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领风气之先 探学术未来

8月20日,商务印书馆“日新文库”第一辑新书发布会暨第二辑专家论证会在商务印书馆礼堂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丁耘、王中江、王东杰、任剑涛、刘北成、刘宁、刘永华、李猛、张生、罗新、孟彦弘、黄洋、渠敬东、瞿旭彤等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充分肯定这套丛书的出版价值,并为丛书出版出谋划策。商务印书馆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顾青参加会议并讲话,总编辑陈小文主持会议。

1

“日新文库”第一辑新书共计六种,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学科,第二辑经过专家学者的评审论证,严格把关,遴选出精品佳作。它们充分体现了我国青年学者的优秀学术成果。

汇聚学术新成果 建设学术新高地

“日新文库”是商务印书馆于2021年启动的重点学术出版项目,主要出版45岁及以下的中国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的优秀成果。丛书以人文社科研究为主,首重创新。

创新首先体现在发现新课题,创立新方法。收入第一辑的《中国内陆资本主义与山西票号:1720—1910年间的银行、国家与家庭》摒弃了单一的经济视角,挑战了西方学界刻板印象,为思考近代中国社会打开新思路。《事象与事境:中国古典诗歌叙事传统研究》拈出“事象”“事境”两个关键概念,从叙事的角度丰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认识。

创新还体现在跨学科、新材料。丛书所收著作力求打破学科界限,采用跨学科的视角,同时注重发掘新材料,令传统研究焕发出新的活力。《张力与典范:慧皎<高僧传>书写研究》打破历史、文学、宗教等传统学科门派之别,从全新角度诠释和思考“佛教中国化”命题。《义的谱系: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则从观念史和谱系学的进路呈现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

“日新文库”汇聚中国青年学者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丛书领风气之先,在创新之外更求开新,致力于开辟学术出版新方向,建设学术研究新高地。

遵循严谨学风 倡导开放精神

学术精品名著出版是商务印书馆的立身之本。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为代表的各类学术著译丛书,长期以来颇受读者好评,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2

“日新文库”是一套严谨的学术丛书。其学术委员会由刘北成等二十一位高水平专家学者组成,他们是丛书出版的坚强后盾,也是图书学术品质的切实保证。第一辑所出六本图书均经过学术委员会的严格评审,既有值得彰显的学术价值,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忠实于学术标准。例如,《越在外服:殷商西周时期的邦伯研究》探讨了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问题,以对大量原始文献的分析为基础,将对“邦伯”的研究往前推进了一步。

“日新文库”也是一套重视“开放”的丛书。所谓“开放”,既是指不问门第出身,唯才是举,,更是指对个性化和开放性的鼓励,鼓励“破圈”与跨界。例如,《德勒兹的哲学剧场》不仅对德勒兹的整体哲学思想进行了准确的把握,还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受众不限于哲学研究者,更包括社会学、历史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

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一样,“日新文库”旨在出版一系列标杆性作品,为高水平学术交流提供新平台。

搭建专业学术平台

建设学术创新共同体

发布会现场,就“日新文库”的“首重创新”与扶持“45岁及以下青年学者”的出版立意,“日新文库”第一辑作者赞誉有加。

《事象与事境》的作者周剑之在发言中表示,“当前青年学者的研究与成长之路,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境。‘日新文库’的设立,无疑是对青年学者的有力扶持。”《德勒兹哲学剧场》的作者李科林说道,“以高水平学术专著为定位的‘日新文库’提供了专业的学术平台和严谨的工作机制,挑战且激励着青年学者对于思想深度、理论广度的探索。”《中国内陆资本主义与山西票号》的作者王路曼表示,“‘日新文库 ’在评选过程中,采用了国际学术出版界通行的最严格的双盲审制度。这个评审制度,将青年学者的学术传承与原创性开拓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场青年学者纷纷表示,“日新文库”的设立,对于专注于学术研究、敢于面对新问题、探索新方法的青年学者而言,是最具鼓舞力的肯定。这不仅体现为征稿启事中面向45岁及以下学者的具体条款,而更体现为始终以学术原创性与创新性为核心的出版宗旨。“日新文库”不只是帮助青年学者完成出版任务,而是以中国学术的成长为责任,通过培育优秀的首创成果,推动中国学术研究对于高、精、深的追求和实现。“日新文库”体现出商务印书馆作为一家有着深厚历史积淀、以弘扬民族文化自期的出版组织,对于中国学术明天的殷切希望。

回应时代之需 助力学者成长

顾青指出,“日新文库”的出版,既是当今时代变局的要求,也是继承并发扬商务前贤精神的结果。远观全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中国学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中国,当代中国也处于民族复兴之关键期,中国学术尤其是青年学术对民族复兴也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环境来看,出版一套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丛书都顺应了历史潮流,具有先见之明。

助力青年学者成长是商务印书馆一直以来的传统。商务印书馆自1897年初创起就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宗旨,致力于现代知识传播,打造中国学术出版重镇。初创时期的商务印书馆高度重视学术原创性,出版了一大批开创性的学术著作,其中不少为青年学人的著作,例如钱穆45岁出版《国史大纲》,李大钊35岁出版《史学要论》,邓拓25岁出版《中国救荒史》。这些著作后来都成为经典传世,现已收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之中。

“日新文库”承载了中国出版界对青年学者的殷切期望。商务印书馆意在出版一系列有见地的新成果、新作品,并为学术界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前途、有希望的青年学者。如果说“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是中国学术界已有的经典集成,“日新文库”就是展望中国学术界“未来的经典”。

1

出版品牌反映时代精神,出版力量赓续前贤传统。“日新文库”既是商务印书馆回馈新时代发展文化之需的体现,又是百年出版企业社会担当的体现。它凝聚了青年力量,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青年学者。

附:日新文库第一辑书目

1. 《越在外服:殷商西周时期的邦伯研究》

王坤鹏 著

2. 《中国内陆资本主义与山西票号:1720—1910年间的银行、国家与家庭》

王路曼 著

3. 《张力与典范:慧皎《高僧传》书写研究》

刘学军 著

4. 《德勒兹的哲学剧场》

李科林 著

5. 《事象与事境:中国古典诗歌叙事传统研究》

周剑之 著

6. 《义的谱系: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

陈乔见 著

3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