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第十一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落实数字化战略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年收入超万亿元

10月27日~28日,第十一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举行,以“落实数字化战略 开启十四五新篇”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总体要求。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出席开幕式,并调研党史学习主题内容数字化联合展区等特色展区。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发布的《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面对突发疫情,逆势上扬,全年产业收入超过万亿元,达到11781.67亿元,同比增加19.23%,为“十三五”圆满收官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张建春强调,在向文化强国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数字出版业要坚持守正创新,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助力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建设;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决防止资本优先逻辑侵蚀社会效益优先原则;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树立一体化发展的思维理念,重塑促进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优化促进一体化的发展环境,真正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全方位的相融相通;要坚持内容为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构建品类丰富的数字出版精品体系,通过技术赋能,不断增强数字出版的吸引力影响力;要坚持系统性创新,在打造品牌企业上重点布局,健全完善支撑数字出版创新创造的产业体系,构建适应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完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体系、激励机制、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数字出版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夯实数字出版繁荣发展的人才根基。

中宣部副秘书长郭义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冯士新、文改办主任张海明、传媒监管局局长李宏葵、印刷发行局局长刘晓凯、进出口管理局局长王志成、反非法反违禁局局长戴岩松,北京市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等出席开幕式。

业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汇聚,研判数字出版产业热点难点、发展趋势。国务院研究室专题调研组组长刘应杰,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黄强,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华,参考消息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周效政,人民政协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王相伟,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高锦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范周,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董事长汤潮,中文在线集团常务副总裁谢广才,中国知网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东,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刘长明,中欧数字协会副主席王莹,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柴哲彬,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培尧,建知(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岳建光,财新传媒有限公司财新网CTO陈硕等嘉宾在主论坛做主题演讲。中国邮政集团报刊发行局、中国数字文化集团、石油工业出版社、安徽智通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本届数博会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报刊发行局联合主办。

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魏玉山以“新规模、新发展、新趋势”三个关键词对2020~2021年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进行了概括。

数字出版产业实现新规模。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传统书报刊数字化收入增幅上扬,新兴板块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数字出版产业实现新发展。出版业融合发展提速增效,网络文学逐步构建新生态格局,数字教育出版步入调整期,有声读物呈现精品化、智能化、场景化,数字内容营销体系逐步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步入深水期,数字内容产品“走出去”成绩突出,产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数字出版产业呈现七大新趋势:

一是顶层设计更加完备。出版业“十四五”规划已完成编制即将出台,数字出版将作为出版实施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于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将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数字内容生产分发模式加速变革。数字内容的分发方式从单一的机器算法,迈向“算法+身份认同”的新阶段,用户对专业和权威的内容更具信任度和认可度,建立健全数字内容价值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同一内容的多形式、多维度呈现趋势明显。

三是数字教育迎来赛道变革。2021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等教育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对K12领域特别是线上K12领域的监管。素质教育成为K12领域的新蓝海,正在步入快速成长期。音体美等领域受中考政策的影响,成为素质课程的核心,呈现出红海趋势。职业教育成为数字教育的新风口,市场日益细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数字教育加速调整,传统教育出版单位因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专业性、规范性,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四是知识管理和服务迈向中台化。在知识图谱技术支撑下,出版单位通过搭建知识管理平台,对知识资源的获取、共享、应用和创新等过程进行全面管理,进行知识汇集整合、组织处理、建模分析、管理治理、服务应用、场景构建等,将知识与出版业务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的知识协同创新链条和知识服务体系,推动出版知识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创造更大的业务价值。

五是数字内容产业市场格局趋向竞合。数字内容领域头部企业合作加强。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等领域都从过去的“单打独斗”迈向“组团发展”,呈现出“合纵连横”发展态势,通过战略合作,以谋求发挥出“1+1>2”的叠加效应。

六是全域化数字内容营销格局逐步构建。“消费分化”和“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对企业的精细化运营和全渠道建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构建全渠道、全媒体、全链条营销体系将成为下一阶段出版单位加强营销能力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七是区块链提速落地构建数字版权新生态。

科技赋能  数据驱动

为强化博览会交流、展示、交易功能,本届数博会在重点展区设置、论坛活动方面做了诸多创新。

大会设置了第三届中国出版业知识服务大会、2021数字资源建设高峰论坛、中国报刊融合发展高峰论坛、第十一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数字出版人才论坛、全国纸电一体供需合作论坛、版权运营与IP授权论坛、有声内容产业合作论坛等多场交流活动,为产学研对话搭建平台。

最新的数字内容和技术成果展示令人耳目一新。展区特设了党史学习主题内容数字化联合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联合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联合展区里记者看到,中国出版集团展出了数据库、有声书、电子书、数字设备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和成果,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中华书局古联公司建设的古籍知识服务平台“籍合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旗下《三联生活周刊》建设的“三联中读”平台、商务印书馆“语言资源知识服务平台《涵芬》APP”及“商务印书馆民国期刊总辑全文检索数据库平台”、中图公司“5G新阅读”、中版文化公司“口袋阅读”、中版数媒公司“悦中医”知识服务平台、“一书一智界”融媒体平台等近20个融合出版平台和项目产品。

“赋能”成为数博会上的高频词。无论是李岩谈到的“以科技赋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是黄强提出的“推动数据赋能出版全产业链协同转型”,亦或是数博会首次亮相的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实验室联合展区,都表达了科技赋能出版的意愿。2021年初,国家新闻出版署确定了42家实验室为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重在关注共性关键技术的跟踪、攻关与应用研究,推动出版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等创新。

如何才能融得广融得深?答案在于推动“出版+”,拓展融合范围、领域、应用场景,再造出版产业链。人民卫生出版社正是这方面的深度探索者——结合自身的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推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文化,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知识管理和服务迈向中台化”成为趋势。据岳建光介绍,该公司自主研发、搭建了从数字加工、资源管理、资源发布与运营、移动应用等方面的运营中台,统一用户登录、内容资源发布和入库及电子商务系统,将所有数字产品和数字平台的终端在后台连接在一起,体现了数字出版整体融合平台的优势。社科文献出版社依托多年积累的学术专业内容和学术资源,完成了内容生产数字化的智慧学术出版平台建设和学术出版数据运营平台建设,形成了数据库产品、电子书、有声书、视频产品等数字产品矩阵,开拓了面向学术机构定制学术科研服务平台业务模式。

此次数博会参展企业数量、规模持续扩大。既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等多年参会的机构,也有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报刊发行局、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有限公司、安徽智通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新面孔。

责任编辑:陈晓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