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齐白石:70岁“也应歇歇”

在很多人心中,齐白石是一位大写意花鸟画家。近几年来,齐白石山水画的价值逐渐受到重视,而齐白石的人物画之名其实远早于他的花鸟画、山水画之名。使他能抛弃斧凿、以画养家的正是他的画像本领和美人画。

齐白石曾在给胡佩衡的一幅画中题跋道:“余数岁学画人物,三十岁后学画山水,四十岁后专画花卉虫鸟。”可见,他的艺术人生,其实是从人物画开始的。齐白石在做雕花木匠时,常常为乡邻们绘制神像来养家糊口。当时照相技术尚未普及,肖像画在民间的需求量很大。按照湖南的当地风俗,为活人画像称作“描容”或“小照”,为逝者画像称为“描遗容”。在拜入胡沁园门下前,齐白石曾随湘潭民间画师萧传鑫和文少可学习肖像画。

据《白石老人自述》记载,齐白石回忆他人生中的第一张绘画作品便是8岁时摹拓的雷公像,他常常为乡邻们绘制神像来养家糊口。正式踏上绘画道路后,除了为人画写真像之外,齐白石还擅画仕女,他“琢磨出一种精细画法,能够在画像的纱衣里面,透现出褂袍上的团龙花纹”,并被称为“绝技”,因此在湘潭当地赢得了“齐美人”的称号。他在《白石老人自述》中谈及胡沁园时说:“他老人家不但是我的恩师,也可以说是我平生第一知己。我今日略有成就,饮水思源,都是出于他老人家的栽培。”

除了为人画写真像之外,齐白石也常作宗教类题材的画。1902年开始远游后,齐白石才将绘画重心转向山水画和花鸟画创作。但他在人物画上的探索并未停止,大量人物画稿更证明他在人物画创作上反复推敲琢磨,用功甚勤,创作了大量诙谐生动的艺术形象。

1919年移居北京后的齐白石,既无资历,画风又不与主流圈子相媚,在官气十足的京派画坛中像他这样初来乍到的异乡人,定会受到排挤。据他的儿子齐良末后来回忆说:“人家都是老八股的那些人,很看不起他,可是没有办法呀,人家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齐白石是这样一个宽广的心性,不在意眼光,不计较得失,但也会绘制《人骂我我也骂人》作为回应,而且画过多幅。画面总是只有一个白胡子老头,盘腿而坐,伸出手指指向别人,但头转向另一侧,表示出不屑,这是齐白石真性情的流露。这样的题材直抒胸臆,又有几分幽默,用一种轻松诙谐的笔触表现出对世态的不满和嘲讽。

《也应歇歇》画面是一个躬身蜷作一团的老者,头埋进衣袖里一半,眼睛眯起来,似乎正在小憩。这个瞬间的状态十分诙谐,几笔挥就,人物神态便跃然纸上,既体现了老人闪烁着智慧灵光的幽默感,亦为老人精神世界的自我写照。

齐白石的勤奋是出了名的。据《白石老人自传》记述,在齐白石70岁那年,他的得意弟子、55岁的瑞光和尚圆寂,老人到莲花寺哭奠了一场,回家后仍然很难过,引出思绪万千:“人是早晚要死的,我已是70的人了,还有多少日子可活?这些年,卖画教书,刻印写字,进款却也不少,风烛残年,很可以不必再为衣食劳累了。”他认为自己“也该歇歇”了,但他依旧马不停蹄,又提笔画了20余年,好像身不由己,欲歇不能。《也应歇歇》题识有提到“用雪个本”或“雪庵本”,但完全是白石风格。

累了要歇歇,是人的自然欲求。这最平常的情景一经白石老人描绘,就有了新鲜的含义:是勤奋辛劳者的自我劝慰。为此他还刻了两方印章自嘲:一曰“苦手”,一曰“有衣饭之苦人”。《也应歇歇》包含着白石老人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索,表层喜剧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层的生命感悟。荣宝斋出版社近期出版的《荣宝斋日历·壬寅2022年·荣宝斋珍藏书画选》中收录有荣宝斋珍藏齐白石创作的四幅人物作品,其中有两幅便是《人骂我,我也骂人》《也应歇歇》。

齐白石自称“余自四十以后不喜画人物”,但不喜欢画并不是不画,从现存的齐白石人物画中就能看出,他对某些题材的人物画多次描绘。如齐白石喜欢画的《老当益壮》,画中老人手持拐杖,轻松而又自信。作品不但用艺术的形式记录下齐白石的形象,也真实地反映出齐白石一生之中不断变化的丰富而又精彩的内心世界。

责任编辑:陈晓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