,发挥岗位职责,重实干、重实绩,敢担当、勇作为,增强履职能力;三是面向新时代、顺应新形势、落实新要求,增强责任意识,提升自身素质,凝心聚力为出版社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陈晓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